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治疗的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该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脊柱损伤神经功能恢复C级16例,D级14例,E级20例。

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低于术后6个月(P<0.05)。

术后无显著的椎弓根钉弯曲、松动以及折断等并发症。

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标签:临床护理;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言
胸腰段骨折患者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可因不良情绪、康复依从性差、术后疼痛等而影响患者的早期下床,所以不利于术后骨折的复位与固定[1]。

为此,需要在手术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以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文探究临床护理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治疗的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29例,女21例;损伤部位:T1110例,T1212例,L112例,L216例;骨折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12例.其他10例;年龄23-64岁,平均(55.82±6.71)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均接受同一临床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反复确认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资料,并为其介绍手术医师、主管护师以及住院需求等,逐渐增强患者的心理建设,缓解紧张感。

(2)术中护理,护士备好各项辅助检查、例如胃肠道、皮肤准备,测敏试验,开始给予导管留置。

手术开始前30min,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麻醉,辅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嘱咐患者切勿扭动腰背部。

手术操作者和护士口头阐述一遍脊髓、脊神经的走向与生理结构,确保无误后,可进行手术。

护士在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时,需要将脊柱保持纵轴一致性。

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以及面色。

因手术可出现牵拉脊髓或挫伤脊髓,压迫血肿,从而引发脊髓损伤,所以手术时护士需要及时提醒操作者避免脊髓的损伤。

操作者在腰椎节放置克氏针定位前,护士需要准确确认椎弓根钉的型号与大小。

若渗血情况较
多,需立即通知医生,并更换无菌敷料按压止血。

止血后,用盐水冲洗,清点医疗器械,再使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

(3)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当天可协助患者行双下肢肌肉按摩;第1天指导患者开展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足趾、踝关节伸屈活动,每天4次,每次10min。

术后第3天,患者的疼痛感显著缓解后,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每天3次,每次10min,幅度可递增。

术后2周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做腰背肌锻炼,先指导其做5点支撑法锻炼。

3-4周在佩戴胸腰部支架保护下进行床边坐起、站立及行走练习。

行走距离开始≤50m,逐渐递增,以增强腰背肌力量,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脊柱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并发症。

根据脊柱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残损分级标准[2]: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为A级;神经平面以下包括S4- 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评为B级;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平面以下至少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则为C级;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平面以下至少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则为D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则为E级。

1.4统计学方法
由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组间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脊柱损伤神经功能恢复B级20例,C级27例,D级3例;治疗后6个月脊柱损伤神经功能恢复C级16例,D级14例,E级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00、4.94、8.58、25.00,P<0.05)。

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为(53.66±3.52)%,术后6个月为椎体前缘高度(97.24±3.67)%,具有显著差异(t=14.73,P<0.05)。

术后无显著的椎弓根钉弯曲、松动以及折断等并发症。

3 讨论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治疗对于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虽然能够修复损伤的脊柱,但是根钉具有不稳定型,若患者无法有效进行专业的训练,也会导致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

因此,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应重视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低于术后6个月(P<0.05)。

这说明在手术期间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有利于修复腰椎骨折,使其得到肌肉组织血运的恢复,从而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是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患者通过积极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有利于椎体骨折的复位及腰背肌功能的恢复,还能改善局部血运,从而促进组织修复,以增强脊椎的稳定性[3]。

同时,手术总的护理能避免手术操作者牵拉脊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增强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康复依从性,还可预防关节僵硬及
肌肉萎缩。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徐会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32-134.
[2]馬树英,马树琴.综合护理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疗效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03):83-85.
[3]熊小菊.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748-3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