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井冈山观后感-范文模板 (1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井冈山观后感
篇一:《井冈山》观后感
田凌云
201X1401130
材料1109
《井冈山》观后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历史大剧《井
冈山》,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坚定信念、敢闯新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1·剧情介绍
在文家市的前委扩大会上,余洒度、苏先俊对毛主席要上井冈山当
“山大王”的决定大加谴责,毛主席睿智地让列席会议的营连领导各抒
已见,使会议形成相持的局面。
大家期待着一锤定音总指挥卢德铭只说
了一句话:我为能有毛委员来指挥我们这支队伍而感到庆幸。
说罢恭敬
地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去。
闻悉朱、毛进入赣南的消息,国民党江西守军的两位师长杨池生、
杨如轩赶到省主席朱培德的寓所听候旨意。
正在菜地里松土的朱培德捉
起一个菜虫子,两指狠狠一捻??
石径岭隘口,朱德的部队受到敌军的阻击,情势十分严重。
朱德身
先士卒,攀崖隐蔽接敌,杀出一条血路。
在血战中,班长粟裕头部中弹,
苏醒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
芦溪山口,毛主席的部队也被伪装成老表的民团头目陈开财带进了
伏击圈。
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主席悲愤之下平
生第一次举起了枪??行军路上,连党代表罗荣桓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
用、使连队艰难苦战而不溃散的事迹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和思索。
途经三湾时,毛主席不但把部队师的建制缩编成一个团,“杯茶”释
了余洒度、苏先俊的兵权,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士兵委员会,推
行“三大民主”和“支部建在连上”等建军的重要原则,使部队的面貌
为之一新。
被革命军救起的当地贫苦农民、新婚夫妻钟大龙和方小凤却
执意要求入伍,毛主席欣然应允。
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几经苦战也只剩下了八百多人。
朱德与陈
毅、王尔琢等商议后决定改编成一个纵队。
在誓师大会上,陈毅以党代
表的名义作了动员,朱德亲手击毙了哄抢当铺的害群之马。
正在这时,
身负重伤的粟裕爬行归队。
朱德背起粟裕,面对队列声泪俱下??
电视剧虽然结束,但是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毛主席、朱将军等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似乎还脑海里还浮现着朱德将军身先士卒,攀崖隐蔽接敌,班长粟裕头部中弹,苏醒
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主
席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枪??
结束观影后,我对曾在初高中课本上学习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们更有兴趣的重新了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细节。
1. 毛主席选取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井冈山在中国众多的大山中并不算出众,但为什么毛主席会在1927年10
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呢?
首先,井冈山是天然的屏障,有利于保存革命势力。
井冈山,绵延几百里,
横跨几个县,到处高山大岭,林深草密,就是现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进入
井冈山未必那么容易找到,何况是80年前。
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
进攻中心城市失利后,毛主席领导的各路部队在文家市会师。
9月19日,毛主
席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放弃中心城市和交
通要道,把部队行动计划由原定夺取长沙改为向湘南进军,以保存实力,积蓄力
量。
翌日,毛主席在会师大会上代表前敌委员会向全体起义战士作了动员,随后
率部南进,部队上了井冈山,从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
量。
其次,井冈山是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能够躲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井
冈山,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
山区地带,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也是当时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革命
力量进入井冈山,有利于与国民党军队迂回战斗。
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
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上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
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
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
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
最后,井冈山当地绿林军袁文才、王佐部队欢迎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上山
并加入革命队伍。
袁文才, 1898年生于江西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一个客籍农
民家庭,在永新县一中读了中学。
因出面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受到土豪恶霸迫
害,故被逼上山,成为"绿林"性质的"马刀队"的头头,啸聚山林,劫富济贫。
第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他受到鼓舞,将其所部改编为宁冈县农民自卫军。
同时于
1926年经中共宁冈县党支部负责人龙超清做介绍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领着拥有六十支枪的农民自卫军,又重上了井冈山。
王
佐,又名王云辉,绰号王南斗,井冈山上的下庄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后学做裁缝为生,还略通武术。
有次他领人杀
了四个税警,并独自拉起队伍,也打着"劫富济贫"旗号,成为井冈山上的又一股
"绿林"势力,并与袁文才结拜兄弟、组成互助军事同盟。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王
佐也投入革命洪流,将自已的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他带着他
的队伍便又重新活跃于山林。
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王佐部驻
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
互相呼应,且有与国民党部队斗争的经验。
有一股绿林军愿意收留被国民党军队
围堵的武装力量,并加入革命队伍,这也是为什么将井冈山设为革命根据地的重
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