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三水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三水镇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中,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是一匹黑马。
它不仅获得了市场的回应,也收获了观众的口碑,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级作品。
中国动画电影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好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7年的《大护法》、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都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尤其是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截至目前票房超过了40亿元,成为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上第4部达到40亿+的影片,也是其中的第一部动画电影。
这给沉睡已久的中国动画打了一针强心剂。
(摘编自《哪吒"火了国产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潜力大》)
材料二:
作为国内首部3D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镜头在水准和量级上都较以往大大提高。
在全国60多个制作团队的助阵下,该片的后期制作磨合了3年之久,片中涉.及5000多个初版设计镜头和1400多个特效镜头,最终呈现出特效精美、场面震撼的3D动画效果。
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本经过两年的打磨,在借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作品的同时,该片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摈弃脸谱化的人设,对其身上赋予的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作者通过哪吒传递了一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改变自己的遭遇和处境”的观念,从而完成了哪吒“反抗”精神从政治隐喻到现实观照的转变。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真正自我的信念,能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够收获如此高的票房,也离不开宣传营销节奏。
其官方微博发出的三版预告片,将最丑的预告放在开始,最精彩的镜头剪进终极预告,宣发策略与影片节奏一致,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期待值。
从7月13日开始,片方就陆续邀请了大量电影方面的关键意见领袖和普通观众提前观看电影点映,等待口碑二次发酵。
而后期又通过与《大圣归来》IP联动宣传广告,正式迎来参与式的营销狂欢传播热潮。
(摘编自《试论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道》)
材料三:
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现火爆,但国内动画电影总体发展并不理想。
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型电影“存在感”偏低。
2018年,日本TOP20电影中动画片占六席,票房占比33%;美国TOP20电影中动画电影占五席,票房占比24%;而同期中国TOP20电影中无动画类型,且鲜有票房突破5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
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动画电影多以低幼系《熊出没》《喜羊羊》为主,且多在春节档上映;而进口动画电影体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广。
多位知名动画导演、制作人坦承行业困境,“大洗牌”“打苦工”成关键词。
有知名动画制片人透露,现在平台对于动画买价最低至20元/分钟。
据了解,动画片制作成本普遍为每分钟几万至十几万元,售价与成本间相差巨大,而毕业生们,正在“逃离”低薪动画产业,行内人才流失较快。
“今年班上同学大概只有一半在做动画,另一半去了游戏行业。
”一位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说道,“前几届毕业生还在动画行业里的只占20%左右。
”
还有国产动画电影仍停留在靠票房盈利的阶段,缺乏对品牌或IP衍生价值的挖掘。
营利模式单一也是此前行业内投资环境较差的一个原因。
(摘编自《“哪吒"光环下的国产动画困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上第4部达到40亿+的影片,作为部动画电影,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B.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塑造哪吒形象时摈弃了脸谱化的人设,对其身上赋予的元素进行了重构,创造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具有突破性的哪吒形象。
C. 作为国内首部3D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镜头在水准和量级上较之过去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与幕后制作团队的辛勤劳动有极大关系。
D. 目前国内动画电影行业依然未能摆脱困境,售价与成本的巨大差距和从业人员低薪都是行内人才快速流失的重要原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好的动画作品层出不穷,从2015年的《大圣归来》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说明中国动画电影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B.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制作团队、人物塑造上的创新突破以及积极的宣传营销节奏。
C. 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型电影“存在感”偏低的原因是多以低幼系《熊出没》、《喜羊羊》为主,将观众群定位为低龄儿童。
D. 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现火爆,但国内动画电影总体发展并不理想,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走出困境。
6. 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继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4. B
5. C
6. ①培养专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制作团队,协力打造精品;②在电影角色塑造上要有创新与突破(或:借鉴经典电影作品,对角色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使其符合现代理念及认同感。
);
③进行积极多样的营销宣传,增加观众期待值;④扩大国产动画电影在整个国产电影市场的占有比例(或体量更大);⑤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内容要更加丰富,扩大受众面;⑥加强对品牌或IP衍生价值的挖掘,追求营利模式多元化。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本题中,B项,“对其身上赋予的元素进行了重构”与原文不符,遗漏了信息,材料二中写的是“对其身上赋予的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此选项遗漏了“继承”一词。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中,C 项,“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型电影“存在感”偏低的原因是多以低幼系《熊出没》、《喜羊羊》为主,将观众群定位为低龄儿童”强加因果,原文是“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动画电影多以低幼系《熊出没》《喜羊羊》为主,且多在春节档上映;而进口动画电影体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广”,并且,“将观众定位为低龄儿童”于文无据。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继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本题中,材料二中有“作为国内首部3DIMAX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镜头在水准和量级上都较以往大大提高”,可见,动画电影的质量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培养专业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技术制作团队,协力打造精品;同样在这一材料中,“该片在塑造神话人物时摈弃脸谱化的人设,对其身上赋予的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重构”一句说明:在电影角色塑造上要有创新与突破。
本材料中还写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够收获如此高的票房,也离不开宣传营销节奏……宣发策略与影片节奏一致,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期待值”,可见:进行积极多样的营销宣传,增加观众期待值。
材料四中说“尽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现火爆,但国内动画电影总体发展并不理想。
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动画类型电影‘存在感’偏低”,可见:中国动画电影要扩大国产动画电影在整个国产电影市场的占有比例。
本材料中还写道“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动画电影多以低幼系《熊出没》《喜羊羊》为主,且多在春节档上映;而进口动画电影体量更大、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广”,可见: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内容要更加丰富,扩大受众面;材料最后写到“还有国产动画电影仍停留在靠票房盈利的阶段,缺乏对品牌或IP衍生价值的挖掘。
营利模式单一也是此前行业内投资环境较差的一个原因”,可见:中国动画电影要加强对品牌或IP衍生价值的挖掘,追求营利模式多元化。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
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
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
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
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2.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谐”就是“说笑话”。
它是喜剧的雏形。
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源于巫与优。
“优”即以“谐”为职业。
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
《左传》《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的名称。
优往往同时是诗人。
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
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
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
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
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
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敖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
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
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
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等残疾人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
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
”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的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
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
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
第一,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尽是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
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就是爱恶参半。
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
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
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说,谐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
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
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
第三,就谐笑者白己说,他所觉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
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不仅带来一时乐趣。
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措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感。
(选自朱光潜《诗与谐隐》,有删改)
6.下列有关“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都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陋而对其深恶痛绝。
B.和其他艺术方面的趣味相比较,“谐”最富于社会性: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
C.谐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容貌的丑拙、品格方面的亏缺、人事的乖讹。
其中,容貌的丑拙最为常见。
D.“谐’就是“说笑话”,开玩笑。
如果人们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社会中,以“谐”为职业的“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汉初的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曾经是优。
B.谐趣是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人们正襟危坐而形成隔阂时,它能消除隔阂,话跃气氛。
C.《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不属于谐,因为它所讥刺的对象奴隶主穷凶极恶,不符合谐的对象的要求。
D.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看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此谐不完全是美感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就是谐趣。
B.一个人如果尽善尽美而没有缺陷,就失去引起谐趣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谐的对象。
C.品格方面有亏缺的人常常成为谐的对象,在这方面,人们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嘲弄。
D.谐能给人们带来快感;同时,谐又给人们带来不快,因为嘲弄的对象毕竟带有人生中的一种缺陷。
参考答案:
略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谈卓别林
王元化
(1)一个朋友告诉我,厨川白村在《北美印象记》中对于卓别林很有微词,甚至把他同跳课体舞低级趣味并列。
厨川是我向来尊敬的作家,可是这回——倘他真有这意见,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令我折服了。
因为我不但爱看卓别林的电影,而且还是十足的卓迷。
(2)然而,尽管去年我买到一本卓别林的游记《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本书里,卓别林表现的自己反而最少,最模糊,也许善于用眉目表情的人,未必善于用笔表情吧。
(3)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尽然。
电影里的卓别林是我们大家中的一个,他穿着我们所熟悉的又脏又旧的衣服,拿着一支细得可怜的手杖,戴着一顶滑稽的小圆帽,脚下的一双破靴似乎要把全世界的苦恼带到自己的路上。
他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他的痛苦,就是
我们的痛苦。
而游记里卓别林全不这样,他脱去了破衣破裤破帽破靴,又重新穿上绅士的大
礼服,走进了上流社会,同学者,闻人,权贵,名媛混在一起,整天在名声,金钱,荣耀,爱情里辗转。
这个卓别林和我们的喜怒悲欢已经距离很远,所以也引不起我们的共鸣来了。
(4)据卓别林说,有一次他还没有完全以这样的面目出现,不过在银幕上换了另一种姿态,马上就接到许多观众的来信,质问的也有,惋惜的也有,请求的也有,甚至谴责的也有。
观众这样哄动,因为他们在这个穿着破衣破靴的小丑身上发现了一个装载无数灵魂的大灵魂,他们就是大灵魂中的一点一滴,这大灵魂一旦消失,他们当然也会感到幻灭。
(5)卓别林的可爱处,不是他的八字脚小胡子,反之,倒是他的不可笑的一面。
(6)一个伟大的讽刺家,所以伟大,也都因为他们有不可笑的一面。
在笑止步,只是滑稽,不是讽刺。
读过果戈理的小说,能够懂得他的“含泪微笑”,也就能够真正懂得讽刺的价值。
(7)不过,果戈理和卓别林又不完全相同,果戈理是要在不可笑中挖出可笑来。
罗士特莱夫叫乞乞科夫摸摸狗的鼻头,乞乞科夫一面摸一面说:“不是平常的鼻子!”这种交际术,世人不觉得可笑,但是果戈理说他可笑。
在平常人所谓合理,崇高,美丽中发现了荒谬,卑鄙,无聊……这就是果戈理的讽刺。
(8)卓别林和果戈理相反,他要在可笑中挖出不可笑。
见了人不分贫富一律脱帽行礼,别人说这是愚蠢,卓别林却说是真诚。
只懂得爱:爱自然,爱动物,爱人类,爱流浪,不打他的人他都爱,打过了他的人他还是爱,别人说这是傻,卓别林却说这是崇高。
用丑代表美,用笑代表泪,用蠢代表真,用傻代表爱,这是卓别林对于世界无可奈何的讽刺。
人间本没有绝对真、绝对爱、绝对善良的人性,即使有,也只能在一个丑角身上看到。
卓别林的悲哀就在这里。
(9)踢开功利的算盘,撕下虚伪的面目,使真显出在脸上,从头到脚的傻瓜,才能懂得卓别林的伟大。
世故,伶俐,圆滑如珠,到处滚来滚去的聪明人,只有把卓别林当作一个滑稽、卖笑的小丑,加以无情的讪笑、玩弄甚至迫害。
卓别林固然不幸,我们也同样不幸,因为产生这种丑角的世界是悲哀的。
幸福的世界,就决不会有卓别林似的丑角,也决不会有嘲笑卓别林的聪明人。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有改动)18.文章开头写到厨川白村对于卓别林很有微词,从全文来乍,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19.作者为什么不太喜欢卓别林的游记《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4分)
20.(4分)
①解释(4)自然段中加点词“大灵魂”在文中的含义。
(2分)
②第(9)自然段中“产生这种丑角的世界”在文中指的是怎样一种世界?(2分)
21.为了充分说理,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任选两处加以分析,说说这一手法使用的妙处。
(6分)
参考答案:
18.①文章开头写厨川白村将卓别林视为卖笑的低级小丑(1分),引发了作者的不满,为后文写卓别林作为伟大讽刺家不可笑的一面铺垫(1分)。
②与结尾照应(1分),借厨川白村对卓别林的嘲笑,说明到处是“聪明了”的世界是悲哀的(1分)。
(或:与结尾照应,借厨川白村对卓别林的嘲笑,说明我们所处的不远不是一个幸福的世界,从而呼唤一个更加幸福理想的世界。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个要点2分。
]
19.①善于用眉目表情的人,未必善于用笔表情(或:卓别林并不很善于用笔表情)。
②游记中的卓别林(整天在名声、金钱、荣耀、爱情里辗转)和我们的喜怒悲欢已经距离很远。
[评分标准:本题4分,一个要点2分。
]
20.①承载了全世界普通人喜怒悲欢情怀的伟大心灵。
②本没有绝对真、绝对爱、绝对善良的人性,即使有也只能在一个丑角身上看到的世界。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小题各2分。
]“大灵魂”一词的两个采分点为“普通人”和“苦乐情怀”;“世界”的两个采分点为“本没有……”和“即使有……”。
]
21.(示例)①电影中的卓别林和游记中的卓别林对比(1分),突出二者人格的差异,颂扬电影角色身上包容普通人苦乐的大灵魂(2分)。
②果戈理的讽刺和卓别林的讽刺对比(1分),突出作为伟大讽刺家的卓别林在可笑中挖出不可笑的讽刺特点(2分)。
③“从头到脚的傻瓜”和“到处滚来滚去的聪明人”对比(1分),突出卓别林的伟大和我们对卓别林的热爱(2分)。
④悲哀的世界和幸福的世界对比(1分),揭示卓别林不幸的社会原因,强化了创造幸福世界的心愿(2分)。
[评分标准:本题6分,任选两处,每处3分。
找出对比双方,1分;结合文章分析,2分,结论能自圆其说即可。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翻译:(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参考答案:
(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
(译出大意1分;“旬”举”各1分。
)(2)古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
(译出大意1分;“行”、“是”各1分)
试题分析:“旬”举”“行”“是”“所以”“先”“后”“视”“孰与”和判断句的翻译。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旬”举”“行”“是”“所
以”“先”“后”“视”“孰与”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2)(3)中的判断句的翻译。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
齐宣王问:“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
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攻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一定是天意要我们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有天灾。
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就占领它。
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
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
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
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故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
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
如果您让他们生活在更加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求其他的出路了。
”
5. 阅读下文,完成23—27题(12分)
人之口腹,何常之有?富贵之时,穷极滋味,暴殄过当;一过祸败,求藜藿充饥而不可得。
石虎食蒸饼,必以乾枣、胡桃瓤为心,使坼裂方食;及为冉闵所篡,幽废,思其不裂者而无从致之。
唐东洛贵家子弟,饮食必用炼炭所炊,不尔便嫌烟气;及其乱离饥饿,市脱粟饭食之,不啻八珍。
此岂口腹贵于前而贱于后哉?彼其当时所为拣择精好,动以为粗恶而不能下咽者,皆其骄奢淫佚之性使然,非天生而然也。
吾见南方膏粱子弟,一离襁褓,必择甘毳温柔,调以酥酪,恐伤其胃,而疾病亦自不少。
北方婴儿,卧土炕,啖麦饭,十余岁不知酒肉,而强壮自如。
又下一等,[甲]乞丐之子,生[乙]受冻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