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聚乳酸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聚乳酸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前言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3H4O2)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聚乳酸为药用辅料,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被广泛地研究.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能被降解为CO2和水,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的糖代谢产物,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骨折手术固定材料、手术缝合线、药物递送系统等.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输送方法引起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纳米颗粒已成为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或基因递送载体,可将药物定向输送到器官、组织或细胞,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某些纳米颗粒还可通过毛细管渗透穿越生理屏障,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部位累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 另外,纳米颗粒可作为抗原递送与佐剂系统,显
著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并能改变抗原提呈途径,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目前,PLA 纳米颗粒通常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用二氯甲烷溶解PLA,通过高速搅拌、均质、超声制备乳液,溶剂挥发后得到PLA纳微颗粒. 采用该法制备PLA 纳米颗粒时,通常需要超声波制备乳液,能量消耗高,且不易规模化制备;以二氯甲烷为有机溶剂,存在溶剂残留;制备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增加了后期去除步骤;所制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宽,收率较低.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技术制备PLA 纳米颗粒,使用毒性较低的乙醇和丙酮作为油相,提高了纳米颗粒应用的安全性;不添加任何乳化剂或沉淀剂,省去了去除杂质过程,提高了收率. 利用PLA在溶剂中溶解性能的改变使其从溶剂中析出形成纳米颗粒. 油相加入水相时,油相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向水相中扩散,迅速穿透油水界面,在界面形成湍流,降低表面张力,使液滴不断变小. 不溶于水的聚合物向界面迁移、沉积并固化,形成纳米级颗粒.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13,14]对影响纳米颗粒制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2 实验
材料与试剂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约10 Da,山
东医疗器械研究所),无水乙醇(20℃时密度为g/mL,相对分子质量为,纯度≥%,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20℃密度为g/mL,相对分子质量为,纯度≥%,北京化工厂),尼罗红(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Alexa635-鬼笔环肽(Invitrogen 公司),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 实验设备和分析仪器RT10 磁力搅拌器(德国IKA 公司),SB25-12DTD超声波清洗器(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etasizer Nano ZS 动态光散射粒度仪(英国Malvern Instruments 公司),Ultrospec 2100 pro 紫外分光光度计[安玛西亚(中国)有限公司],ABJ 220-4M 分析天平(德国KERN 天平公司) ,JSM-6700F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JEM-2100 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 公司),3 cm 长条形搅拌磁子,TCS SP 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
实验方法
聚乳酸在混合油相中的溶解性测定选择丙酮与乙醇混合油相溶解PLA. 称取100 mg PLA,置于样品瓶中,油相总体积为10 mL. 改变油相中乙醇体积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油相溶液在680 nm 下的透过率,观测聚乳酸在油相中的溶解性.
聚乳酸纳米颗粒的制备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PLA 纳米颗粒,流程如图1所示. 称取一定量PLA,
加入混合油相中,置于超声清洗器中超声10 min使其充分溶解. 量取90 mL去离子水置于250 mL 的烧杯中,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调整磁力搅拌速度为400 r/min,用滴管将油相缓慢滴加到水相中,持续匀速磁力搅拌,使有机试剂挥发,形成粒径均一的纳米颗粒.
聚乳酸纳米颗粒制备工艺优化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优化实验设计,依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通过前期考察,以PLA 质量(A)、油相中乙醇含量(B)及油相体积(C)作为因素,以纳米颗粒的粒径为指标,实验因子与水平设计见表聚乳酸纳米颗粒粒径测定PLA 纳米颗粒粒径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仪测定. 取1 mL PLA 纳米颗粒悬浮液加入样品池中,置于动态光散射粒度仪的样品槽中,测定PLA 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
3 结果与讨论
聚乳酸在混合油相中的溶解性能物质的内聚性质用内聚能表征,单位体积材料的内聚能为内聚物密度,其平方根为溶度参数,可衡量两种材料是否共溶. 当聚合物与有机试剂的溶度参数相近时,二者可共混且共溶性良好.
响应面法优化纳米颗粒制备工艺通过Design Expert 软件设计响应面实验,考察聚乳酸用量(A)、油相中乙醇体积分数(B)及油相体积(C)三个因素对聚乳酸纳米颗粒制备的影响,以纳米颗粒粒径最小为指标进行评价,实验方案与结果见表 2.
4 结论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聚乳酸(PLA)纳米颗粒,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由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大于65%时,PLA不能很好地溶解于混合溶剂中. (2)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PLA用量mg,油相中乙醇体积分数%,油相体积mL. 该条件下所制PLA颗粒粒径为nm,多分散系数PDI 值为,与预测值偏差较小. (3)所制PLA 纳米颗粒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巨噬细胞将大量PLA 纳米颗粒吞噬,表明PLA 纳米颗粒有望后续作为免疫佐剂。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