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练习册》主题5练习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5
探寻1
一、填空题
1.体、智、德、美
2.根本目的、出发点
3.幼儿、社会
4.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5.体育
6.智育
7.德育
8.健康、科学
9.正面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B
5.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
幼儿全面发展: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
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这既是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2.简述体、智、德、美各育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体、智、德、美四育既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一个合格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必然是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却又融合体、智、德、美各种教育因素的。
(1)体育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强化剂,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2)智育是幼儿能力发展的必经之路,为其他各育提供智力支持。
(3)德育是幼儿人格健康的必然要求,为其他各育提供内在动力。
(4)美育是幼儿身心和谐的催化剂,为其他各育提供美的引导。
总之,全面发展是学前教育的内在要求,体、智、德、美四育只有融汇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3.简述幼儿全面发展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进一步指出了全面发展教育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实现途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
各领域的内
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对幼儿园教育保育的目标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幼儿园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幼儿的体、智、德、美各育主要是通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来实现的;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各领域教育活动一般都蕴含体、智、德、美等多种教育因素,但又以某一方面的发展为主导,是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总的来说,二者是互为表里、有机统一的。
4.简述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全面发展是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既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全面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1.对幼儿本身的意义
①幼儿身心健康的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以身体的健康和强健为基础的,体育和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一。
②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
③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④幼儿审美发展的需要。
2.对社会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国民体质水平;
②有利于提高民族整体竞争力;
③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程度。
探寻2
一、填空题
1.体质、健康
2.体育
3.生命、健康
4.基本运动、动作技能
5.机能的协调发展、兴趣
6.体育课、体育游戏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 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
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是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
1.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幼儿体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体育是幼儿生命健康的保障,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结合幼儿体育目标的要求,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2)训练基本运动和动作技能(3)培养态度和性格
3.幼儿体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幼儿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
(2)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幼儿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良好的环境、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环境适应力。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早操、体育课、体育游戏以及其他户内外体育活动,其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4.幼儿体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1)安全性
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
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传授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科学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否科学,直接关乎幼儿身体能否健康发展。
所谓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性,是指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个别差异性,遵循循序渐进、劳逸结合的原则,适宜、适时、适度地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
(3)趣味性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探寻3
一、填空题
1.兴趣和求知欲望、探究能力
2.普通话
3.求知欲
4.智力
5.积极态度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B
6.D
三、判断题
1.√
2.×
3. ×
4.×
5.√
四、名词解释
1.幼儿智育
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求知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活动。
2.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智力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智力品质的培养、智力活动方法、技能的掌握。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感知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品质、思维品质等;智力方法的培养重点是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操作的方法等。
五、简答题
1.幼儿智育目标是什么?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这是对幼儿智育目标总体的、概括性的描述,是幼儿园智育活动的依据,幼儿园智育活动必须围绕这一目标,以实现总体目标为宗旨。
2.幼儿智育包括哪些内容?
①发展幼儿智力
智力是幼儿智育的核心,幼儿智力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智力品质的培养、智力活动方法、技能的掌握。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感知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品质、思维品质等;智力方法的培养重点是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操作的方法等。
②获得初步知识
引导幼儿获得初步的知识,就是要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所需的初步知识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自然常识以及身体、语言、科学、音乐、美术等领域的粗浅知识。
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幼儿初步形成一些简单的概念,促进其思维方式的发展。
③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获得多少知识,更在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这才是幼儿智力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3.幼儿智育的途径有哪些?
①五大领域活动
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课程中都有智育的因素,都是进行智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②日常生活活动
智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幼儿智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通过日常生活,幼儿可以初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了解日常事物的性质和用途。
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和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能力。
4.结合实际,简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处理发展智力和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关系密切。
首先,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知识的贫乏与浅薄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其次,智力又是获得知识的必备条件。
智力的高低决定着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在智育过程中,必须认清知识和智力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发展智力,将获得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统一起来,防止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一味偏重知识的灌输,将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幼儿的学习一般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总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知识。
也就是说,幼儿智育要结合幼儿游戏和生活实际,让幼儿边玩边学,边用边学,才能学以致用。
5.结合实际,简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处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智力因素是认知能力的总和,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是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
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智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幼儿的智力,但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具有调节和推动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
幼儿智力的发展必须在非智力因素的紧密配合下,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在智育实施过程中,既要发展智力,也要重视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并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支持作用。
6.结合实际,简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提问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发展的标志。
“这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个问号,正是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体现。
这些问题表明幼儿产生了认知冲突,有了新的认识需求,也反映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水平与状况。
幼儿的提问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要把幼儿的提问作为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善待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耐心倾听,正确引导和解答。
对幼儿的提问,决不能轻视、敷衍,更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过低估计幼儿的知识和能力,不予理睬,不予回答,否则就会挫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错失良好的教育契机。
六、材料分析题
1.陈老师的活动方法符合幼儿智育的目标的基本要求。
把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小菜园,
亲自观察小白菜、大蒜、丝瓜、黄瓜等植物的生长情况,比一比他们的大小、长短等,不但发展了幼儿的智力,而且培养了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了对环境的认识,激发了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了初步的动手探寻能力。
2.陈老师组织这次活动的方式是幼儿智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课程中都有智育的因素,都是进行智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陈老师组织的这次科学活动课,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了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陈老师的这次活动课,还涉及到了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是幼儿智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通过日常生活,幼儿可以初步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了解日常事物的性质和用途。
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和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寻4
一、填空题
1.道德品质
2.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
3.幼儿社会化
4.动力
5.基本途径
6.有效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简述幼儿德育的目标。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寻能力。
2.简述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社会化实现的,幼儿德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是幼儿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是幼儿德育的核心。
①爱的情感教育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是幼儿道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②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幼儿要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就必须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的性品质;
诚实、自信、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等都是幼儿应该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
3.结合实际谈谈幼儿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日常生活。
德育内容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日常生活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日常生活不但为幼儿德育提供了环境条件,而且为幼儿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反复练习和实践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是形成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
(2)专门的德育活动。
专门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专门性的德育活动。
(3)角色游戏。
游戏也是学前德育的基本形式,不仅能让幼儿积极地体验道德情感,而且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接而又有趣的道德实践的机会。
在各类游戏中,角色游戏对于道德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通过角色游戏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也可以使幼儿对所扮角色的道德行为有切身感受。
五、材料分析题
答:洋洋的表现是德育过程出现了反复,不一致的现象,可能的原因一是洋洋的年龄比较小,道德认识水平比较低,道德意志薄弱,所以道德行为出现了反复。
二是家园缺乏配合,洋洋在家的道德要求和幼儿园不一样。
家庭要求比较宽松,溺爱洋洋,而在幼儿园,老师要求严格,于是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为了教育洋洋,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与热爱洋洋
幼儿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洋洋行为的偏差,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歧视、责骂、恐吓或体罚,而是要尊重洋洋人格和保护洋洋自尊心的基础上,坚持正面教育和疏导原则,耐心地慢慢纠正。
通过用关爱和尊重,帮助洋洋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勇敢地改正缺点。
2.家园配合实施德育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幼儿的认知和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幼儿园的德育效果经常会被家庭或社会中消极或不良的影响因素所抵消。
因此,针对洋洋德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做好家访工作,与洋洋家长及时沟通,家园密切配合,注意教育的一致性原则,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根据幼儿道德发展的规律实施德育
幼儿道德认识水平比较低,道德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道德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和外露性,道德意志比较薄弱,自控能力有限,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言行脱节、行为反复等现象。
因此,针对洋洋的问题,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洋洋行为的引导和习惯的强化上。
根据洋洋的个别特点,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注重言传身教和发挥同伴榜样的力量。
探寻5
一、填空题
1.规律、审美活动、感受美
2.审美感知
3.日常生活、艺术活动
4.日常生活
5.艺术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D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四、简答题
1.幼儿美育目标是什么?
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的基础,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是美育的前提条件。
2.幼儿美育包括哪些内容?
(1)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
所谓的审美感知就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就是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美,能在现实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
幼儿审美感知具有表面性和行动性,喜欢接受简单的、形象生动的审美活动,并常常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感。
幼儿园要给幼儿创设美好的环境,使他们感受美,进而发展审美情感。
幼儿园也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情感。
(3)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基础上,就可以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想象和创造,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主要方式。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还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大自然是美育的广阔天地大自然是幼儿美育的天然宝库,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极好教材,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儿美育的有效途径。
(2)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育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活动,日常生活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生活中处处有美,幼儿的生活是美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因此,学前幼儿美育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3)艺术活动是美育的主要方式
艺术活动是美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舞蹈、绘画、手工制作、幼儿文学欣赏、表演等,通过这些艺术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知,培养审美情感,并激发幼儿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行动。
4.幼儿美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美育因素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美育课,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比如百花之美、居室之美、服饰之美、语言之美、音乐之美等,这些生活中的美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2)充分发挥五大领域中的美育因素五大领域都包含美育的成份,健康领域的动作美、习惯美,语言领域的语言美,社会领域中的行为美,科学领域的自然美、形式美,艺术领域的音乐、舞蹈、美术、手工、雕塑之美等,都是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美育中,一定要注意各领域相互渗透,充分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3)重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表现美的核心是想象和创造,美育中必须重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其中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主动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幼儿园美育中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倾向,应该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体验和理解。
五.材料分析题
1.幼儿美育的主要内容有:
(1)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
所谓的审美感知就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感。
幼儿园要给幼儿创设美好的环境,使他们感受美,进而发展审美情感。
幼儿园也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情感。
(3)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基础上,就可以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想象和创造,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主要方式。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还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本次艺术活动,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信封手偶,并做展示墙展示,整个过程中,幼儿通过动作、语言等,亲身感受和体验美,表现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知,进而发展审美情感,发展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达到了幼儿美育内容的要求。
2.幼儿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大自然是美育的广阔天地大自然是幼儿美育的天然宝库,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极
好教材,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儿美育的有效途径。
(2)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育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活动,日常生活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3)艺术活动是美育的主要方式
艺术活动是美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舞蹈、绘画、手工制作、幼儿文学欣赏、表演等。
本次活动是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美育的主要方式。
通过这次手工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激发幼儿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