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完美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造句:这件水晶饰品玲珑剔透,非常精美。
【众星拱月】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
第一部分(1): 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
销(报销) 消(消失)
【不可估量】 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估量:估 计。 造句:战争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举世闻名】 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形容名声很大。 造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众星拱月】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侵略—— 侵犯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瑰宝——珍宝 精华—— 精髓 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举世闻名—— 驰名中外 (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
这句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先秦、唐、宋、元、明、清,从中可以体会到时间跨度之大,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数量之多、历史之悠
久。
宫殿 丘陵 修筑 宏伟 唐朝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hái 还有 【文物】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 我从图书馆借的书还(hái)有两天就 造句:这件水晶饰品玲珑剔透,非常精美。
估量—— 环绕—— 仿照—— 建造—— 幻想—— 宏伟——
整体感知 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玲珑 挑剔 波澜 灰烬
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面对着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但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园林被毁,现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阅读链接”中的资料为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澳门》与《香港》。
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最后一个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读出愤慨之情;
圆明园占地面积约 5200 多亩,有 150 余景,被
但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园林被毁,现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还 认识“殿、珑”等9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5个字,会写“毁灭、园林”等32个词语。
到期了,我得抓紧时间归还(huán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huán 归还 )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
郊(郊外) 效(效率)
煌(辉煌) 惶(惶恐)
拱(拱手) 供(提供)
侵(侵略) 浸(浸湿)
辉(光辉) 晖(余晖)
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 估量的损失”。
答案参见“课文解读”中的第 4 题。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 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阅读链接”原文 见教材第 54 页)
“阅读链接”中的资料为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 澳门》与《香港》。这两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深厚 的爱,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憎恨。这两首 诗歌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都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比 仇恨。
拓展空间 歌颂祖国,礼赞人民的诗歌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知识链接
1709 年开始兴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六代清朝皇帝,1860 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圆明园占地面积 约 5200 多亩,有 150 余景,被 称为“万园之园”,是世界上最 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中国人 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 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字词学习
思维导图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课文回放
开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尾: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技巧点拨
这里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使文章前后 内容联系紧密,主题突出,把作者的痛惜、愤恨之 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之情。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 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答案参见“阅读有策略”右栏中的第 3 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 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句话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先秦、唐、宋、元、 明、清,从中可以体会到时间跨度之大,圆明园收藏 的历史文物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 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 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从 1860 年 10 月 6 日到 10 月 19 日,十几天的时间, 英法联军就把圆明园洗劫一空,让人感受到侵略者的野蛮 、残暴以及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
课文导入
几千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过 辉煌的成就,建筑就是文化的见证之一。圆明园,曾被誉 为“万园之园”。但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园林被毁,现在 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一起来回忆这段历史吧。
13 圆明园的毁灭
RJ 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认识“殿、珑”等9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5个 字,会写“毁灭、园林”等32个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情感的变化,体会课文所表达 的思想情感。 3.查找相关资料,能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 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估量——估计 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环绕—— 围绕 仿照—— 模仿
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
建造——建设 幻想—— 遐想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宏伟—— 雄伟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珍贵——宝贵 销毁—— 毁灭 朗读指导:第 1 自然段朗读时要体现痛惜之情,语调低缓沉痛;
造句:这个大厅装修得豪华气派,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 玩赏的太湖石等)。 造句:这件水晶饰品玲珑剔透,非常精美。 【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诗情画意】 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流连】 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造句:桂林如画的景色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 【幻想】 以社会或个人的思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造句:这次到北京旅游,我一定要去 参观宏伟的人民大会堂。
【文物】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 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
【奇珍异宝】 奇异难得的珍宝。 造句:这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奇珍异宝 。 【销毁】 烧掉;毁掉。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瑰宝】 特别珍贵的东西。
造句:《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2. 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 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 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 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能让我们 更加了解这座园林的艺术瑰宝,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所带 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以控诉侵略者的罪行,引起我们 的共鸣,增强我们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 明园的毁灭和昔日的辉煌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更能 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 读出情感的变化。 答案参见“课文解读”中的第2题。
朗读指导:第 1 自然段朗读时要体现痛惜之情,语调低缓沉痛;第 2~4 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 语速宜缓。 最后一个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 读出愤慨之情;最后两句语速稍慢,读得凝重、沉痛,以表示不忘 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造句:这本小说的精华部分在第六章,我连续读了三遍。 【灰烬】 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损失—— 收获 精华—— 糟粕
热闹——冷清 举世闻名—— 默默无闻
糟粕
酒酒
精华
但因为英法联军入侵,园林被毁,现在只剩下了残垣断壁。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起来回忆这段历史吧。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
第二部分(2-4): 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
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
第三部分(5): 讲盗英行法径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解读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 (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 (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 (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 艺术价值。
4.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清室 150 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 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 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它是园林艺 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此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5.面对着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
英法联军真是无耻的强盗!
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主题归纳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 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 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量 liáng 测量 估量—— 环绕—— 仿照—— 建造——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幻想——人宏们伟—是— 什么时候发明秤来称量(
顽但敦强因厚勇 为 的敢英性又法格如联像长军微江入风一侵下泻,的千园湖l里林水ià被n毁g,现在重只剩量下了残垣断壁。liáng)物体重量(liàng)的呢?
huǐ
毁灭
diàn
宫殿
jiāo
郊游
líng
丘陵
gǒng
拱门
zhù
修筑
huī
光辉
hóng
宏伟
huáng
辉煌
táng
唐朝
qīn
侵入
tǒng
统一
xiāo
销毁
lüè
fèng
侵略 侍奉
líng
玲珑
tì
挑剔
lán
波澜
jìn
灰烬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小试牛刀 你能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两段话吗?
示例:开头:饶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 她上课时语言准确生 动,语调抑扬顿挫,情感真挚感人,她的课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 我们最喜欢饶老师的语文课了。
结尾:饶老师的语文课就是这样,她以丰富的情感,创造出 一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我 们喜欢饶老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