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思考:
1.什么是燃烧? 2.什么是着火点? 3.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分别是多少?
探究新知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O2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注:着火点对于某物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不 能升降着火点。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导入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 些措施?
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加空气的流通 3.提高氧气的含量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由学生自主实验,以下是我们92班同学想办法熄灭蜡烛的方法。请同学回答该方法 所用的灭火原理。
方法一:吹灭
方法二:水浇灭
原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我们92班同学想办法熄灭蜡烛的方法。请同学回答该方法所用的灭火原理。
方法三:毛巾扑灭
原理:隔绝氧气
方法四:沙子盖灭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我们92班同学想办法熄灭蜡烛的方法。请同学回答该方法所用的灭火原理。
巩固练习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 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着火点来灭火 C.扑灭森林火灾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原理是 清除可燃物 D.煤块粉碎后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巩固练习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 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 以下问题: (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 原因是____提_供__热__量__,__使_木__船__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_____移__走__可_燃__物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___充__足__的__氧_气 ,使火烧得更旺。
探究实验 7-1 燃烧条件的实验
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 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 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 磷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化学方程式:
4P+5O2 点==燃= 2P2O5
探究新知
【实验思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作业布置
设计实验,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要求与课本上实验不同。 部分同学作业如下视频:
(2).同样的湿纸条和干纸条放在蜡烛火焰对称位置加热,干纸条燃烧,而 湿纸条没有燃烧。因为湿纸条燃烧时候,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使得温度没 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Thank You 谢谢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探究新知
3.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 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探究新知
3.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1.通过学生小组合 作实验探究,提高 动手能力和自主探 究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
生活中有防火意识, 通过消防灭火知识的 学习,对消防战士敬 爱之情。
自主学习
阅读课前要求预习的资料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P35页,剧烈氧化内容。总结燃烧的定义。 2.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成为着火点。着火点对 于某物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不能升降着火点。 3.阅读课本P129,表7-1,说出红磷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分别是多少?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导入新知 谜语: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 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谜底:火
导入新知
火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为了更好地了 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过程与方法
2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原理、方法 3.消防常识和灭火器的使 用
课堂小结
燃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灭
烧
火
的
氧气
隔绝氧气
的
条
原
件
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可燃
理
物着火点以下
作业布置
1.设计实验,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要求与课本上实验不同。 部分同学作业如下视频:
(1).火柴和玻璃棒同时放到蜡烛对称位置加热,火柴棒燃烧而玻璃杯不燃 烧,证明燃烧条件是需要可燃物。
巩固练习
燃烧的条件
例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涉及化学知识的成语。下列 成语中,关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或原理解释错误的
是( B )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而燃烧 B.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C.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D.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Biblioteka 探究新知①干粉灭火器:
灭 火
扑灭一般火灾和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器 的
② CO2灭火器:
种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
类 灾。没有液体残留!
③水基型灭火器:
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固体,如汽油、柴油、
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
探究新知
灭火器的种类
干粉灭火器
CO2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探究新知
现象:蜡烛Ⅲ迅速熄灭,蜡烛Ⅰ过一会熄灭,蜡烛 Ⅱ不熄灭。
解释: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隔绝氧气使蜡 烛Ⅲ迅速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使蜡烛 Ⅰ过一会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从烧杯口逸散,蜡 烛Ⅱ不熄灭。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灭火器
根据灭火原理设计一种灭火器
原料: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方法五:剪掉蜡烛芯
原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步骤: 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 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 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