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1第1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
1.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 以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 以牛肉膏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III试剂
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人双缩脲试剂
【答案】A
【解析】解 A、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与酚红指示剂反应后呈红色 A正确
B、蛋白胨可以提供氮源适合多种微生物生存不适合筛选尿素分解菌二苯胺试剂可以用来检测DNA 不能检测尿素分解菌 B错误
C 、牛肉膏可以提供氮源适合多种微生物生存不适合筛选尿素分解菌苏丹III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脂肪不能检测尿素分解菌 C错误
D、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不能检测尿素分解菌 D错误.
故选 A.
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
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糖
【答案】D
【解析】解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_1酶、C_x酶、葡萄糖苷酶 A正确
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B正确
C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利用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C正确
D、根据酶的专一性葡萄糖苷酶只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D错误.
故选 D.
3.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用到两种培养基下列关于它们的比较正确的是()
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鉴别培养基再用选择培养基
B. 选择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
C. 鉴别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 刚果红染色法应用的是鉴别培养基
【答案】D
【解析】解 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 A错误
B.选择培养基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液体培养基 B错误
C.鉴别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细菌可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C错误
D.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到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D正确
故选 D
4.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
A. 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 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答案】C
【解析】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有关但影响不大 A错误
B、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可能会造成污染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有关但影响不大 B错误
C、该培养基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不能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在其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该操作对实验影响最大 C正确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可能会造成污染但与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有关但影响不大 D错误
5.下图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培养平板上出现了两个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加入的唯一碳源是纤维素
B. 两透明圈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一定是相同的
C. 两个透明圈内的微生物均不能将分解纤维素的酶分泌到细胞外
D. 菌落直径与透明圈直径比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答案】A
【解析】解 A.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因此要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 A正确
B.两透明圈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均是能够分解纤维素来作为能源的微生物但不一定是相同的微生物例如绿色木霉、变异青霉、黑曲霉和根霉等均可分泌纤维素酶酶促分解纤维素 B错误
C.两个透明圈内的微生物均能将分解纤维素的酶分泌到细胞外 C错误
D.菌落直径与透明圈直径比值越大说明该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弱 D错误
故选 A
6.下列有关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叙述有误的是()
A. 选择培养后先将样品梯度稀释再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 菌液经稀释后可先涂布到培养基上后再加刚果红染色
D. 透明圈一定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答案】C
【解析】解 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A正确
B、选择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B正确
C 、经稀释培养后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观察 C错误
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而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 D 正确.
故选 C.
7.下图表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关于其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A. 琼脂属于凝固剂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B. CMC-Na提供氮源
C. 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生长因子
D. 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
【答案】B
【解析】解 A.培养基成分中含有凝固剂(琼脂)说明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A正确
B.CMC-Na提供碳源 B错误
C.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生长因子 C正确
D.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 D正确
故选 B
8.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稀释稀释用的移液管需要进行灼烧灭菌
B.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择稀释度最高的样品稀释液进行涂布培养
C.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该土壤中的菌株数目为\ 1.7times 10^8个
D. 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只要菌落数在30~300范围内即可取平均值计数
【答案】C
【解析】解 A.稀释用的移液管需要干热灭菌 A错误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不会选择稀释度最高的样品稀释液进行涂布培养 B错误
C.通过5号试管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算出10g土壤中总菌株数为
(168+175+167)÷3× 10^6÷0.1=1.7× 10^9(个)因此每克土壤的菌株数为
1.7×10^9÷10=1.7×10^8 C正确
D.平板计数检测中如果同一稀释度下的3次重复菌落数虽然均处于30~300个范围之内但数据相差较大就需要舍弃 D错误
故选 C
9.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 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 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 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 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有机氮
【答案】D
【解析】解 A、尿素既可以作为尿素分解菌的氮源也可以作为其碳源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并不是越多越好葡萄糖过多会使培养基的渗透压过高影响尿素分解菌的繁殖 A错误B、添加尿素的目的是筛选尿素分解菌其他微生物不能很好得生活在该培养基上尿素在培养基中不是越少越好过少就失去选择作用过多又会使细胞失水死亡 B错误
C 、尿素分解菌没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尿素有机氮作为氮源 C错误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即有机氮 D正确.
故选 D.
10.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 先铲去表层土3 \cm 左右再取样
C. 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 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答案】C
【解析】解 A、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所以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较多因此土壤取样时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A正确
B、由于表层土壤相对干燥小动物分布较少所以土壤取样时应先铲去表层土3\sim 8 cm 左右再取样 B正确
C 、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错误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以防空气中杂菌污染 D正确.
故选 C.
11.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 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D.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C
【解析】解 A、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因为植物需要固定 A正确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B正确
C 、在只含有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C错误
D、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正确.
故选 C.
12.
某同学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样液进行梯度稀释以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菌落
B. 接种完成后平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倒置
C. 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该过程是否无菌操作对实验影响很大
D. 若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基上会长出带有红色环带的菌落
【答案】C
【解析】A.为防止土壤浸出液浓度过高难以获得单菌落要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A正确
B.接种完成后平板放人培养箱中培养时需要倒置以防止污染 B正确
C.选择培养基是根据要培养的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配制的一般的杂菌在其中很难生存所以是否无菌操作对土壤中特定微生物的分离影响不大 C错误
D.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出现红色的环带的菌落说明其为分解尿素的细菌 D正确
故选 C
13.某兴趣小组在校园土壤中取样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小明从稀释倍数为 10^6培养基中筛选出约12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约4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小明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和其他同学取样的土壤不同
B. 小明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
C. 要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可将小明配制的培养基不加土样进行培养
D.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D
【解析】解 A.小明筛选出的菌落数明显比其他同学多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小明和其他同学取样的土壤不同也有可能是培养基混入其他氮源或培养基被污染 A正确
B.小明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 B正确
C.要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可将小明配制的培养基不加土样进行培养即进行空白对照 C正确
D.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培养基变红色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 D错误
故选 D
14.如图表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关于其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琼脂属于多糖但不提供碳源
B. CMC-Na提供氮源
C. 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有机物
D. 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
【答案】B
【解析】解 A、琼脂属于多糖但不提供碳源作为固体培养基中的凝固剂 A正确
B、CMC-Na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后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含氮元素 B错误
C 、酵母膏和土豆汁中含有有机物 C正确
D、蒸馏水使用前无需灭菌 D正确.
故选 B.
15.图示中①是把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适量乳糖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
②是某种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下列关于这两个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中大肠杆菌体内一旦合成了分解乳糖的酶则分解葡萄糖的酶就不存在了
B. 图①中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只受基因控制
C. 图②中一旦氨基酸A、B抑制了甲酶的活性它将会永久失活
D. 图②中要想提高氨基酸B产量可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
【答案】D
【解析】解 A、图①中在没有葡萄糖时分解乳糖的酶才能发挥作用故A错误
B、图①中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受基因和葡萄糖的双重调控故B错误
C 、图②中氨基酸A、B对甲酶的酶活性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因此图氨基酸A、B可以抑制甲酶的活性但不会使之失活故C错误
D、图②中乙酶存在时合成氨基酸A 丙酶存在时合成氨基酸B.因此要想提高氨基酸B产量可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故D正确.
故选D.
1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使用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无氮培养基获得圆褐固氮菌
B. 利用伊红美兰培养基鉴定大肠杆菌
C. 利用添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利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获得细菌或放线菌
【答案】D
【解析】解 A、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A正确
B、伊红美蓝是专一鉴定大肠杆菌的指示剂利用伊红美兰培养基可以鉴定大肠杆菌 B
正确
C 、金黄色葡萄球能够生活在高渗环境下利用添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实现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C正确
D、青霉素可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利用添加青霉素的培养基不能获得细菌 D错误.
故选 D.
17.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
B. 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用平板划线法而计数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 对10mL土样稀释\ 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
别为18、234、276 则该10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 2.55times 10^8个
D. 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
【答案】D
【解析】解 A.分离尿素分解菌时应该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由于该细菌为异养
型生物而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因此它们所利用的碳源是不同的前者利用的是有机碳源后者利用的是无机碳源 A错误
B.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而计数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
法 B错误
C.对10mL土样稀释 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
为18、234、276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sim 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则
该10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 \left( 234+276\right) \div 2\times 10^6\div
0.1\times 10mL =2.55\times 10^10个 C错误
D.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 D正确
故选 D
18.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初步鉴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A. 重铬酸钾
B. 酚红指示剂
C. CR
D. 结晶紫
【答案】B
【解析】解 A、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 A错误
B、酚红指示剂可用于检测分解尿素的细菌 B正确
C 、CR是一种刺激性化学毒剂不能用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 C错误
D、结晶紫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把细胞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D错误.故选 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9.(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________能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
19.(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对________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为了增加纤维素分解
菌的浓度可进行________培养该培养基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培养过程中将锥形瓶
固定在摇床上振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
19.(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________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的实验
【答案】C_1酶和C_x酶
【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_1酶、C_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培养基, 选择, 纤维素, 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解析】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的过程中对菌液进行震荡的目的是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氧气、使菌体和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答案】刚果红染色, 透明圈, 发酵产纤维素酶
【解析】可用刚果红染色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进行筛选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20.(1)在体外受精前要对采集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
________(答出两种)
20.(2)由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需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牛早期胚胎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及________等物质20.(3)当上述胚胎发育到________阶段时可将胚胎取出向受体移植或冷冻保存用于胚胎移植的胚胎除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获得外还可通过________(填出一种)技术获得20.(4)为了获得同卵双胎试管动物可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处理此过程中应注意将________均等分割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1.(1)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分离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按功能分类)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对该类微生物鉴别
21.
(2)若取土样6g 应加入_______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 10^1~ 10^7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将 10^3~ 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2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铺平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3个平板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 观察并统计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___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由此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__ 这种方法测定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低/高)
21.(3)若研究尿素分解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离纯化后的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进行计数若以一个大方格(体积为0.1mm³)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45 菌液稀释倍数为 10^2 那么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________个/mL
【答案】(1)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选择培养基, 酚红
【解析】解(1)以尿素作为氮源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答案】(2)54, 稀释涂布平板法, \ 10^5, 2.2×\ 10^7, 低
【解析】(2)若取土样6g 应加入54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 10^1~ 10^7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将 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2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铺平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3个平板这种接种方法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由此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277+261+254)÷3÷0.2× 10^5/6=2.2×
10^7 由于一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菌繁殖而来因此这种方法测定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答案】(3)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不连续)单个菌落, 2.25×\ 10^8
【解析】(3)平板划线法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不连续)单个菌落将分离纯化后的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进行计数若以一个大方格(体积为0.1mm³)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45 菌液稀释倍数为 10^2 那么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45×5÷0.1×
10^3×102=2.25× 10^8个/mL
22.(1)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的酶属于________酶其合成受________控制.
22.(2)大肠杆菌分解乳糖的酶属于________酶其合成受________控制.
22.(3)据此分析将大肠杆菌从只用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转移到只用葡萄作碳源的培养基上其细胞内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将会________.
【答案】组成酶, 遗传物质
【解析】解(1)葡萄糖是大肠杆菌的碳源和能源物质是大肠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分解葡萄糖的酶属于组成酶此类酶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
【答案】诱导酶, 遗传和诱导物
【解析】(2)乳糖不是大肠杆菌必须的碳源和能源当环境中缺少葡萄糖时乳糖可以诱
导大肠杆菌产生分解乳糖的酶分解乳糖此类酶的合成受遗传和诱导物控制.
【答案】停止
【解析】(3)乳糖可以诱导大肠杆菌产生分解乳糖的酶分解乳糖将大肠杆菌从只用乳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转移到只用葡萄作碳源的培养基上诱导物乳糖消失其细胞内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将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