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综合

合集下载

统计综合指标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综合指标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综合指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统计综合指标?A. 平均数B. 众数C. 方差D. 中位数答案:C2. 总体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A. 总和 / 总数B. 总和 / 总数 + 1C. 总和× 总数D. 总数 / 总和答案:A3.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中心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D. 峰态答案:B4.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数据的偏态?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标表示数据的峰态?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众数的方法?A.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C. 所有数值的乘积除以数值的个数D. 所有数值的平方和除以数值的个数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中位数的方法?A.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取中间的数值B.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取平均数C. 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取中间的数值D. 将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取平均数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方差的公式?A. 平均数的平方B. 每个数值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和除以总数C. 每个数值与平均数差的绝对值和除以总数D. 每个数值与平均数差的平方和乘以总数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标准差的公式?A. 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的平方C. 方差的倒数D. 方差的对数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变异系数的公式?A. 标准差 / 平均数B. 方差 / 平均数C. 平均数 / 标准差D. 平均数 / 方差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统计综合指标,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答案:统计综合指标是用来描述和概括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一系列数值指标。

例如,平均数可以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而标准差可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对称的钟形曲线。

统计综合分析

统计综合分析
@
1.3 统计分析报告
1.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作用
2.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1)统计分析报告是表现统计成果最理想的形式 之一
(2)统计分析报告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重要手 段
(3)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4)统计分析报告是增进社会了解的窗口
@
1.3 统计分析报告
1.2 统计分析报告的种类
1.统计分析报告的分类
(1)按统计领域分,可分为工业、农业、商业、科技、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财政、金融、政法、 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综合、核算等统计分析报告。
(2)按写作对象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 统计分析报告。
(3)按内容范围分,可分为综合与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4)按照时间长度分,可分为定期与不定期的统计分析
统计学
1.1 1.2 1.3
@
1.1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1.1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1.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 统计综合分析简称综合评价,就是指根据分析 研究的目的,在实质性科学正确地指导下运用 统计方法,以统计资料为依据,结合现象所处 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从定性与定量结合上,对 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对事物总 体的规模、水平、速度、质量等方面做出的综 合分析评价,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提出解决 矛盾的办法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报告 。 (5)按写作类型分,可分为说明型、快报型、计划型、
总结型、公报型、调查型、分析型、研究型、预测型、 资料型、信息型、微型、综合型、文学型、系列型等十 五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报告。
@
1.3 统计分析报告
1.2 统计分析报告的种类
2.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类型
(1)说明型 (2)快报型 (3)计划型 (4)总结型 (5)公报型 (6)调查型 (7)分析型 (8)研究型 (9)预测型 (10)资料型(11)信息型(12)节微型 (13)综合型(14)文学型(15)系列型

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
独立权重是指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值的大小无关,基 于这种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被称为“定权综合”模型。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随着指标取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基于 这种权重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被称为“变权综合”模型。
四、确定权重的方法
1.统计平均法 2.最大组中值法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请m个有关人员(一般要求m≥30)依权数分配表对评 价指标体系U中的u1,u2,…,un个指标,分别赋予最合适的权数。
从每类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2)极大不相关法
假定有个可供选择的指标为 x1,x2, ,xp ,x1与x2, , xp
是独立的,表明x1 是无法由其他指标来替代的,因此,
以保留相关性最小的指标为选定的评价指标。具体步
骤如下:
第一步,求出p 个指标值的相关矩阵R。
第二步,计算复相关系数。
第三步,比较 12,22, ,p2的大小,其中值最大者,
1.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1)名次序数百分化 第一步:度量指标(类)间的相似程度。
(3)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指标中若有逆指标,改变处理后的指标的符号。 为各变量(指标)的算术平均值(数学期望值);
名次序数百分化是将被评价单位的名次序数转化 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 为第i项指标单项评分。
第一步,请m个有关人员(一般要求m≥30)依权数分配表对评价指标体系U中的u1,u2,…,un个指标,分别赋予最合适的权数。
值为指标ui的权数ai(i=1,2,…,n ),从而得出权重向量。
3.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权法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指标的量化标准 第二步,形成初始权数
第三步,重复以上的步骤,直至获得较为满意的结 果(或各专家对各个评价项目所确定的权数趋于一 致)为止,便得到初始权数。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7篇)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7篇)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综合统计工作总结(7篇)综合统计工作总结1一、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更好地服务本级政府。

每个季度我区都会组织召开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为各部门交流工作提供一个平台。

以往年度都是听汇报、作汇报,今年特意设置了材料交流的环节。

各部门互相交流文件材料,共享全区数据资源。

另外,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与GDP核算中涉及到的数据提供部门衔接,要求各部门在报出数据时本着对全区经济状况负责的态度,核准相关指标,及时向统计部门反馈数据增长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最繁琐的一项工作就是随时给区委区政府领导提供数据。

每个季度我们都要提前向政府领导提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计数,等数据全部认定后,还要提供一次最后确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政府领导每次迎接上面的经济工作检查都要我们提供数据,每写一份经济工作材料都要向我们做数据咨询,经常周末也能接到询问数据情况或要求解释某经济指标的电话。

按政府领导的说法,随时随地只要需要数据都会给统计部门的综合专业统计员打电话,统计局最最辛苦的就是综合统计员了。

二、做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

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是国务院批复的一项重要的调查工作。

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准确评价我国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减少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矛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为了搞好这次调查,我们做了几项工作:一、参加了省局的城乡划分清查培训,认真钻研了一段时间的业务知识;二、勾勒工作程序、收集大量资料,准备乡镇统计员培训会;三、召开乡镇统计员培训会议,耐心讲解工作细节,分享收集的资料,布置工作任务。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已经有两个乡镇提前完成了任务,上报了调查资料。

三、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对于上级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我们及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保证不拖市局后腿。

总结一个统计年度的工作,我们还是颇有成绩,其中不缺少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会再接再厉,将以后的工作搞好。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2时光荏苒,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一年来的统计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在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关怀、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有了进步,总结过去、取长补短、挖掘潜力,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统计学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统计学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五)计算题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厂别类型每台马力数产量(台)第1厂履带式36 75履带式18 105轮式28 400 第2厂履带式75 85轮式15 94轮式12 150 第3厂履带式45 40履带式75 25轮式24 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产品类型产量(台)产量(台/马力)履带式330 330/14640轮式694 694/15610合计1024 1024/30250 (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产品类型与功率产量(台)换算系数标准台数(1)(2)(3)=(1)÷15 (4)=(2)×(3)履带式18马力105 12636马力75 18045马力40 12075马力110 550小计330 —976轮式12马力150 12015马力94 9424马力50 8028马力400 747小计694 —1041合计1024 —2017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单位:人户籍人口数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男 女1343599 682524 6610751371588 695762 675826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数。

解:计算结果列表如下: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男 女(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性别比例(%)男:女 (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5)人口增长速度(%) 1343599 682524 661075103 858 —1371588 695762 675826102 876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1)、(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

统计学综合应用题(有答案)中考23题必练经典1. 问题描述: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60 170 155 175 165 165 165 185 165 170请计算该班级学生的身高平均值和中位数。

解答步骤:平均值计算:首先将所有身高数据相加,得到总和:160 + 170 + 155 + 175 + 165 + 165 + 165 + 185 + 165 + 170 = 1695。

然后将总和除以学生人数,即10人,得到身高的平均值:1695 / 10 ≈ 169.5。

中位数计算:首先将身高数据从小到大排序:155, 160, 165, 165, 165, 165, 170, 170, 175, 185。

然后找到中间位置的身高数据,即第5个和第6个身高数据:165, 165。

由于这两个数据相同,所以中位数就是165。

2. 问题描述:某学生一周的研究时间如下:2 3 4 5 6 3 4请计算该学生一周的研究时间的方差。

解答步骤:首先计算研究时间的平均值:将所有研究时间相加,得到总和:2 + 3 + 4 + 5 + 6 + 3 + 4 = 27。

然后将总和除以一周的天数,即7天,得到研究时间的平均值:27 / 7 ≈ 3.857。

接下来计算每个研究时间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并将所有平方差相加:(2 - 3.857)^2 + (3 - 3.857)^2 + (4 - 3.857)^2 + (5 - 3.857)^2 + (6 -3.857)^2 + (3 - 3.857)^2 + (4 - 3.857)^2 ≈ 3.857。

最后将平方差的总和除以一周的天数,即7天,得到研究时间的方差:3.857 / 7 ≈ 0.551。

3. 问题描述:某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5 90 95 80 85 90 90 85 95请计算该班级学生的成绩标准差。

解答步骤:首先计算成绩的平均值:将所有成绩相加,得到总和:85 + 90 + 95 + 80 + 85 + 90 + 90 + 85 + 95 = 795。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学生练习2012)(教师版)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学生练习2012)(教师版)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第一部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目的与要求综合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总体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本章主要介绍总体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种类及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种类,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经济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重点与难点1、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种类特别注意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是通过连续登记数据资料并累计得到的;时点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时期指标数值连续统计,时点指标数值间断统计;二是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累计,时点指标数值直接累计没有实际意义;三是时期指标数值大小和统计期限长短有关,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相对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条件计算时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

还要注意各个指标在应用中的区别。

重点掌握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

三、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和。

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

3、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二是。

4、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相对数,25%属于相对数。

综合统计管理办法

综合统计管理办法

综合统计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单位的综合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单位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统计活动。

二、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设立综合统计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综合统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制定统计工作计划和制度,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统计数据。

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统计工作,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综合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

统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统计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三、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收集、整理本单位各类业务活动的数据和信息,包括生产、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二)按照规定的统计指标、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汇总和分析。

(三)编制各类统计报表,向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统计机构和本单位领导报送统计数据。

(四)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单位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统计咨询和建议。

(五)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确保统计数据的可追溯性和保存完整性。

四、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统计数据的收集应遵循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

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向综合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

(二)综合统计机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发现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要求报送部门进行更正和补充。

(三)对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建立统计数据库,为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提供数据支持。

五、统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一)综合统计机构根据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统计机构和本单位的要求,编制各类统计报表。

(二)统计报表应包括报表名称、统计指标、计量单位、报送时间、报送对象等要素,报表格式应规范、统一。

《统计学》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统计学》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结构和时点结构.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时点结构 ,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时期结构.3、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名数,二是无名数。

4、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比例相对数,25%属于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银行系统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是( D )A。

时期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B。

时点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C。

时期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D. 时点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2、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150%B、101。

9%C、66.7%D、无法计算3、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A.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B.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C。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D.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4、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D )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5、我国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为)7。

8% ,该指标是( C )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6、某商店某年第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计划为去年同期的110%,实际执行的结果,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则该商店的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B)A。

124.3%÷210% B。

124.3%÷110%C。

210%÷124。

3 D.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7、下面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 商品库存量 B。

统计综合试题15套统计模拟四

统计综合试题15套统计模拟四

统计综合试题15套一、单选1、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C、该市每个工业企业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企业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C、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工资总额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月工资3、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4、分配数列包括两个组成要素,即()A、分组标志和组距B、分组和次数C、分组标志和次数D、分组和组式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各组界限6、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他们划分的标志是()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7、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调查对象情况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资料。

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对1991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8、2000年某地工业总产值为28248亿元(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乙),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1.1%(丙),则结构相对数为()A、甲、乙B、甲、丙C、乙、丙D、都不是9、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为()A、150%,超额完成计划50%B、66.7%,超额完成计划33.3%C、98.98%,差1.02%没完成计划D、98.98%,超额完成计划1.02%10、某市“八五”计划规定,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自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已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199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则工业总产值五年计划完成情况为(),提前()A、30%,6个月B、130%,7个月C、30%,5个月D、130%,6个月1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大而加大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大而减少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D、不会随着抽样数目的改变而变动12、反映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可靠程度D、概率度13、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指标均可14、平均法总指数是()A、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B、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C、对个体价格指标进行平均D、对总量指标进行平均15、按总指数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法总指数和平均法总指数C、加权算数平均法总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法总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二、多选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D、由于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所确定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不同。

统计综合评价方法

统计综合评价方法

统计综合评价方法在统计学中,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对多个变量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出一个全面的结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统计综合评价方法:一、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一种基于专家主观判断的评价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或对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主观评价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专家调查法:通过向专家发放问卷或进行访谈,收集专家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和看法。

2.德尔菲法:通过多轮匿名征求专家意见,逐步达成一致的看法。

3.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考虑各个因素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二、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评价方法,它通常适用于数据较为完整、准确的情况。

客观评价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多个变量的降维处理,提取出影响最大的几个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综合评价。

2.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多个变量的降维处理,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并对这些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3.聚类分析法:将多个样本按照某些特征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进行综合评价。

三、集成评价法集成评价法是一种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既有一定的数据基础,又需要考虑到专家的经验和判断的情况。

集成评价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加权平均法:将各个指标的客观评价结果和主观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3.模糊积分法: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结果进行模糊积分处理,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四、动态评价法动态评价法是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评价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情况。

动态评价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趋势和变化。

2.横向比较法:将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差异和差距。

统计学综合测试及答案

统计学综合测试及答案

综合练习二一.判断题: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2.发展水平就是时间数列中的每一项指标的数值,又称发展量.√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季节变动指的就是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5.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6.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 ×7.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指数,既可以使用全面的资料,也可以使用非全面的资料. ×8.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9.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10.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二.单项选择题: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D.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2.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DA.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量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3.某管理局为了面反映所属各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成本总的变动情况,需要编制A.A.可变构成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影响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4.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B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5.某市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81--199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列.反映的是AA.产量的变动B.价格的变动C.价值量的变动D.价格和产量的变动.6.某工厂上年平均每季度的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则该厂上年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为DA.204%.B.306%.C.408%.D.102%.7.虽有现象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C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D.平均增长速度.8.平均发展速度是C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测定现象的C .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增长速度.3.增长1%的绝对值 AD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D.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绝对量.E.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相对量.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B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减1.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E.累积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5.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C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权数作用.D.稳定作用..E平衡作用.7.某地区商业企业职工去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32%,这是 BCEA.个体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8.下列指数哪些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ACD .A.产品产量指数.B.多种产品产值指数.C.商品销售量指数.D.职工人数指数.E.工资总额指数.9.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ABDA.销售量指数.B.销售价格指数.C.总平均价格指数.D.销售额指数.E.个体销售量指数.10.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需要编制的指数有 CDEA.算术平均数指数.B.调和平均数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变动影响指数.简答题:1.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①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其经济内容是一致的;②平均指数在使用全面调查资料时,实质上就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形式.区别:①计算方法不同.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平均”;②资料来源不同.综合指数采用的是全面调查资料,平均指数则通常采用抽样调查资料.③综合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即说明由于指数化因素变动带来的指标的增减量,而平均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却不具有指标增减的经济内容.特别是采用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只有相对数的意义.因此,纵然平均指数有许多优点,也不能完全取代综合指数的应用.2.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计算原理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代数平均法累计法或方程式法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发展,计算出的末期水平应等于实际末期水平.适用预测目标发展过程一贯上升或下降,且逐期环比率速度大体接近的情况.代数平均法侧重于考察全齐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各年实际水平.累计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各期水平之和,应等于全期实际发展水平的总和.这种方法必须依据全期各期的发展水平才能计算,其侧重点在于考察全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五.计算分析题:1.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要求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3)如要求2000年时该地区人口数不超过200万人,则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什么水平答:11995年平均人口数:102+185/2 2 +185+190/2 3 +192+192/2 3 +192+184/2 4/2+3+3+4=181.21万人2=n次幂√an/a0 -1=^11√181.21/150 -1=1.73%3=^5√200/181.21 -1=1.99%2.某商场商品销售情况如下:试求价格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2.某地区的耕地面积资料如下: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并预计到2000年,该地区的耕地面积将减少到多少.列表计算所需数据资料:3.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2002年产品总成本为12.9万元,比2001年多0.9万元,三种产品单位成本平均比2001年降低3%,试确定:(1)生产总成本指数;(2)产品物量指数;(3)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总成本绝对额.答:112.9/12.9-0.9100%=107.5%2107.5/1-3%100%=110.8%312.9-0.93%=3.6万。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军训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learning summary, teaching summary, activity summary, internship summary, military training summary, work plan, debriefing report, experience, other model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综合统计工作总结综合统计工作总结【汇总5篇】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

综合统计员岗位职责

综合统计员岗位职责

综合统计员岗位职责
综合统计员是负责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统计数据的专业人员。

其主要职责包括:
1. 收集数据:负责从各个部门或来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人口统计、经济指标、社会调查等。

2. 整理和清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挖掘数据中的关联和趋势,并提供相关的报告和建议。

4. 数据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各种统计报告和数据展示,以便管理层和其他部门能够了解和利用统计数据。

5.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建模技术,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或回归模型来进行数据预测和分析。

6. 统计调查:参与和组织各种统计调查活动,包括问卷设计、样本抽取、数据收集和分析,并保证统计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7. 数据质量评估:评估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检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过程,并提出改进措施。

8. 数据保密:负责统计数据的保密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9. 信息沟通: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支持。

10. 统计法规遵守:遵守相关的统计法规和政策,确保统计工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综合统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能,熟练运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和工具,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工作。

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

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

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综合核算在个人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统计综合核算不仅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还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统计综合核算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

通过对工作内容、工
作时间、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个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成绩。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及时发现自己的工作不足之处,还可以帮助个人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统计综合核算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个人
工作情况的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还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统计综合核算还可以帮助个人及时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瓶颈,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职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个人工作情况的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职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职业规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职业竞争力。

因此,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重视统计综合核算个人工作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总结,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计综合测试题

统计综合测试题

统计综合测试题(时间:_______ 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的统计图是()A.扇形图B.条形图C.折线图D.直方图2.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的是()A.对重庆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时间的调查B.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C.对某班学生进行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晓情况的调查D.对重庆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3.若一组数据3,x,4,5,6的众数为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A.3 B.4 C.5 D.64.电视剧《铁血将军》在我市拍摄,该剧展示了抗日英雄范筑先的光辉形象.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A.2400名学生B.100名学生C.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D.每一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抽样调查B.一组数据3,6,6,7,9的中位数是6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D.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6.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球等五类的喜爱,小李采用了抽样调查,在绘制扇形图时,由于时间仓促,还有足球、球等信息还没有绘制完成,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这批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最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可能是()A.100人B.200人 C.260人 D.400人第6题图7.学校抽查了30名学生参加“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制成了如图2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则3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平均次数是()A.2 B.2.8 C.3 D.3.3第7题图8.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与方差S2:) A .甲 B .乙 C .丙 D .丁9.某小组5名同学在一周内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关于“劳动时间”的这组数据,以下说法B .众数是4,平均数是3.75C .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8D .众数是2,平均数是3.810.如果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是4,则另一组数据x 1+3,x 2+3,…,x n +3的方差是( )A .4B .7C .8D .19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某海关想检验一批进口食品的防腐剂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种调查适用____________(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12.我市今年中考数学学科开考时间是6月22日15时,数串“201906221500”中“0”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__.13.在2019年的体育考试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图3所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14.一组数据10,13,9,16,13,10,13的众数与平均数的和是_________.1510位评委给某校的评分情况下表所示: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 分.16.某学校“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调查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每个学生分别选了一项球类运动),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其中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比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6人,则该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__________名.第16题图17.若一组数据1,2,x ,4的众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18第13题图1名,与调整前相比,该工程队员工月工资的方差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三、解答题(共58分)19.(10分)某学校初三年级男生共200人,随机抽取10名测量他们的身高为(单位:cm):181、176、169、155、163、175、173、167、165、166.(1)求这1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和上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估计该校初三年级男生身高高于170 cm的人数.20.(10分)杭州市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多年,但在剩余垃圾中除了厨余类垃圾还混杂着非厨余类垃圾.如图5是杭州某一天收到的厨余垃圾的统计图.(1)试求出m的值;(2)杭州市某天收到厨余垃圾约200吨,请计算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的吨数.第20题图21.(12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市的旅游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某旅游公司对我市一企业旅游年消费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部分员工,记录每个人消费金额,并将调查数0.(1)a = _______,b = _______,c = __________.(2)求C组的频数,并将条形统计图(图6)补充完整.第21题图22.(12分)某校学生会决定从三名学生会干事中选拔一名干事,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名学生采用投票推荐的方式,对三人进行民主测评,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每位同学只能推荐1人)如扇形统计图(图7)所示,每得一票记1分. (1)分别计算三人民主评议的得分;(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三人中谁的得分最高?23.(14分)某厂生产A ,B 两种产品,其单价随市场变化而做相应调整.营销人员根据前三次单价变化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及不完整的折线图(如图).并求得了A 产品三次单价的平均数和方差:x A =5.9,S A 2=13[(6﹣5.9)2+(5.2﹣5.9)2+(6.5﹣5.9)2]=43150.(1)补全图8中B 产品单价变化的折线图.B 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_________% (2)求B 产品三次单价的方差,并比较哪种产品的单价波动小.第23题图第22题图统计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A 2.C 3.C 4.C 5.B 6.D 7.C 8.A 9.C 10.A 二、11.抽样调查 12.4 13.26 14.25 15.89 16.60 17.1.5 18.变大 三、19.解:(1)这1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x =18117616915516317517316716516610+++++++++=169(cm );这10名男生身高的中位数为: 1691672+=168(cm ). (2)420010⨯=80(人)20.解:(1)m%=1﹣22.39%﹣0.9%﹣7.55%﹣0.15%=69.01%,∴m=69.01;(2)其中混杂着的玻璃类垃圾的吨数约等于200×0.9%=1.8(吨). 21.(1)36,0.30,120;(2)C 组的频数为120-18-36-24-12=30, 补全统计图为:22.解:(1)甲民主评议的得分是:200×25%=50(分);乙民主评议的得分是:200×40%=80(分); 丙民主评议的得分是:200×35%=70(分). (2)甲的成绩是:第21题图75×410+93×310+50×310=72.9(分);乙的成绩是:80×410+70×310+80×310=77(分);丙的成绩是:90×410+68×310+70×310=77.4(分).∵77.4>77>72.9,∴丙的得分最高.23.解:(1)如图所示: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一次的单价降低了434=25%;(2)x B=13(3.5+4+3)=3.5,S B2=13[(3.5﹣5.93.5)2+(4﹣3.5)2+(3﹣3.5)2]=16,∵B产品的方差小,∴B产品的单价波动小.第23题图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C=90°,AC>BC,若以AC为底面圆半径、BC为高的圆锥的侧面积为S1,以BC 为底面圆半径、AC为高的圆锥的侧面积为S2,则()A.S1=S2B.S1>S2C.S1<S2D.S1、S2的大小关系不确定2.如图,从A点出发的光线,经C点反射后垂直地射到B点,然后按原路返回A点.若∠AOC=33°,OC =1,则光线所走的总路线约为( )A.3.8 B.2.4 C.1.9 D.1.23.某鞋店对上一周某品牌女鞋的销量统计如下:该店决定本周进货时,多进一些尺码为23.5厘米的鞋,影响鞋店决策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方差D.众数4.下面的统计图表示某体校射击队甲、乙两名队员射击比赛的成绩,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乙队员的大B.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比甲队员的大C.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比乙队员的大D.甲队员成绩的方差比乙队员的大5.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本次训练,有如下结论:①22S S >乙甲;②22S S <甲乙.③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④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稳定,由统计图可知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已知直线y =mx ﹣1上有一点B (1,n ),则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12B .14或12C .14或18D .18或127.从电线杆离地面8米处拉一根长为10m 的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 )m . A .2B .4C .6D .88.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99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100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小于12B .等于12C .大于12D .无法确定9.如图,直线y =kx 和y =ax+4交于A (1,k ),则不等式kx ﹣6<ax+4<kx 的解集为( )A .1<x <52B .1<x <3C .﹣52<x <1 D .52<x <3 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B=5cm ,BC=13cm ,BD 是AC 边上的中线,则△BAD 的面积是( )A.215cmB.230cmC.260cmD.265cm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5a a a +=B .235(2)2a a -=- C .236a a a ⋅=D .624a a a ÷=12.如图,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中点O 作EF ⊥AC ,交BC 边于点E ,交AD 边于点F ,分别连接AE 、CF ,若AB =,∠DCF =30°,则EF 的长为( )A .4B .6C D .二、填空题13.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b ,则a+b=______. 14.已知a 1=-32,a 2=55,a 3=-710,a 4=917,a 5=-1126,…,则a 8=_______. 1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30°,BC =2,点D 是边AB 上的动点,将△ACD 沿CD 所在的直线折叠至△CDA 的位置,CA'交AB 于点E .若△A'ED 为直角三角形,则AD 的长为_____.16.如图,直线y=k 1x+b 与双曲线y=2k x 交于A 、B 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1和5,则不等式k 1x <2kx+b 的解集是_____.17.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ADC=130°,则∠AOC 的大小为______度.18.已知Rt △ABC 中,AC =3,BC =4,以C 为圆心,以r 为半径作圆.若此圆与线段AB 只有一个交点,则r 的取值范围为_____.三、解答题 19.计算或化简:(1(12)﹣1π)0. (2)(x ﹣2)2﹣x (x ﹣3). 20.解分式方程:7422x x x =---.21.某校1200名学生发起向贫困山区学生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捐款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2)图①中“20元”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3)估计该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5元以上(含15元)的学生人数.2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 的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 为一边的矩形ABCD (不是正方形),且点C 和点D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2)在图中画出以线段AB 为一腰,底边长为12x x 的等腰三角形ABE ,点E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则CE= ; (3)F 是边AD 上一动点,则CF+EF 的最小值是 .23.在我市迎接奥运圣火的活动中,某校教学楼上悬挂着宣传条幅DC,小丽同学在点A 处,测得条幅顶端D 的仰角为30°,再向条幅方向前进10米后,又在点B 处测得条幅顶端D 的仰角为45°,已知测点A.B 和C 离地面高度都为1.44米,求条幅顶端D 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1.732)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4x+6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点B,双曲线的解析式为k y x(1)求出线段AB的长(2)在双曲线第四象限的分支上存在一点C,使得CB⊥AB,且CB=AB,求k的值;(3)在(1)(2)的条件下,连接AC,点D为BC的中点,过D作AC的垂线BF,交AC于B,交直线AB于F,连AD,若点P为射线AD上的一动点,连接PC、PF,当点P在射线AD上运动时,PF2-PC2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求出其范围;若不变,请证明并求出定值。

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一、单选题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97.9% B. 140% C. 102.2% D. 2%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e M <o M C. x >o M >e M D. x <o M <e M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J 形分布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B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

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A. 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B. 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C. 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D. 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A )A.扩大2倍B.减少到1/3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1.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A )A.减少20B.减少到1/20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12.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和它们的频数都缩小到原来的1/2,那么众数(A )A.缩小到原来的1/2B.缩小到原来的1/4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3.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而频数均减少一半,那么中位数(A )A.增加一倍B.减少一半C.不变D.不能预期其变化14.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B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15.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C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16.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标准差( C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19.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D )A.平均数不一致B.离散程度不一致C.总体单位不一致D.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0.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B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加以判断21.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D )A.极差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22.在下列成数数值中,哪一个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小(D )A.0.8B.0.5C.0.3D.0.123.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3,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C)A.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B.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C.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D.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二、多选题1. 总量指标( ABCE )A.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B.是反映国情和国力的重要指标C.是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D.可用来比较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效益水平2. 某银行1999年底的居民储蓄存款额是( ACE )A.综合指标B.单位总量指标C.标志总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3.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B )A.产品产量B.销售收入C.职工人数D.设备台数4.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BC )A.1992年末我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37%B.1992年我国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2.17台C.1992年我国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D.1992年我国全部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711元E.1992年我国钢产量为美国同期的81.2%5. 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是( ABC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比较相对指标6. 平均指标( ABDE )A.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7. 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BC )A.人均国民收入B.人口平均年龄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人口密度E.人口自然增长率8.下列平均数要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
【知识要点】
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步骤及适用情景
2. 认识频率分布直方图和茎叶图
3. 会计算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常见数据
4.用线性回归方程估算数值
【精选练习】
1.为了解全校500名高一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8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 )
A.总体是500
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
C.样本是80名学生
D.样本容量是80
2.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A.15,5,25
B.15,15,15
C.10,5,30
D.15,10,20
3.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确定
起点i,以后为i+5, 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
件产品检验
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调查人
数为止
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
4.从2004名学生中选取50名组成参观团,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4人中剔除4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A.不全相等B.均不相等 C.都相等 D.无法确定
5.要从含有50个红球的1000个球中,采用按颜色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得100个进行分析,则应抽取红球的个数为()
A.20 B.10 C.5 D.45
6.某桔子园有平地和山地共120亩,现在要估计平均亩产量,按一定的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0亩进行调查,如果所抽山地是平地的2倍多1亩,则这个桔子园的平地与山地的亩数分别为( ) A.45,75 B.40,80
C.6,84 D.30,90
7.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下列方法中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然后分层抽样
8.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相应各组的频率 C.组数 D.组距
9.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6个;)30,20[,9个;
)40,30[,12个;)50,40[,15个;)60,50[12个;)70,60[,6个;则样本在区间)30,10[上的频率为
( )
A. 05.0
B. 25.0
C. 5.0
D. 7.0
10.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4 8.4 9.4 9.9 9.6 9.4 9.7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9.4,0.484 B.9.4,0.016 C.9.5,0.04 D.9.5,0.016
11.若样本,,21x x …,n x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x 、2
s ,则样本531+x ,532+x ,…,53+n x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 A .x 、2
s B .53+x 、2
s C .53+x 、2
9s D .53+x 、2
)53(+s
12.下列关于茎叶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数据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的作为一个主杆(茎),将变化
大的位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杆的后面
B.茎叶图只可以分析单组数据,不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C.茎叶图更不能表示三位数以上的数据
D.画图时茎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下向上列出,共茎的叶可以随意同行列出
13.用茎叶图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 )
A.左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右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
B.左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右侧的叶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
C.左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右侧的叶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
D.左侧的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右侧的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
14.若x,y具有相关关系,且得到的一组散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则所得回归直线是指()
A.经过散点图上两点的直线
B.经过散点图上最多的点的直线
C.与各散点的偏差的绝对值最小的直线
D.与各散点的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直线
二、填空题
1.某工厂生产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至下一个工序,质检人员每隔十分钟在传送带某一位置取一件检验,则这种抽样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008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每组的容量为.
3.某班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0名,现抽取一个容量为18人的样本,则男、女生人数之差为.
4.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 .
5.一个总体中100个个体编号为012399,
,,,,,并依次将其分为10个小组,组号为019,,,要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规定如果第0组(号码0~9)随机抽取的号码为L ,那么依次错位地抽取后面各组的号码,即第K 组中抽取的号码的个位数为()L K +或(10L K +-)(如果10L K +≥),若6L =,则所抽取的10个号码依次是 .
6.若M 个数的平均数是X ,N 个数的平均数是Y ,则这M N +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30000人,其中各乡镇人数之比为3:2:5:2:3.要从这30000人中抽取300个进行癌症发病分析.已知癌症与不同地理位置及其水土有关,问应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2.某高中2007年有2500名高三应届毕业生,在一次模拟考试后,为了详细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计划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卷面分析,则应使用哪一种抽样方法?你能设计出具体操作步骤吗?
3.某学校共有教师490人,其中不到40岁的有350人,40岁及以上的有140人。

为了了解普通话在该校中的推广普及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0人的样本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在不到40岁的教师中应抽取的人数为多少人?
4.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 ), 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5.若12320a a a a ,,,,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0.21,则数据1220a a a x ,,,,
的方差是多少?
18 17 16 15 1
2
0 1 9 9 2
3 8 8 8
9
2 5 8 0
3 6 8 9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中的ˆ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7.某数学老师身高176cm ,他爷爷、父亲和儿子的身高分别是173cm 、170cm 、和182cm.因 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有关,试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他孙子的身高
8.某校高一学生每周用于学习数学的时间x (单位:小时)与数学成绩y (单位:分)之间有如下数据:
某同学每周用于学习数学的时间为18小时,试预测该生的数学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