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37讲 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37讲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第2课时新文化运动仿真模拟岳麓版必修3
1.(2015·海南·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B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

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向“制度”再向“思想”的转变,体现了社会变革进程的需要,故本题应选B项;A项应由B项所致,故与设问要求“主要缘于”不符;政府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别持支持、反对、反对的态度,故C项的表述错误;自洋务运动起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传统文化势力一直较强,故D项的表述错误。

2.(2015·海南·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 A )
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可知此应为新文化运动期间全盘否定儒学的现象,故本题应选A项;B、C两项均无法体现“离经叛道”,故排除;D项由孙中山于1905年提出,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19年”,故排除。

3.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D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析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

A、B、C三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

故正确答案选D。

4.(2016·全国卷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导学号 42442465( C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想的开端
[解析]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排除;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排除;改良思潮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误,排除;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C项符合题意。

5.(2016·株洲)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会吗?”,下表是调查结果。

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D )
C.学生开始关注议会政治D.议会决策为少数人控制
[解析]从图表中民众对国会是否称职有一定的判断力,反映出民众对于民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众对社会主义的倾向性,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学生是首次关注议会政治,“开始”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相信国会的人极少,可知国会没有体现民众的意愿,故D项正确。

6.(2016·南京)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

材料表明该学者( B )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解析]材料反映了林纾批评新文化运动中“覆孔孟,铲伦常”即“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林纾反对“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得出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中“打到孔家店”和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的主张,故B项正确;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