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效果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
术后的效果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实施安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数字随机法获得我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例资料82例,按照患儿手术顺序先后将其分到基础组和安全组,基础组行基础护理,安全组行安全护理,最后比较护理结果。

结果干预后,安全组护理差错发生率(4.88%)、PSQI评分<基础组(17.07%),ADL评分>基础组。

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提高了护理环境的安全水平,有效控制了护理差错问题发生,改善患儿睡眠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可将该护理措施广泛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临床。

关键词:安全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
引言: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形成于胚胎时期,是儿童心脏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对患儿实施全麻手术,术后患儿需要留置多种导管,虽然手术治疗基本可达到挽救患儿生命的目的,但是有创治疗也会给患儿机体造成损伤,比如术后并发症就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一大风险因素。

安全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因素,改善预后,为患儿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基础组:22例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年龄平均值(3.98±0.43),最大7岁,最小2岁。

安全组:17例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年龄平均值(4.12±0.21),最
大7岁,最小1岁。

确定两组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差异性均衡(P>0.05)。

1.2护理方法
基础组行基础护理,术后常规呼吸道护理、感染预防、胸部体疗、重要指标
监测、引流管护理、健康指导等。

安全组行安全护理,步骤如下:
(1)建立安全护理小组。

选拔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进入小组,小组通过查
询文献资料,定期组织会议回顾近年来的护理差错事件记录,统计、分析护理差
错内容,按照发生率排序制定护理差错风险防控计划;护士长牵头负责制定和完
善安全护理计划,针对各类护理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

(2)留置导管管理。

提高置管技术和管道维护技术应用水平;由主管医生
每日评估置管必要性,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儿反应,一旦有感染征象立即干预,拔出管道后进行细菌培养;建议及早拔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降低导管相关性感
染几率,践行无菌护理理念。

(3)建立动脉测压管。

术后患儿由于低体温和血管功能受损,无法使用袖
带法监测血压,建议使用动脉测压管,操作前和患儿家属说明该项操作原因;做
好管道固定与预防脱落护理工作。

(4)静脉留置针管理。

选择血管条件好的部位留置静脉针并固定,密切监
测预防牵拉[1]。

(5)感染预防护理。

置管前后都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换药之前用碘
伏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6)细节安全管理。

年龄稍大的幼儿可实施安全教育,包括置管目的和配
合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方法;年龄小的幼儿重点针对家属展开安全教育;患儿
置管一侧肢体需要进行按摩护理并协助患儿适当活动;高度警惕患儿坠床[2]。

1.3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差错发生的类别与数量;PSQI量表、ADL 量表评估患儿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能力,PSQI量表评分与患儿睡眠质量呈反比,ADL 量表评分与患儿生活能力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版本的专业统计学软件,X2参与计数验证,(±s)形式表达分析结果,计量资料验证以 t 为工具,用%表示分析结果。

P<0.05说明同类数据统计学差别明显。

2结果
2.1护理差错发生率
安全组护理差错发生率(4.88%)低于基础组(17.07%),P<0.05。

表1护理差错事件统计结果[n(%)]
组别


跌倒误吸压疮
管道脱


发生率
安全组
4
1
1
(2.44%)
1
(2.44%)
4.8
8%
基础组
4
1
1
(2.44%)
2(4.88
%)
22(4.8
8%)
22(4.8
8%)
17.
07%
X 2-----
4.1
10
2.2 PSQI、ADL评分
护理前两组PSQI、ADL评分统计学差异性均衡(P>0.05);护理后安全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

表1PSQI、ADL评分统计结果(±s,分)
组别


PSQI ADL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安全组
4
6
15.58±3
.37
6.35±1.
57
36.43±5
.52
79.46±3.
13
基础组
4
6
15.40±4
.18
10.14±1
.29
36.39±5
.16
66.21±3.
25
t-0 4.5450 5.104
P->0.05<0.05>0.05<0.05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致死率高,手术治疗是当前降低患儿死亡率、延长患儿生
命周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但术后相当一部分患儿的预后情况不良,这主要是由
于低龄幼儿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全,机体免疫力低下,而且手术是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

为优化预后和降低术后
风险,临床必须采取护理措施防控风险因素,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术后康复
环境[3]。

护理人员在术后与患儿接触最为频繁,为患儿提供持续的、大范围的护
理服务,因此可以说护理人员和患儿之间建立了动态性、连续性、直接性的关系,因此在术后安全护理中护理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全护理是基于保障患者安全
的目标而采取的针对性的施护计划,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符合患儿
的康复需求,本次实验中实施安全护理的安全组患儿的护理差错发生率、PSQI、ADL评分三项指标的对比结果都优于基础组,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
统计学差异。

从实验数据来看,本研究的观点是安全护理干预符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后护理服务标准,可于临床推广使用,保证术后患儿树立康复,减少护患纠纷,
营造舒适、安全的术后康复环境,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容金.安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效果评估[J].心血
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6):58-60.
[2]徐秋娥.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
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9):1520-1521+1508.
[3]薛欢欢.加强安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
药,2019,48(05):315-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