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化学】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化学】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含详细答案
一、无机综合推断
1.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俗称苛性钠,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向B溶液中通入W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

①A、B、C三种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单质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一步转化为C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一定条件下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

则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情况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32-+H2O+CO2=2HCO3- NaOH+NaHCO3=Na2CO3+H2O 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Al3-+ 4OH- =AlO2- + 2H2O NO 不能 2NO+2CO2CO2+N2
S+2H2SO4(浓)3SO2↑+2H2O
【解析】
【分析】
(1) 若A、B、C 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Na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为NaOH,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则W为CO2、B为Na2CO3,C为NaHCO3;
(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则B为Al(OH)3,A为AlCl3、C为NaAlO2;
(3) 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则A为N2、W为O2、B为NO、C为NO2;
(4) 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A为S,W为O2、B为SO2、C为SO3 。

【详解】
(1) 若A、B、C 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Na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为
NaOH,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则W为CO2、B为Na2CO3,C为NaHCO3。

①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NaH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CO2=2HCO3-;
②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
(2) 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则B为Al(OH)3,A为AlCl3、C为NaAlO2;
①A、B、C三种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单质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②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生成NaAl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4OH- =AlO2-+ 2H2O。

(3) 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则A为N2、W为O2、B为NO、C为NO2;
①B 的化学式为:NO;
②由于NO能与氧气反应,实验室制取NO时,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NO与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和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2CO2+N2;
(4) 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A为S,W为O2、B为SO2、C为SO3 ;SO3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为H2SO4,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 3SO2↑+2H2O。

2.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F是
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消耗了2 molG,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CO2(2)Al3++ 4OH-=AlO2-+2H2O
(3)2Al2O3 4Al +3O2↑(4)2Al +3CuO3Cu +Al2O34N A(或2.408х1024)
【解析】
试题分析:(1)明矾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CO2和水。

CO2能与A反应,则F是CO2。

(2)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4OH-=AlO2-+2H2O。

(3)CO2能与偏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生成氧气和铝,则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分别是是氧化铜和铝,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铝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3Cu+Al2O3。

反应中铜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因此若该反应消耗了2mol氧化铜,则转移的电子数是4N A。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3.已知A、B、C、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AB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与C同主族,则: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

(2)画出D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B2与D2以体积比1:1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 的试管充满AB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的O2为
___________mL。

(5)甲、乙、丙均为含A元素的化合物,丁为单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为氢化物,乙为氧化物,则一个乙分子所含有的电子数目___________。

②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丁在甲的浓溶液中能反应但很快停止,则丙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ⅥA族 SO2 +Cl2+2H2O=H2SO4 +2HCl 3NO2 + H2O=2HNO3 + NO
8.75 15 Fe(NO3)2
【解析】
【分析】
由常温常压下AB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可知,A为N元素、B为O元素;由B与C同主族可知,C为S元素;由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D为Cl元
素。

【详解】
(1) C为S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ⅥA族;
(2)D为Cl元素,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3)SO2与Cl2以体积比1:1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Cl2 +2H2O = H2SO4 + 2HCl,故答案为SO2 + Cl2 +2H2O = H2SO4 + 2HCl;
(4)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 +H2O =2HNO3 +NO;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
试管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试管中NO体积为115
3ml
⨯=5mL,相同条件下通入O2,NO先与O2发生反应4NO+3O2+2H2O =4HNO3使试管中无气体溶液全充满,此时通入
O2的体积为35
4ml
⨯=3.75mL,再通入5mLO2使试管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为(5mL+3.75mL)=8.75mL,故答案为3NO2 +H2O =2HNO3 +NO;8.75;
(5)由题意甲、乙、丙均为含N元素的化合物。

①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为氢化物,乙为氧化物,则甲为NH3、丁为O2、乙为NO、丙为NO2,1个NO分子含有15个电子,故答案为15;
②若丁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丁在甲的浓溶液中能反应但很快停止,则丁为Fe、甲为浓HNO3、乙为Fe(NO3)3、丙为Fe(NO3)2,故答案为Fe(NO3)2。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依据题给信息推断元素,注意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和C为无色气体。

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M可以是___;C是___;F是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答案】NH4HCO3或(NH4)2CO3 NH3 NO2 2Na2O2+2CO2 = 2Na2CO3+O2 8H++2NO3-+
3Cu=3Cu2++2NO↑+4H2O
【解析】
M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则C 为NH 3 ,气体A 能与Na 2O 2反应,故A 为CO 2 ,则A 应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B 为H 2O ,结合转化关系可知,D 为O 2 ,E 为NO ,F 为NO 2 ,G 为HNO 3。

【详解】
(1)根据上述推断,M 可以为:NH 4HCO 3或(NH 4)2CO 3,C 为NH 3, F 为NO 2,故答案为:NH 4HCO 3或(NH 4)2CO 3;NH 3;NO 2;
(2)根据分析和框图可知反应①是过氧化钠与CO 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故答案为: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3)根据分析和框图可知反应②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 ++2NO 3-+3Cu=3Cu 2++2NO↑+4H 2O ,故答案为:8H ++2NO 3-+3Cu=3Cu 2++2NO↑+4H 2O 。

5.为探究某无结晶水的正盐X(仅含有两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气体体积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已知:B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C 是一种强碱,且微溶于水 ,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 C 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 2,以净化空气;D 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B 的组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3)A 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

(4)X 受热分解转变成 A 和 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答案】LiN 3 第2周期VA 族
3LiN 3ΔLi 3N+4N 2↑ 【解析】
【分析】
B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 为氮气或氧气;
C 是一种强碱,且微溶于水,C 为LiOH ,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 C 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 2,以净化空气,LiOH 与反应生成Li 2CO 3;
D 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 是NH 3,确定B 为氮气,NH 3是2.24L 合0.1mol ,A 中N 为14g·mol -1×0.1mol=1.4g 。

A 为Li 3N ,3.5g 中Li 为3.5-1.4=2.1g ,14.7gX 中Li 为 2.1g ,n(Li)=1
2.17?g g mol -=0.3mol ,n(N)=114.7 2.114?g g g mol --=0.9mol,n(Li):n(N)=0.3:0.9=1:3,X 的化学式为:LiN 3。

(1)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LiN3。

故答案为:LiN3;
(2)B为氮气,组成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A族。

故答案为:第2周期VA族;
(3)A为Li3N,Li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显+1价,N最外层5个电子,得三个电子,显-3价,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4)由分析X的化学式为:LiN3,X受热分解转变成 Li3N 和 N2,由质量守恒: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3LiN3Δ
Li3N+4N2↑。

故答案为: 3LiN3
Δ
Li3N+4N2↑。

6.某无机盐X(仅含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4,摩尔质量270g·mol-1),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X与水反应只生成A、B两种物质,其中气体单质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X的组成元素为 O和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 。

a.酸式盐B的焰色反应颜色可以直接观察
b.盐X中的两种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氧化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摩尔的固体B中含2N A个离子
d.氮气和气体单质A点燃即可发生反应
(4)X氧化能力极强,可用于脱硫脱硝,写出在碱性条件下X氧化SO3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答案】K 、 S K2S2O8 C S2O8 2-+ SO32-+2OH-=3SO42-+ H2O
【解析】
【分析】
单质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A为O2,B焰色反应呈紫色,则含有K元素,B的酸性溶液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B中含有SO42-,27gX物质的量为0.1mol,S元素物质
的量
46.6g
=0.2mol
233g/mol
,则S原子个数为
mol
=
mol
0.2
2
0.1
,结合摩尔质量和原子个数比推出
分子式。

【详解】
单质 A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A为O2,B焰色反应呈紫色,则含有K元素,B的酸性
溶液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B中含有SO42-,27gX物质的量为0.1mol,S元素物质
的量
46.6g
=0.2mol
233g/mol
,则S原子个数为
mol
=
mol
0.2
2
0.1
,原子个数比为1:1:4,摩尔质量
270g·mol-1,则化学式为K2S2O8,
(1)X的组成元素为 O和K 、 S,
故答案为:K 、 S;
(2)由上述推断可知X 的化学式为K2S2O8,
故答案为:K2S2O8;
(3)a.K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故a错误;
b.盐X中的两种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氧化物有SO2、SO3、H2O、H2O2;SO2和H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3和H2O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 B为酸性溶液则B为KHSO4,固体B中含有K+和HSO4-离子,故1摩尔的固体B中含
2N A个离子,故c正确;
d.氮气和O2不可点燃,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X氧化SO32-X为氧化剂,SO32-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2--2-
28342
S O+ SO+2OH=3SO+ H O,
故答案为:2-2--2-
28342
S O+ SO+2OH=3SO+ H O。

7.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 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2)检验C溶液中阳离子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反应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属于△H<0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第四周期第VIII族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红色,证明是Fe2+ 8Al+3Fe3O44Al2O3+9Fe 2Al+2H2O+2OH-=2AlO2-+3H2↑ 4Fe(OH)2+O2+2H2O=4Fe(OH)3 2O2--4e-=O2↑①②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流程图可知F是Fe(OH)3,E是Fe(OH)2,则A是Fe,B是Fe3O4,C是FeCl2,D是FeCl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
(2)C中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检验其方法是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红色,证明是Fe2+;
(3)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电解得I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I是Al,G是Al2O3,H是氧气,J则是偏铝酸钠。

反应①是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8Al+3Fe3O44Al2O3+9Fe;
(4)反应④是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5)反应⑥是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为氢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6)反应③是电解氧化铝,阳极是阴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
(7)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铝热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电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属于△H<0的反应是①②。

8.某种电镀废水含A阴离子,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己知:4.5g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4.0g黑色固体,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5.0g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1的单质气体E 560mL。

(1)E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B具有性质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滤液C中还含有微量的A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uCN+3O 2∆2CuO+2CO 2↑+N 2↑ 还原性 2CN -+5ClO -+2H +=5Cl -+2CO 2↑+N 2↑+H 2O
【解析】
【分析】
单质气体E 的摩尔质量为1.25g ·
L -1×22.4L·mol -1=28g ·mol -1,则E 为N 2,则n(N 2)=-10.56L 22.4L mol
g =0.025mol ;沉淀D 含有Cu ,灼烧后产生的黑色固体为CuO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为CO 2,n(CuO)=-14.0g 80g mol g =0.5mol ,n(CO 2)= n(CaCO 3)=-1
5.0g 100g mol g =0.05mol ;即D 中含有0.05mol Cu 、0.05mol C 、0.05mol N ,共4.5g ,则D 中不含其他元素,所以D 为CuCN ;则A 离子为CN -。

【详解】
(1)经分析,E 为N 2,其结构式为;
(2)D 为CuCN ,其灼烧的化学方程式2CuCN+3O 2∆2CuO+2CO 2↑+N 2↑;
(3)由题知,Cu(II)→Cu(I),该过程需要还原剂,A 溶液不体现还原性,故B 溶液具有还原性;
(4)用次氯酸钠把CN -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离子方程式为2CN -+5ClO -+2H +=5Cl -+2CO 2↑+N 2↑+H 2O 。

9.储氢材料甲由X 、Y 、Z 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Z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与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1.5倍。

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5.4g 甲固体,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 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两种固体,其中一种为二元化合物。

②冷却后,向①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后,又放出标准状况下5.6L 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澄清溶液丙。

请回答:
(1)乙的电子式___。

(2)甲的化学式__。

(3)写出生成溶液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丙中的溶质成分___。

【答案】H ∶H NaAlH 4 2NaH +2Al +4H 2O=2NaAlO 2+5H 2↑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证明含Na+;另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则含有AlO 2-
【解析】
【分析】
常见的储氢材料是金属氢化物,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 单质气体乙,气体乙是氢气,所以一定含有H 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化合价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3价Al 元素,Z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与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1.5倍,故Z 是 Al 元素,则另一种金属元素化合价为+1,反应②得到澄清溶液丙,说明另一种金属元素一定为钠。

【详解】
(1)常见的储氢材料是金属氢化物,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 单质气体乙,所以一定含有H 元素,气体乙是氢气,电子式为H ∶H 。

(2)①②共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22.4L/mol=0.4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5.4g 甲固体含有0.4molH 原子;设5.4g 甲固体含有Al 元素xmol 、Na 元素ymol ,则
{2723 5.40.4
30.40x y x y +=-+-= ,解得y=0.1、x=0.1, n(Na):n(Al):n(H)=0.1:0.1:0.4=1:1:4,甲的化学式是NaAlH 4;
(3)钠的活泼性大于铝,反应①生成的固体是NaH 和Al ,NaH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总反应方程式是2NaH +2Al +
4H 2O=2NaAlO 2+5H 2↑。

(4)AlO 2-与少量盐酸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Na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检验溶液丙中的溶质成分的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证明含Na+;另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则含有AlO 2-。

10.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中A 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 为酸,乙在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

若甲为淡黄色固体,D 、F 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 、G 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


(1)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甲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D 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1.7gA 与O 2反应生成气态的B 和C 时放出22.67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NH 3 2Al +2OH --+ 2H 2O == 2AlO 2--+ 3H 2↑ 4NH 3(g )+ 5O 2
(g )==4NO (g )+ 6H 2O (g ) △H =-906.8kJ·
mol -1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

其中A 为气体化合物,甲可
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为酸,乙在G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则乙是铝或铁,G是硝酸或硫酸。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G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所以A是氨气,G是浓硝酸。

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若甲为淡黄色固体,所以甲是过氧化钠。

乙能与D反应生成F,且D、F的溶液均呈碱性,所以B是水,D是氢氧化钠,乙是铝,F是偏铝酸钠。

C是NO,E是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是NH3,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

(2)D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2OH--+ 2H2O ="=" 2AlO2--+ 3H2↑。

(3)若1.7gA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B和C时放出22.67kJ热量,其中氨气是
1.7g÷17g/mol=0.1mol,则4mol氨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是22.67kJ×40=906.8kJ,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 5O2(g)=4NO(g)+ 6H2O(g)△H=-
906.8kJ·mo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