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8课 木兰诗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雌兔眼迷• 离• 古义:_____眯__着__眼_______;今义:___模__糊__而__难__以__分__辨__清__楚___。
4.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2.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观点描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 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 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 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 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 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9.诗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赏析“愿为市鞍马”“愿 驰千里足”两句中的“愿”字妙在何处。 ①“愿为市鞍马”中的“愿”字意思是愿意,写 出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果 敢坚毅、忠孝两全。②“愿驰千里足”中的“愿”字 写出了木兰在高官厚禄面前的选择,表现了她眷念家 乡、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解析】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对偶 ) ( 对偶、互文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排比、互文 )
8 木兰诗
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 汗• (kèhán) 辔• 头(pèi) 金柝• (tuò)
鸣溅• 溅(jiàn)
B.军帖• (tiē)
燕•山(yān) 十二转•(zhuǎn) 戎•机(róng)
C.帖• 花黄(tiē) D.朔• 气(shuò)
策勋• (xūn) 阿姊• (zǐ)
一、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将• 军百战死 B.卿今当• 涂掌事 C.可以为• 师矣 D.但• 当涉猎
出郭相扶将
•
木兰当户织
•
愿为市鞍马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
能辨我是雄雌?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 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 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 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0.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两句进行赏析。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军旅生活的艰苦,渲染 了凄凉悲壮、寒冷孤寂的气氛,反衬木兰坚强勇 敢、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
11.本诗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 写得比较简单呢? 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 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孝敬父母、勇于担当、英勇献 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我们尊敬木 兰,也不是因为她能打仗,而是她以女子之身,代父从军 的崇高品质,所以本诗的重点不是战争,故此简单带过。 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这种繁简安排 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雄雌•(chí) 鞍鞯•(jiān)
云鬓•(bìn) 机杼•(zhù)
【解析】 A项“溅”应读jiān,B项“帖”应读tiě,C
项“雌”应读c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唯• 闻女叹息_____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为• 市鞍马_____为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度• 若飞_____越__过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郭• 相扶将_____外__城__。__________________ (5)著• 我旧时裳_____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雄兔脚扑•朔• _____动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 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因此,英雄的事迹和精 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片段练笔 13.《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
将木兰还乡的场景改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 还乡》的小小说。(200字左右)
例文: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 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多年未见的女儿,姐姐精心打扮 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 备为姐姐接风。木兰回到闺房,屋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她 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已不是从前的 模样。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他们都在饮酒作乐,见木兰一身女 儿装,非常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未察觉木兰是 女郎。众人在惊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反问 )
6.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这首叙事诗以____时__间______为线索,记叙了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安排了“替爷 征”“__辞__爷__娘___”“赴戎机”和“__见__天__子___”“__还__故__乡____” 五个情节。 (2)[中考•毕节]《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疾速奔赴战场的句 子是:____万__里__赴__戎__机________,_____关__山__度__若__飞_________。 (3)《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__将__军__百__战__死_____,____壮__士__十__年__归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 ____朔__气__传__金__柝______,____寒__光__照__铁__衣______。
(5)《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____策__勋__十__二__转______,____赏__赐__百__千__强______。
(6)《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 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___雄__兔__脚__扑__朔_____, ____雌__兔__眼__迷__离______;___双__兔__傍__地__走_______, __安__能__辨__我__是__雄__雌____?
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 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 尊重史料,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 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阿爷• 无大儿 古义:_____父__亲_________;今义:________爷骑鸣啾啾 古义:_____只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但__是____________。
(3)出郭• 相扶将 古义:_____外__城_________;今义:_________姓__氏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2.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观点描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 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 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 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 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 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9.诗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赏析“愿为市鞍马”“愿 驰千里足”两句中的“愿”字妙在何处。 ①“愿为市鞍马”中的“愿”字意思是愿意,写 出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果 敢坚毅、忠孝两全。②“愿驰千里足”中的“愿”字 写出了木兰在高官厚禄面前的选择,表现了她眷念家 乡、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解析】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对偶 ) ( 对偶、互文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排比、互文 )
8 木兰诗
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 汗• (kèhán) 辔• 头(pèi) 金柝• (tuò)
鸣溅• 溅(jiàn)
B.军帖• (tiē)
燕•山(yān) 十二转•(zhuǎn) 戎•机(róng)
C.帖• 花黄(tiē) D.朔• 气(shuò)
策勋• (xūn) 阿姊• (zǐ)
一、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将• 军百战死 B.卿今当• 涂掌事 C.可以为• 师矣 D.但• 当涉猎
出郭相扶将
•
木兰当户织
•
愿为市鞍马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
能辨我是雄雌?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 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 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 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0.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两句进行赏析。 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军旅生活的艰苦,渲染 了凄凉悲壮、寒冷孤寂的气氛,反衬木兰坚强勇 敢、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
11.本诗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 写得比较简单呢? 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 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孝敬父母、勇于担当、英勇献 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我们尊敬木 兰,也不是因为她能打仗,而是她以女子之身,代父从军 的崇高品质,所以本诗的重点不是战争,故此简单带过。 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这种繁简安排 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雄雌•(chí) 鞍鞯•(jiān)
云鬓•(bìn) 机杼•(zhù)
【解析】 A项“溅”应读jiān,B项“帖”应读tiě,C
项“雌”应读c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唯• 闻女叹息_____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为• 市鞍马_____为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度• 若飞_____越__过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郭• 相扶将_____外__城__。__________________ (5)著• 我旧时裳_____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雄兔脚扑•朔• _____动__弹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 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因此,英雄的事迹和精 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片段练笔 13.《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
将木兰还乡的场景改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 还乡》的小小说。(200字左右)
例文: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 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多年未见的女儿,姐姐精心打扮 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 备为姐姐接风。木兰回到闺房,屋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她 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已不是从前的 模样。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他们都在饮酒作乐,见木兰一身女 儿装,非常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未察觉木兰是 女郎。众人在惊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反问 )
6.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这首叙事诗以____时__间______为线索,记叙了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安排了“替爷 征”“__辞__爷__娘___”“赴戎机”和“__见__天__子___”“__还__故__乡____” 五个情节。 (2)[中考•毕节]《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疾速奔赴战场的句 子是:____万__里__赴__戎__机________,_____关__山__度__若__飞_________。 (3)《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__将__军__百__战__死_____,____壮__士__十__年__归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 ____朔__气__传__金__柝______,____寒__光__照__铁__衣______。
(5)《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____策__勋__十__二__转______,____赏__赐__百__千__强______。
(6)《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 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___雄__兔__脚__扑__朔_____, ____雌__兔__眼__迷__离______;___双__兔__傍__地__走_______, __安__能__辨__我__是__雄__雌____?
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 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 尊重史料,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 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阿爷• 无大儿 古义:_____父__亲_________;今义:________爷骑鸣啾啾 古义:_____只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但__是____________。
(3)出郭• 相扶将 古义:_____外__城_________;今义:_________姓__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