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练习题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诵读古诗文要用心揣摩句子不同语气,下面一组句子语气不同的一句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三十而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中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三十而理,四十而不惑。

C、不意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言行,与《孟子》《大
学》《中庸》合称“四书”。

B、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
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C、《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
思考的关系。

D、“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
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学而时习之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翻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确的一项( )
A、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疲倦。

B、学习如果不知满足,教诲人也不会不知疲倦。

C、学习不知讨厌,教诲人不知疲倦。

D、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人不知疲倦。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面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
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C、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疑
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行走,这里面一定有能成为我的老师的人。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默而识之( )
A、默默地了解它。

B、口里不说,心里认识它。

C、口里不说,心里记住它。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而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加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不亦说乎______ 通______,意思是______。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 通______,意思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4题【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论语》中的语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答案】:
【解析】:
第15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思而不学则殆______
②学而不厌______
③不愤不启______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
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用原文填空。

①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______ ,
______。


②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

相关内容链接。

①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②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