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冀教版六年级下册2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十二册第27课
27、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的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你们可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

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题来思考:
(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
(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

提示“铺”“弄”“蓑”“葛”“稚”“铮”“磬”“玻瓈”的读音。

2、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3、抄写生字,注意“蓑”“葛”“稚”“铮”“磬”字的写法。

(四)理解诗句,回答问题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 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学生可能对如下的词语不易理解:
“笛弄晚风”、“卧月明”、“脱晓冰”、“玉磬”、“玻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弄”字给人的情趣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二)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

允许有自己的感受。

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

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朗读提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

《湖上杂诗》重点要读出作者希望重新回到少年时代的愿望。

《稚子弄冰》要读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3、背诵三首古诗词。

第三课时
(一)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
1、激发写的兴趣。

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无声的镜头,如果这个镜头放大一点,镜头里的人物再动起来,这就成了有声音和有色彩的电影。

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就是现代人根据几句话经过想象复原的,就写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

今天我们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二)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夜书所见(叶绍翁)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四、教学总结
三首古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读着这些诗,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

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