箱梁预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格都段第BT10合同段
排调河1#特大桥现浇箱梁预压方案
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厦蓉高速BT10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六月
排调河1号特大桥引桥现浇箱梁共14孔,左线小里程侧为4孔一联,大里程侧为2孔一联,右线小里程侧为3孔一联,共两联,大里程侧为2孔一联,箱梁截面为单箱双室,顶板宽13m,底板宽9m,梁高1.7m,每孔梁270m3砼,施工时采用折叠式移动平台做为底模支撑系统,本方案通过对移动平台的预压消除移动平台拼装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测出移动平台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为模板设置预拱度提供数据。

一、预压目的
1、为确保成品梁外观线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预压来检验移动平台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2、通过模拟施工中加载过程,分析观测结果来计算移动平台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梁体设计的反拱度与弹性变形值组合计算出底模的预拱度,以此来确定施工时底模应设置的预拱度,为后续施工模板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

3、实测移动平台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验证计算模式。

二、箱梁纵向分布荷载
排调河大桥引桥为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逐跨浇筑施工,其最大浇筑段长度为36m,即一跨30m再加悬臂6m。

由移动平台计算书第5页,一跨箱梁的荷载纵桥向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箱梁荷载纵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三、平台承担的箱梁荷载
箱梁高度仅为1.7m ,为便于施工及保证浇筑与振捣质量,箱梁需要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与腹板(顶板承托以下),第二次浇筑顶板。

当第二次浇筑时,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已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前期浇筑的混凝土会分担一部分后期浇筑的荷载,根据钢力计算书附录4,平台承担后期浇筑混凝土的88%,箱梁第一次浇筑的梁体承担第二次浇筑荷载的12%,箱梁第二次浇筑面积(顶板面积)为283.3m A =顶 该部分混凝土自重产生的荷载集度为:
m kN q
/8.952583.3=⨯=顶
第一次浇筑梁体承担荷载为:
m kN q /5.11%128.951
=⨯=
由图1的分布荷载减去q 1即为平台承担的箱梁荷载(图2)
图2 平台承担的箱梁荷载纵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
四、 预压荷载 1、试验荷载的纵向分布
考虑振捣,施工人员与机具及内模板荷载后,取增大系数1.1,进行荷载试验,试验荷载的纵向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平台试验荷载纵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根据纵向荷载分布图计算本次预压总重量为:
30米标准梁重G1=(495×1.5×2+248×6.5×2+194×14)/10=742.4T 延长6米梁重G2=(495×1.5+248×4.5)/10=193.3T
预压总重量G=G1+G2=742.4+193.3=935.7T
五、试验荷载的横向分布
(1)实心段(墩顶隐形横梁段,长度为1.5米)
图4 实心段试验荷载横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箱梁截面积 2
1.187.00.227.19m A =⨯⨯+⨯= 由图3,实心段纵桥向每延米的荷载值为495KN 横桥向单位面积的荷载值为:
2/3.271.18/495m kN =
翼缘横向分布荷载
m
kN q
/1.193.270.17.01
=⨯⨯=
箱体横向分布荷载
m
kN q
/4.463.270.17.12
=⨯⨯=
(2)过渡段(长度为6.5米)
图5 过渡段试验荷载横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荷载单位:m kN /)
箱梁截面积:
23.922.02.022.06.003.16.327.1920.2)4.015.0(5.0m A =⨯⨯+⨯⨯+⨯⨯-⨯+⨯+=
单位面积荷载值:
2
/7.263
.9248
m kN =
折算后横向分布荷载如图5所示 (3)跨中段(长度为14米)
图6 跨中段试验荷载横向分布图(尺寸单位:mm ,荷载单位:m kN /)
跨中段箱梁截面与过渡段比较,除底板由前者的42cm 减薄为22cm 及腹板由前者的60cm 减小为40cm 外,其余尺寸完全相同,故翼缘部分的荷载完全相同,腹板部分的分布荷载仅与箱高相关,箱高不变,分布荷载亦不变,仅顶底板区域减小为:
1.
19=

-
m
2.0
kN/
26
8.
7.
13
在进行预压时,共分为6个段落3种类型进行预压,3种类型荷载分布如图4、图5、图6中断面进行预压。

六、预压方法
1、预压方法
预压方法就是模拟该孔砼梁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

荷载按顺序逐加,进行连续观测,当完成上述荷载加载后,4小时观测一次,12小时观测一次,24小时再观测一次。

2、变形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分别在梁跨中、四分之一跨及梁端处布置观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5个观测点,详细观测点布置见图。

七、预压前的检查
1、检查牛腿安装是否牢固,精轧螺纹钢筋张拉力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移动平台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金属结构有无变形,连接系焊缝检测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3、照明充足,警示明确。

4、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预压工作。

八、荷载准备:
预压荷载:预压第一孔长29.92m,悬臂长6m,共36m ,根据前述现场应模拟施加的总荷载为935.7吨。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水泥+砂袋装砂进行预压。

考虑水泥覆盖难度较大,则预压腹板荷载采用水泥,顶板、底板及翼缘采用砂袋进行预压,水泥按总重量的20%购入为:
G水泥=935.7×0.2=187.2T
G砂=935.7-187.2=748.5T
砂袋采用编织袋,为封口和砂袋承受强度考虑,每个砂袋装容积的2/3左右,平均每个砂袋装碎石0.0375m3,碎石密度按1.4t/m3计算,即每袋砂52.5kg,共需14295个砂袋,考虑部分损耗,共购入砂袋14500个
九、加载方案及加载程序
1、加载方案
现浇箱梁现场安装好移动平台和铺设方木后及底模后,布置好沉降观测点,在砂场按照每袋60kg的方法装袋,用车辆运输至现浇箱梁处,即0号桥台处,然后采用人工运输堆码,摆放时沙袋与沙袋之间必须密贴。

加载时按照图4、图5、图6中荷载分布形式进行分配,重点预压腹板位置和横隔梁位置。

2、加载程序
1)加载过程共分四级:0 30% 60% 100%
2)第一级加载:量测观测点初始读数,加载30%,重280吨,进行测量记录,观察移动平台受力的情况。

3)第二级加载:第二级加载至60%,重560吨,进行测量记录,观察移动平台受力的情况。

4)第三级加载:第三级加载至100%,重936吨,此时为加载至箱梁施工荷载状态的10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移动平台受力的情况;此后4小时观测一次,12小时观测一次,24小时再观测一次,直至累计72h沉降量不超过6mm(不考虑观测误差),即判定为沉降稳定。

3、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各个压重荷载必须认真称量、计算和记录,由专人负责。

(2)所有压重荷载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运输的地方。

(3)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及位置,要及时通知测量组作现场跟踪观测。

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级荷载。

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观测,并对移动平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4)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人在现场协调。

十、试验记录表格
每项工作每个表格都要记录指挥、协调、实施、记录、确认等人员名单和时间,表格主要有:
1、荷载加载程序记录
2、挠度测量记录(各点)
3、位移测量记录
十一、卸载方案及注意事项
卸载方案类似加载方案,只是加载程序的逆过程,要均匀依次卸载,防止突然释荷之冲击,并妥善放置重物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卸载时每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做好记录后再卸至下一级荷载,测量记录贝雷架的弹性恢复情况。

所有测量记录资料要求当天上报试验指导小组,现场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汇报。

待预压荷载完全卸载后再对观测点进行观测一次,从以上的观测资料中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得出预压成果报告。

根据成果报告用三角木调整方木高程(综合考虑弹性变形和张拉起拱),然后按计算预拱度铺设底板模板,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