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的自身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机关干部的自身建设
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突出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今年3月26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致信全省党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培训班,要求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要始终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素质,始终把忠诚可靠作为第一品德,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第一需要。
5月6日,清泉同志在全省党委系统调研工作会议上,对政研干部又提出了要加强学习、增强党性、勤奋敬业、作风务实的明确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清泉同志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是我们修身立本、做好决策服务工作的行为准则和根本要求。
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清泉同志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决策服务工作,谈几点认识,同大家共勉。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提高政治素质
政治就是灵魂,政治就是生命。
列宁强调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对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一项根本要求。
我们在党委机关从事决策服务工作,更要姓“党”讲政治、过好政治关。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旗帜就是方向。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政治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昭示和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向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从1840年开始,面对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都没有改变四分五裂、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局面。
唯有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灾难深重的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获得了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现在,中国人民从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带来的好处;许多发展中国家从照搬西方模式的失败中警觉,把中国模式看成榜样;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宣传的不搞西方模式就难以强国富民的神话。
实际上,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尽管搞资本主义的占绝大多数,但真正获得成功的,除了少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没有。
发展中国家“克隆”西方模式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一个也找不出来。
原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不少国家选择了“西化”的改革方向,资本主义不但没有让他们得到发展,反而使他们有的更加落后。
我们尤其引以为豪的是:当东南亚金融危机灾难深重时,我国“风景这边独好”,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98世纪大洪水时我国展开的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党和政府领导的抗震救灾斗争,向全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成功地举办两个奥运会,更是大放异彩。
所有这些都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选择。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须铭记一个常识:共产党是培养自己忠实信徒的,绝不会培养异己分子或信仰疑惑者。
作为一名在党委机关从事决策服务工作的共产党员,必须姓“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
想来追求,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在真信、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第二,严守“六个决不允许”的政治纪律。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党章规定,党员可以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有很多权利和义务,是受到党章保护的。
同时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统一,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障政令畅通。
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
胡锦涛同志强调的这“六个决不允许”,是在新形势下对党员政治纪律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不能踩的红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加强教育和监督检查,加大执行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在这里,我想联系实际谈两个问题。
一个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研究与宣传的关系。
从总体上来说,研究无禁区,宣传是有纪律的。
有三点须注意:一是要把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区别开来。
作为学术研究,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类霜天竞自由”;但党的方针政策的研究,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重,要考虑政策出台的后果和影响。
二是要把内部建言与公开发表言论区别开来。
在内部讨论问题、内刊发表言论,可以也应该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实行“三不主义”;但公开发表言论影响面广,必须考虑后果和影响。
有些言论只适合作为内部建言,不宜公开发表。
三是要把个人发表言论与单位集体言论区别开来。
个人不能打着单位的牌子或单位课题组、调研组的名义发表言论;凡署单位名称的须按程序报审。
另一个是要“三思而行”、慎开言。
现实中,有的人由于管不住自己嘴巴、图嘴巴快活,以致酿成灾难甚至政治大祸,其教训是深刻的。
我们在党委机关从事决策服务工作,在书记身边,属涉密人员,“知道的情况多,能说的少;起草的东西多,能发表的少;下基层的机会多,出头露面少”。
这种工作性质和特点更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应考虑其后果,不能犯自由主义,不能口无遮拦,要沉稳、三思而行慎开言。
那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挑拨离间,既是政治品质问题,也是党的政治纪律所不能容允的。
第三,严格落实反腐倡廉的重大政治任务。
党的十七大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全党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结合实际,我想谈5点认识:一要引起高度重视。
总体看,经过先进性教育,我们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易发多发的状况仍未改变。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了一篇短文:“为官交友要特别警惕三种人:一是官不大,特别能办事的人;二是挣钱不多,特别能花钱的人;三是不太熟悉,特别能套近乎的人!”这是一个忠告。
我们各级党委政研室虽然不是管钱管物的单位,但要看到,对内也有自己的财物,有大额资金开支问题,对外有党委机关这块金字招牌,有知情权、参谋权、建言权,“清水衙门水不清”的现象也经常有之。
因此,对反腐倡廉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二要筑牢思想防线。
古人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大堤溃口。
要认真刻苦地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情操。
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正确对待和处理利益问题。
权力是一种高危职业和“双刃剑”,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苏联解体后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
当它是负担时社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乐趣时,那么一切就完了。
”现实中,弄权落马甚至家破人亡的不乏其人。
我们应树立这样的理念:在工作和事业上应向高标准看齐,在物质利益享受上应学会“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常乐,保持一颗平淡的心。
三要警
钟长鸣。
须知: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语)。
廉政建设出了问题,一害自己,二害家庭,三害子女,四害党的事业,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四要习惯于接受监督。
要看到,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既是对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加强监督是党内生活的一种常态。
要增强监督意识,学会并习惯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五是切实履行政治职责。
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领导干部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对班子内部和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抓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对失职行为予以追究,决不包庇袒护。
第四,锤炼忠诚可靠的政治品质。
忠诚问题至关重要。
忠诚是人格的最高学位。
毛主席说过:“办事要靠人,人要靠得住。
”入党誓词要求:“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在战争年代,方志敏、夏明翰、江姐等无数革命先烈“砍头只当风吹帽”,就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
正是有千百万这样赤诚的共产党人拼搏奋斗,才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
忠诚对个人而言也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想讲讲忠诚使人终身受益的三大典型:第一个典型:因为诚实,奥•N•布雷特利成为将军。
我读过《品质决定未来》一书。
大约在100年前,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有一个叫克拉克的村子,村子里一户贫困人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
一天,母亲要他把一篮鸡蛋卖给村子里的一个邻居。
临出门时妈妈说:“这30个鸡蛋能卖40美分,如果邻居嫌贵,就卖35美分。
”到了邻居家,邻居问鸡蛋要卖多少钱。
小孩并没有像一些自作聪明的孩子那样撒谎,而是选择诚实,把妈妈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邻居。
邻居一听笑了,说:“你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为了对你的诚实进行奖赏,我决定用40美分买你的鸡蛋。
”这件事对这个小孩的一生产生了影响,后来他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将军。
第二个典型:因为诚实,雄日成为国王的继承人。
老国王没有继承人,于是诏告天下要挑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他的王位。
国王挑了一些花种分给10个小孩,答应种出最漂亮花的孩子就可以做他的继承人。
所有孩子都回去精心培育这些种子,但这些种子都是被煮过的,根本开不出花来。
到国王召见的那一天,有9个孩子拿出不是自己种的鲜花向国王展示,唯独有一个叫雄日的孩子躲在后边哭,最后国王选了这个因种不出花而哭的孩子当了自己的继承人。
第三个典型:因为诚信,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
李嘉诚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守信,我现在就算有再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后果”。
比尔•盖茨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这个社会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
相比而言,员工的忠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忠诚比智慧更有价值。
”忠诚是立身做人的根本准则。
忠诚才可信,忠诚才可靠,忠诚才有朋友,忠诚才能成就事业,忠诚才能成就自己。
希望大家对党要忠诚,对组织要忠诚,对事业要忠诚,对同志要忠诚。
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踏实肯干。
第五,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感性。
我们在省委机关工作,一定要讲政治。
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敏感性、政治责任感,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二、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不断增强竞争力
对于学习问题,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到了极致,并且为全党做出了表率。
但是,学习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有些同志的高度重视,存在浮躁心理,缺乏学习激情。
这里,我想结合实际,谈点自己的认识。
其一,时代的特点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有关资料表明,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的速度是80至90年翻一番,到19世纪60年代是50年左右翻一番,到20世纪90年代是3至5年翻一番。
据统计,人类社会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以前2000年的总和。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二战之后仅有7年左右,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几乎仅隔几个月时间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
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
读十几年书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生学习才够用一辈子。
其二,政研岗位的特殊性和政研队伍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刻苦学习。
岗位就是责任。
政研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职业,对素质起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忠诚可靠的第一品质。
党委政研室必须姓“党”,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守口如瓶”(保守机密)。
二是高超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两者缺一不可。
三是通晓实际情况,就是要吃透上情和下情。
四是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
这是我们的工具,决策服务成果最终要通过文字来表达。
但是,我们的队伍与这些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毛主席曾经形象地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时至今日,这个论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责任”。
因为领导干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的事业。
我们是做政策研究、决策服务工作的,虽然不直接决策,但提出的决策方案和建议影响决策,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你那个地区的改革和发展。
其三,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学习。
我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调研时,在厂部门口看到一幅很有趣的横幅——“学习力就是竞争力”,此话哲理非常深刻。
学习是一个政党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学习能力就是发展能力。
爱默生讲过:“知识改变命运”。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升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不升级就只有死路一条;同样对任何个人来说,也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
随着干部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是竞争上岗也好,还是通过其他渠道选拔也好,“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势在必行。
我们应当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从危及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
如何加强学习呢?我想有“五要”:第一,要学政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尤其是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
第二,要吃透本行、精通本行,做“政策通”。
在政研室做业务工作的同志,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应当通晓某一方面的业务。
第三,要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
我们应当记住这样一个道理:“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语),创造性思维和思想火花往往都是从多学科、多种思想的交融、碰撞、比较中生发的。
如同开挖100米深的水井一样,井底直径一米,井面开挖的直径往往要大得多。
为了成就政研事业,让我们像蜜蜂恋花那样去博览群书吧。
第四,要勤于思考问题。
思考研究与文稿起草是根深与叶茂的关系。
只有潜心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取得有深度的、有建树的决策服务成果。
为什么要强调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呢?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
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考罢了。
”所以学习要养成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习惯。
第五,要克服自满和浮躁情绪。
学习(学问)与求知欲呈正相关,与自满呈反相关。
学习的敌人是“无知”与“自满”,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关于学习方法,我体会应注意三点:一是带着问题或围绕专题,有的放矢地学。
学习有个目标、目的,避免如堕烟海,效果会好一些。
二是读书方法应“先由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就是说一部专著拿来先浏览一下内容提要或纲目,脑子有个总体印象再读;书读完后反思提炼一下几个对己有益的观点,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是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读写结合。
吴晗感言:“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有些人一辈子只是一个仓库、活字典,缺乏创造性,未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系,关键是动笔写作少。
三、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以业绩铸就人生
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做好本职工作,创一
流的业绩,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体现。
这里,我想针对当前实际讲几点认识。
(一)忠诚热爱党的政研事业
培根有句名言,“热爱是事业成功的大门”。
在现实中,“百业百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里,我想谈谈选择和对待职业要解决“三观”问题。
一是“原本观”:找到自己,保持自我本色。
任何人选择职业一定要选其所长、用其所长。
如卓别林,一开始被导演要求去模仿当时红明星,可是他一无所成。
直到他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做回自己,才尝到成功的滋味。
爱默生在短文《自我信赖》中说:“对一个人来说,最糟糕的是不能成就自己,并在身体和心灵中保持自我。
盲目模仿对一个人来说无异于自杀。
”这就是说,一定要寻找自我并坚持自我。
二是“价值观”: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
在衡量和评价职业问题上,我们绝不能以权力大小、级别高低作标准。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把我们所具有的各种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这是我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同时也会使我们活得更加富有意义。
我们只有在任何时候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取向,才会被自己热忱的使命感所驱使而变得义无反顾。
三是“幸福观”:幸福像个“万花筒”。
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幸福来自对人生的满意程度,与金钱、权力、地位没有必然联系。
无论在哪种身份背景下,只有当自己觉得心里舒坦、精神充实,才会感觉到幸福。
幸福就是我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只要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有成就感,那就是一种幸福。
具体就政研事业而言,我认为是非常重要、非常光荣的。
举三例加以说明:第一个是1948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他亲笔起草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毛主席把政策和策略提到党的生命的高度,也充分说明了政策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1961年3月,毛主席《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个是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同志在十七大后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充分说明了政研职业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中央对这个行业的肯定和认可。
第三个是八届、九届省委借鉴中央的模式,实行书记分管、常委秘书长协管省委政研室的体制,每年年终都对政研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鞭策。
这些都足以证明政研工作非常重要,足以证明各级领导对政研工作高度重视,足以证明从事政研工作无上光荣。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爱(热爱)、自珍(珍惜)、自强于政研事业,让理想在政研岗位上聚焦闪光,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二)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
我们的工作岗位,是组织上安排的干事创业的平台。
大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小到一条战线、一个单位的具体工作,都是靠全体党员同志默默奉献、添砖加瓦来推进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与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现实当中,平庸度日、得过且过甚至把工作当“游戏”的不乏其人。
此类现象虽然比重不大,但负面效应不小。
在这里,我想讲6句低调的肺腑之言:第一句话,人因工作而存在。
如果你爱自己,必得爱你的本性,爱你那蓬勃旺盛的意志,用你所拥有的热情和行动去工作。
只有工作,才能证明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古罗马]马克•奥勒留•安东尼的一句名言。
否则,等于这个世界上没有你。
第二句话,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别人、为组织打工,抱怨不如实干。
第三句话,命运没有轨迹,生命的版图从来是靠自己绘制。
第四句话,轻视工作、蔑视工作就是否定自己。
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即使是金子也不能闪光。
把工作和事业当儿戏,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五句话,中国人口众多,不差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干部。
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面临着结构性过剩,都有庞大的“蓄水池”和“后备军”。
你不想干、不乐意干,很多人在盯着你的岗位和饭碗,可能比你干得更好。
第六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常思忧方能进取。
没有危机感的人,无异于慢性自杀,危机迟早会降临在你的面前。
今天不爱岗,明天必下岗。
这几句话都是很现实、很朴实的,也是极而言之的。
(三)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