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6T06:13:11.43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第2022年第9月第17期作者:何媛媛
[导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生产要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容易产生经济纠纷或者民事纠纷
何媛媛
江苏瑞莱律师事务所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生产要素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容易产生经济纠纷或者民事纠纷。

在解决这类纠纷的过程中,民商法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政府相关人员解决纠纷案件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依据。

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可以保障受害人的根本权益,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具体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民商法的应用效能。

本文主要分析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优化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连带责任制;民商法;问题及对策
民商法主要由民法和商法组成,连带责任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制度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明确各个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各种债务纠纷的解决。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使民生问题愈加复杂,在利用连带责任制度解决纠纷时,要根据具体的纠纷调整其中的内容,提升纠纷解决效率和质量。

但是目前对连带责任的规定较少,导致这项制度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关人员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具体的问题中优化连带责任制度,更好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

一、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要高质量应用连带责任制解决各种纠纷,首先要分析这项制度在民商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期优化连带责任制度做好铺垫。

1.民商法和实体法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应用民商法处理案件以及纠纷时,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民商法与实体法在具体的内容中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这有利于相关人员更加全面的解决纠纷。

从民商法整体来看,其规定的内容较为宽泛,导致相关人员在处理案件以及纠纷时没有明确的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并将其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

但是也要看到,民商法和实体法之间并没有较强的联系性,特别是在连带责任判定方面缺乏与实体法的联系,导致一些不法人员逃脱法律的制裁。

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存在的这一问题不仅会影响连带责任的应用成效,还会降低案件审理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削弱司法机关的权威性。

2.连带责任的整体适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作为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带责任制的相关内容不够明确,规定不够具体。

相关人员在审理一些案件时无法有效判断连带责任制的时效性,同时针对这项制度的适用性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不同的人员,比如法官、当事人、律师等对同样的连带责任制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影响了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也会降低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性[1]。

3.诉讼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
在一些案件纠纷中会出现合伙人整体和个体对受害人造成了不同损失的情况,一些受害人在上诉合伙人的过程中还会对合伙人中的个体提出诉讼,但是民商法中的连带责任制并没有对此种情况做出明确说明,导致诉讼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给案件审理带来一些困扰。

在有些情况下还会影响审判结果的公平性,不能较好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4.民商法存在着诉讼时效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这个时间要从主债务开展履行的时间进行计算。

在这个诉讼时效期内,债务双方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向法院提出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但是有些情况下债务人不能按照法律文书加以执行,导致案件审理受到较大阻碍,延长案件审理时间。

有些案件甚至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完成诉讼,这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会造成较大损害。

二、优化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的对策
面对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及人员该采取哪些有效策略优化连带责任制度呢?这是问题的关键。

笔者基于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升民商法和实体法的联系性
通过分析民商法和实体法的共通内容可以看出,民商法所规定的内容较为宽泛,实体法规定的内容更加具体。

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依据民商法,还要参考实体法中的相关内容,从而对案件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做出公正的审理结果。

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司法实践中要加强民法和实体法的联系性,使两者互相补充,为司法提供可靠依据。

尤其在连带责任制度方面,民商法对其解释不够详细准确,相关人员此时要借助实体法的内容审理案件,从而充分发挥出连带责任制度的作用。

另外,社会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环境的变化,民商法也要与时俱进优化更改相关内容。

相关人员要加强民商法和实体法的联系性就要对实体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两者助力各种民生问题高质量解决[2]。

2.建立并完善连带责任体系
连带责任制度要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建立并完善连带责任体系,为这项制度发挥作用提供切实保障,促进这项制度的落地实施。

通过对民商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连带责任制度相关内容的规定较为模糊,影响了连带责任制度时效性的判断。

加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连带责任的内容缺乏同一性的认识,导致在建立连带责任制度中存在着漏洞。

相关人员要深入分析连带责任制度的应用实际,不断完善和优化连带责任体系,使这个体系更好发挥作用,促进案件审理的高质量开展。

相关人员在构建连带责任体系时首先要对连带责任制度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可以借助实体法对连带责任应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范围等进行科学准确的规定,从而为案件的高质量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其次,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针对受害人对合伙人个体的诉讼划分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更全面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相关人员在构建连带责任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案件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把需要做出的防范工作纳入这个体系中,使案件得到高效审理[3]。

3.明确诉讼主体间的关系
当人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通常会采用诉讼的方式维护合法利益,侵权人有时是多个责任人。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侵权个体对受害人
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受害人会起诉部分合伙人维护正当利益,但是民商法未能针对此种情况加以明确说明。

为此要明确诉讼主体关系,使相关人员准确判断民事纠纷。

首先,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侵权行为法。

其次要按照分类划分债权人的责任,使连带责任切实应用到民商法的执行中。

最后,还要对责任轻重的标准加以明确,满足不同案件的处理需求。

4.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案件审理中连带责任的确立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相关人员要在更大范围内收集相关的证据资料,按照法律要求维护当事人权益。

比如在审理企业赔偿问题时,按照股东责任、出资、股份占比等情况确定连带责任的大小,充分体现连带责任实施的科学性,提升审理的公平性。

三、结语
连带责任制度对民商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连带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及人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制定出有效的优化策略,提升司法公正,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吕文佳.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22(24):110-112.
[2]王恒亮.关于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与有效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4):233-234.
[3]肖雨辰.对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20(6):72-73,81.作者简介:姓名:何媛媛,1980年11月,女,汉族,四川,本科,研究方向民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