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核心素养评价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面关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选取两种令人伤感的事物,描绘出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B.“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者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去传送自己对朋友的劝勉和安慰。
D.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字里行间都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派遣(qiǎn)佩服见异思迁
B.废墟(fèi)琢磨(zhuó)硬朗沉默寡言
C.暮色(mù)附和(hè)畏惧哄堂大笑
D.怂恿(sǒng)蜷伏(juán)惩戒提心吊胆
3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B.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C.在四月份的常规工作大检查中,我班被全校通报批评,对于这个决定,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
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花三月”旅游节已成为我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成效性最强的旅游节庆品牌。
B.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做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5 . 古代诗文中常用典故,下列语句中不含典故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D.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好
乔北
刘铭是个机关公务员,脑子不太开窍,好多事情都做不来,大家都叫他“榆木疙瘩”。
这天,办公室主任找到刘铭,问:“你认识魏县长?”
刘铭一愣,魏县长刚调来没两周,自己除了随大家一起在办公室见了一面之外,连话都没搭上。
刘铭赶紧摇头:“不认识!”
主任半信半疑地盯着他,又问:“真不认识?那你有亲戚、朋友和魏县长认识?”
刘铭用力去想,想得脑壳疼,最后还是说:“没有。
”
主任好生奇怪,自言自语道:“魏县长让你去做他的秘书。
”
刘铭一下子呆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主任叹口气,说:“你做县长秘书不太合适,可魏县长既然选中了你,就好好干吧!要学会来事儿。
”
刘铭稀里糊涂地成了魏县长的秘书。
第二天,魏县长下楼梯时一脚踩空了,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刘铭连忙把魏县长送进了医院。
刘铭刚把魏县长安顿好,在病房里就接到了不少电话。
办公室主任居然也打来电话,急切地说:“我马上过来看看魏县长。
”
刘铭想,魏县长的伤也不太重,就好心劝道:“魏县长就是脚踝扭伤,马上就出院了,您何必大老远跑来一趟?”
主任一听就急了:“你这个榆木疙瘩,出院了就没机会了。
”
刘铭纳闷:“机会?什么机会?”
主任很快就来到医院,走进病房,对刘铭使了个眼色,刘铭便退出了病房。
其实不用主任暗示,刘铭也知道要退出去,在主任来之前已经有两个局长来过了。
不一会儿,主任出来了,一脸喜色地对刘铭说了两个字:“妥了!”
刘铭心里一阵抽搐,他再木讷,也知道主任说的是什么意思。
看来,魏县长的另一面显露出来了。
几天后,魏县长出院回了家。
一到家,魏县长就让刘铭打开一只大提包,顷刻间,一大堆信封出现在了刘铭的眼前。
每个信封都鼓鼓的,上面写着人名。
看看一脸微笑的魏县长,刘铭心中一片悲凉。
这时,魏县长突然问刘铭:“刘铭,你们同事之间人情往来都送多少钱啊?”
刘铭一怔,不明白魏县长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于是说道:“这地方人情小,也就一百块钱吧!”
魏县长又问道:“关系好的呢?”
刘铭说:“两百块吧!”
魏县长笑着说:“好,你这样,从每个信封里拿出两百块来,剩下的你拎走,分别按照信封上的人名送回去!”
刘铭顿时愣住了,望着魏县长,不知该说什么好。
魏县长说:“你就跟他们说,跟我关系好的,钱我收了;如果谁不想跟我关系好,再把其余的钱送回来。
”
刘铭心里哗的一下敞亮了,激动地望着魏县长。
魏县长一笑,说:“还记得办公室全体人员跟我见面的那天吗?所有人都抢着跟我握手,只有你,是我先伸出手你才跟我握的。
那一刻,我就注意上你了,事后再一了解,我就决定用你当秘书了。
”
刘铭疑惑地问:“就因为我不抢着跟您握手?”
魏县长说:“对,一个人不争不抢,便没有名利欲望,没有名利欲望的人,心才会平静正直。
这样的人在我身边,就是一面镜子……”
魏县长说完,刘铭也整理好了信封,拎起包,往门口走去。
这时,他突然转回身来,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递给魏县长,红着脸说:“这是我的。
”
魏县长一愣,接过钱,笑着说:“好,咱俩关系也好!”
7 .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刘铭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8 . 文章开头大量写办公室主任与刘铭的对话,这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9 . 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父爱之舟
吴冠中
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鹅山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
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⑤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⑥初小毕业时,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
我考取了。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吵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⑦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
我拿着老师孙德如的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
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他接着问:“那朱自道呢?”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十名。
”正好缪祖尧老师也在我们家,也乐开了:“茅草窝里要出笋了!”
⑧我又要去投考无锡师范了。
⑨父亲又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但我也睡不好,因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
⑩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有删改)
(注释)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10 . 本文为什么要取题“父爱之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1 . 本文多从小事着笔而意味深长,请概括文章叙述了哪几件小事?
12 . 细节描写最能让人感动。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细节描写的作用。
(1)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
(2)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13 .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
三、句子默写
14 . 古诗文默写。
人与自然关系密切,从大自然里,我们能感受、欣赏,获得慰藉,但也偶尔落寞。
面对钱塘西湖早春景象,鸟啼不断,春意盎然,自居易写下“①________,②________”。
在颍州西湖的春光中,欧阳修在视听中享受、沉醉,“③________,④________”轻松惬意。
同样面对明媚春光,晏殊却感受到昔时今日的物是人非“⑤________,⑥________”。
春去夏来,日落黄昏,李清照沉浸于山光水色之中,饮酒为乐,“⑦________,⑧________”,甚至忘记返回的路途。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②,失辔③,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
选自《说苑》
①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
②御:驾驶(马车)。
③失辔:绳从手里掉下来。
15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今汝欺我欺:(_________)母去四子寒去:(__________)
16 .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母死。
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17 . 本文表现了闵子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品质。
五、名著阅读
18 . 名著阅读题。
(1)上图中表现的是《西游记》______中的故事情节。
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_____的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妄图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即使、唐僧一再地误解孙悟空,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__________ 的光辉形象。
(2)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_____》中拔何首乌、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迅哥儿”对《山海经》的渴望,表现了儿童________;《五猖会》中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_____》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六、综合性学习
19 . 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是查字典的三种方法: 如“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中的“乖”,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查得“乖”A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
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
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B不同;差异)那么此句话中“乖”的意思是_________(填A 或B);如“赖”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 画。
七、作文
20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请你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自拟题目。
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