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生活
刘庆邦
这个城市的自行车就是多,每个住宅区的角落都能看到自行车的残骸。
田志文下班骑车回到他所住的楼下,见路牙子上存放自行车的架子里又放满了自行车。
他想看看哪儿自行车放得比较稀,就加一个塞儿,把自己的自行车挤进去。
他推着自行车,从架子这头瞅到那头,架子里的各色自行车把挽把,肩并肩,挨挨挤挤,似乎没有加塞儿的余地。
不过他也瞅出了毛病。
有一辆自行车没了车座,前轮后轮都没了气,车胎的胎皮瘪得贴着地面。
换句话说,这样的自行车已断了气,不再是活车,成了死车。
这让田志文心里有些不平。
既然车已经死了,还占着活车的位置干什么!
他把自己自行车停好,看看前后左右无人,就把那辆死车从车架子里抽出来了。
车架子对面放着大铁皮斗子垃圾车,垃圾车后面胡乱扔着好几辆破烂自行车。
他一手提着车的后架,一手扶着车把,推着死车绕过垃圾车,把死车跟那几辆破烂自行车放在了一起。
架子上有了空位置,他把自己的自行车顶上去。
看着自己的车有了一席之地,他心里才稍稍平衡些。
按田志文的估计,架子上自行车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应该每天为他空着。
不料他这晚下班来到楼下,架子上的自行车又放得满满当当。
他观察了一圈,感到有些气恼,你道怎的?原来那辆被他剔出去的死车又回到了架子中间,比原来的位置更好。
田志文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打定主意,要把这辆死车再次清理出去。
他当时没有下手,他看见那个捡垃圾的老头儿在旁边坐着。
他吃过晚饭,到封闭的阳台上往外看了看,见天已黑了,他才乘电梯下楼去了。
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零星小雨,地皮已经湿了。
成排的自行车车座上大都包裹了白色的塑料袋,看去如落了一层薄雪。
他抓到那辆令人生厌的死车,轻轻地抽出来,尽量不发出声响。
他心里有些跳,像是一种偷窃的感觉。
死车推起来有些费劲,他头上背上都出了汗。
一单元门口一侧的墙下也扔着一堆破烂自行车,当他把手中的死车跟那堆破烂自行车丢在一起时,他心头像是卸下了一个包袱。
上班时,田志文一边看报纸大样,一边还在想.他把死车转移到别的地方,车的主人会不会找呢?下班后,他特意去看了看,这一看,他顿感快意,因为他看见那辆死车正在那堆破烂车边上躺着。
田志文的快乐只维持了三天,就被人打断了。
他发现那辆车又回到架子上。
这让田志文有些惊奇,他把车推到那么远的地方,车的主人是怎么找到的呢?田志文觉出来了,死车的主人在和他较劲,或者说在与他斗争。
这一次田志文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暗喜,他正愁平日里没有什么乐子呢,和无名氏的斗争权当是一个乐子吧。
这次他玩了一个策略,当天没有把死车弄走。
两天之后,他把那辆车推到住宅小区外面去了,推到了街面上。
那里有一家饭店,他把车放到饭店门口一侧。
夜已深了,饭店关了门。
田志文想象得到明天饭店一开门,老板和服务员就会发现这辆死车,因为这辆车的丑态和饭店豪华的门面太不协调。
老板可能会找人把车拖进后台,把车砸成一堆垃圾,跟鸡毛、鱼鳞一块儿扔掉。
那样也好,死车的主人就可以死心了。
你不佩服人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真不行。
第二天下班时,田志文又在架子上看见了那辆车。
这使他多少受到一点打击,他煞费苦心地与人家周旋,不料这么快就失败了。
他不得不重新估量他的对手。
这时他产生了一个愿望,很想知道他的对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所在的单元门住着数百口人,他几乎全不认识。
他可以断定那辆车的主人与他住在同一个单元,同一个电梯进出。
可要想具体知道车的主人是谁,那就难了。
田志文没有机会搞清死车的主人是谁,却天天都能看到那辆车。
他不甘心失败,他想把死车丢进小区的垃圾总站,让清洁车拉到远郊埋掉。
他迟迟没有实施自己的计划,是因为有一天他的想象力爆发了,把一个故事想得活灵活现。
一个女孩子天天骑自行车去上学或上班。
突然有一天,女孩遇到车祸离开人世女孩的母亲就把女儿的自行车当做一件纪念物保存下来。
母亲每天都要把自行车看一遍两遍,就如同看到了女儿。
有了这个想象,他对那辆自行车仔细观察了一下。
那辆车是一辆二四的坤车,轮子是山地车的粗轮子,车身是红色的。
越观察,他越觉得和自己的想象吻合,于是田志文开始自责。
为了使自己的车能有一个位置,他多次恶作剧般把人家的车扔掉,真是太自私了。
再见到那辆车,他不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有些神圣。
那辆车还赫然在架子上存在着。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志文扔车的时间越来越晚,从下班以后,到吃过晚饭,再到深夜。
他这么做不只是为了扔车,还为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
B. 死车多次回到车架上,说明死车的主人也和田志文一样生活无忧,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来消磨打发无聊的时光。
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往复三迭”的写法,使故事有声有色,波澜起伏。
D. 小说以“自行车”事件为叙述基点,引导读者走进都市生命的精神深处,感受他们细微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作者的人性关怀。
2. 请简要概括分析田志文扔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3. 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作者对城市生活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佛
冯骥才
当锦盒被打开,我被拿出来放在桌上,来不及弄清这是什么地方,只见眼前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老板,但他靠边靠后站着。
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那神气好像他是佛。
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秘书了,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向右边另一间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别人就得跟着走向哪里。
他大概就是陈主任了。
在他们走进另一间屋子之后,由于距离太远,我就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了,能听到的都是“喝茶、喝茶”,过一会儿还是“喝茶"。
又过些时候,老板似乎告别而去,他走时没经过我这间屋子,看来我被陈主任留下了,随后那年轻的秘书走进来,重新把我放进锦盒,轻轻关好。
我好像被拿到什么地方放好,跟着我听见关柜门和上锁的声音。
我以为从此要过一阵“深藏密室”的绝对平静的生活,我想得美!只过了几天时间,我就给人从锦盒里拿出来放在桌上,陈主任陪着一个人对着我瞧,刚才秘书来向陈主任报客人姓名时,说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
我想,陈主任是不是行事谨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黄老的年纪六十开外,谢顶,衣装考究,气度不凡。
陈主任一口一个“黄老”称呼他,口气似很尊敬。
他对我看得十分仔细,还几次用“不错”两个字夸赞我。
在陈主任到另一间屋接听电话时,他紧盯着我胸前的璎珞与飘带细看,忽然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好像发现了宝物。
等陈主任听过电话回来,这黄老立刻把脸上惊讶的表情收了回去,对主任只淡淡说了一句:“东西不错,要想出手就交给我吧。
”
陈主任说:“交给你,我自然放心.”
黄老说:“您的东西不上拍为好,我拿到香港去找买家。
国内买家大都是土豪,只认鎏金铜像,要讲看历史看文化看艺术还得是人家欧洲人,肯出高价的也是人家。
”陈主任说:“东西太老不能出关吧?”
黄老笑得露出牙来,说:“您下次去香港到荷里活老街那些古玩店看看就明白了,汉俑魏碑唐三彩,全是新出土的,只要肯出钱,什么东西都能出去,不单能出去,您要是咱这的人,在那儿买了几件东西还不用自己往回带,只管回来后到北京潘家园这边来取。
”
陈主任听得瞠目结舌,说:“那就交您全权去办吧。
”
黄老说:“那好,别的事我就和小袁秘书说吧。
”说完便告辞而去。
我就被装进锦盒,再装进他座驾的后备厢里。
自从离开天津,我便找不到北了。
我被转手好些地方,经手好多拨人,至少被十五六个人看过,而且是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高贵讲究的,粗俗不堪的,一本正经的,文气十足的,我对什么样的环境毫不在意,这都是人间的各种把戏,我只求一己的清净。
我的转机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也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个外国人拿着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仔细打量我。
外国人这么看佛吗?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他脸上的胡子修理得很干净,根根见肉;牙齿像瓷器那么光滑透亮,金丝边的眼镜框后边一双蓝色的小圆眼珠专注地看着我。
他那股认真劲儿给我一种好感。
他有一个翻译,把他的话翻译成中文,说给我当时的经手人徐经理听,他说我身上刀刻的线条很深,刀法简练有力,只有宋人才有这么好的刀法。
徐经理只是连说:“是、是、是。
”这个外国人又说一句:“这种刀法,很像你们宋代北宗山水画使用的中锋的线条,非常有力,非常优美。
”他跷起大拇指。
徐经理只是点头,赔笑,说是。
看来他没太听明白。
难道中国人对自己的好东西还不如外国人懂?为了我,这个外国人至少到徐经理这儿跑了三趟。
最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精细的包装,当一些有弹性的细绵纸把我小心翼翼地缠绕起来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了,我只能随遇而安了,过了很长的时间,当我被从一层又一层包装中取出来后,我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脸,红的、黑的、白的、满是毛的,全是外国人对着我惊奇地张着嘴,其中一个竟然用不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欢迎你来到德国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
”
他们不会相信我一个“木头人”能听见他们的话吧,我呢?则是惊讶自己的奇遇,我居然来到个从来没有佛也不信佛的世界中来。
这样会更槽糕吗?我还会碰到怎样更惊险和古怪的遭遇呢?。
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的骄傲了。
这里边有一个重要原因连我也不曾料到。
在我一连串匪夷所思的经历中,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和把我“买”到德国来的那个外国人,都发现我身体一层皮壳下边,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
在我进了德里斯顿的博物馆后,那里的人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了很多高科技,将我身上一些没有价值的表皮和污迹,一点点极其小心地除掉,这样前后居然干了半年。
我没想到他们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却渐渐将皮壳下边一千年前的色彩,美丽的朱砂、石绿、石青、石黄五彩缤纷地显露出来,叫我古物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
我应该从此无忧无虑了吧。
可是渐渐我忽然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吧。
可是我的家又在哪儿呢?我是佛,一定来自一处遥远的庙宇或寺观,那么我始祖的寺庙又在哪里?
(选自《小说月报》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讲述了木佛被辗转变卖最终落到外国人手中的经历,情节一波三折,精彩迭出,结尾发人深省。
B. 小说细致地描绘了陈主任、黄老及外国购买者在看到木佛时的神情,透露出他们对木佛价值的认可。
C. 真正看重木佛价值的是外国的购买者,他们将木佛送到博物馆并请来修复古物的高手让它再现辉煌。
D. 小说中黄老对陈主任所说的关于文物倒卖的一段话,揭露了文物走私黑幕的冰山一角,令人震惊。
5.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叙写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舌头
徐永辉
二丙的舌头没有了。
那天,邻居三婶迎头遇到二丙,招呼他。
二丙的嘴张张合合,却没看到他的舌头,也听不到他说的话。
三婶一惊,忙问:“二丙,你咋回事,舌头没有了?”她不肯相信,走到近前往二丙嘴里一看,只有牙齿。
我们晓庄是远近闻名的雄辩村。
大人、孩子,走路、干活,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嘴巴都不闲着:“那是谁家的羊,咋不拴起来?”
“为啥说是羊,叫它狗不一样吗?”
“羊就是羊,怎么能叫狗呢?”
“它叫啥,不过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如果当初叫它猪,你现在还说是羊吗?”
据村志记载,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由于世世代代训练,我们的舌头变异了,厚、长,又特别灵活,伸出来,可以轻而易举到达额头。
用它洗脸,画画,写字的,不乏其人。
据说,以前有个人,舌头比象鼻子还长,不仅能擀面、纺车,还能把棍棒舞得虎虎生风。
为了炫耀,我们都把舌头耷拉在下巴底下。
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三年举办一次,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必须参加。
先以家庭为单位选出优胜者参加家族辩论,再选出家族中的第一名参加决赛。
一方把另一方驳得哑口无言,算胜出。
凡是在辩论上不发言,或撒谎骗人者,舌头会自动消失。
凡是没有独立见解,跟着别人学舌的,舌头会失去一半。
二丙是几十年来唯一受到惩罚的人。
他是孤儿,老实,木讷。
平时,你问一句,他哼一声。
只要不问,一年半载也难开金口。
在家族辩论会上,也有人试着引导他,徒劳。
半晌午,我们几个蹲在路口上议论二丙的时候,三婶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地过来了,还没到近前就问:“谁看见一只公鸡了吗?”她边说边比画,“这么大,毛通红,闺女给拿的,没舍得吃,你看,一转眼不见了。
”
我们都安慰她:“不能少,不定跑哪旮旯里去了,再仔细找找。
”
我们村古风犹存,好多年没少过东西了。
被三婶一搅合,我才想起来是去找乌木的。
乌木家大门洞开,我站在院子里大喊:“有人吗,有人吗?”
没有回应。
突然,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动。
我走过去,一把推开紧闭的门,咯噔愣住了。
乌木也愣了。
他手里抱着一只没褪完毛的红公鸡。
晚上,乌木请我喝酒,炖的公鸡肉。
三杯酒下肚,乌木说:“咱打开窗户说亮话,等一会儿我把鸡毛埋在二丙家门前,明天你就说是他吃的。
”
“这……”
“这什么这,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他反正不会说话。
”
“这不是欺负人嘛?”
乌木脸一寒,酒杯一顿:“事不大,你看着办吧。
”
我为难死了。
乌木是出名的小诸葛,坏点子一眨巴眼一个,得罪他,我这辈子别想安生了。
又怪法律太仁慈,如果抓住小偷就砍头,老子怕他作甚。
又后悔的要命,干嘛去那么巧啊?
天刚一亮,我就带着三婶扒出了赃物,还说的有鼻子带眼:“昨天傍晚我路过二丙家的时候,听到砰砰地剁骨头声,偷偷伸头一看,案子下的鸡毛还没掩埋呢。
”
大家都深信不疑。
乌木先骂开了:“二丙,看你狗日的平时老实巴交,原来是装的。
”
在我们这儿,偷盗是被认为最无能、最无耻的事情,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往他身上吐口水,任何人都不再搭理他。
二丙张着大嘴,扑腾扑腾直踩脚,又啪啪地拍自己的大腿、屁股,眼泪像屋檐下的雨水,连成两条线。
三婶不忍,说:“算了算了,一只鸡,谁吃不一样?”
其他人也软了心肠,反过来安慰二丙:“你也是个苦人,一年到头不见荤腥,一时嘴馋也正常,算了算了。
”
二丙喘着粗气,泪珠依然滚滚不止。
渐渐地。
清亮的泪水变成了红色——他在流血。
我的目光像受惊的苍蝇,仓皇地乱飞,两只手互相搓来搓去,嘴张开几次,又合上了。
当鲜血浸透胸前衣服的时候,二丙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我终于受不了了,大声说:“鸡是乌木偷吃的,他逼我赖二丙。
”我正要把昨天的事情详细说出来,忽然感觉发不出声音了,嘴里也空空荡荡。
一个孩子指着我大叫起来:“舌头,他的舌头没有了。
”
我的头一蒙。
我不死心,拼命张嘴,依然发不出丝毫声音。
我掐自己的肉,撕扯自己的头发,如果,如……果。
没有如果。
(选自《芒种》2016年第九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构思奇特,“舌头”是小说线索,纵向上追溯晓庄的雄辩传统,横向上与人物命运紧密相关,使文章内容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B. 小说通过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揭示出复杂人性,村民们开始对二丙“偷鸡”义愤填膺,后又予以原谅安慰,这份善意让蒙冤的二丙感动释怀。
C. 在小说结尾孩子喊出“他的舌头没有了”,既与前文“二丙的舌头没有了”相照应,又属情节陡转,让读者在意外惊悚中感受到无穷的艺术魅力。
D. 小说语言犀利,像“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就语带嘲讽,而最后的“没有如果”短促有力,明显含有对“我”无德之行的否定。
8. 小说为什么花较多笔墨写晓庄的雄辩传统和风气?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荒诞文学往往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变形来反映生活真实,请从“荒诞”与“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
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而未知用人之机。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
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
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
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嫡②立也。
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太祖曰:“善。
”乃南征。
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
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年三十八,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
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臣策未决,嘉则成之。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不幸短命,事
业未终。
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谥曰贞侯。
子奕嗣。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节选自《三国志·郭嘉传》,有删节)注:①太祖:魏太祖曹操。
②嫡:正妻所生的长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B.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C.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D. 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文中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谥号太祖。
B.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去世。
C. 邑:古代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或大夫的采地。
D.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嘉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察选择自己的“主公”。
他先是北见袁绍,后来又投靠曹操,表现了郭嘉“良禽择木而栖”的原则。
B. 郭嘉擅长于分析时局形势以及各个政治军事集团内在的矛盾,有利于曹操在政治军事上做出决策,从而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C. “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是郭嘉对是否乘胜追讨谭、尚作出的判断,事实证明了郭嘉料事的准确,曹操坐收了渔利。
D. 曹操征讨荆州,结果是“于巴丘遇疾疫,烧船”,曹操想起谋士郭嘉,对郭嘉不用思考便看出他人肺腑的才能产生无限遐想。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2)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
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语言明净、清新,全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
B.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C.前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D.词人将俘囚生活的幽怨、月夜听风的无眠、物是人非的无奈、愁怀难解的悲凉,以及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想,编织在一起,说尽故国之思。
15.试从手法和情感角度赏析“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死得其所”是很多仁人志士的愿望,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保持清白,为正道赴死是真正的死得其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秦贪婪地搜刮六国的财物,一旦拥有却“______,_______”,随便丢弃,不知珍惜。
(3)儒家讲究修身养性,居住环境讲究清幽雅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其居所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天府大学作为“2019世界警察与消防员运动会”分会场承办方,为前来参会的警察和消防员写的广播稿,其主体部分有五处表述不规范,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亲爱的警察和消防员们:
欢迎各位来到我校参加“2019世界警察与消防员运动会”,诸君的莅临让我们倍感荣幸。
我校背靠青城山,南望清水河。
运动会期间,我校的志愿者将会为你们鼎力相助。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您将看到我校师生优美的舞蹈,聆听到师生们精彩的演唱,我们也希望您能粉墨登场,一展才艺。
祝大家在本次盛会取得优异的佳绩!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一则某校举办艺术节的通知,其中有五处错误(包括格式、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