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的尿沉渣检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的尿沉渣检验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将
对我院接收尿液检验患者68例展开分析,按检验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
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效果与对照组患者诊断
效果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尿沉渣联合尿常
规检验方法,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率,降低漏诊发生率。
关键词:临床检验;尿沉渣;检验方法;效果分析;探讨
在临床诊断当中,尿液检验作为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将其应用在临床检验
当中可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指导[1]。
目前,尿
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方式十分常见,这两种检验方式的运用可对患者的白细胞、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差异性进行诊断,但由于两种检验流程各异,难免影响临
床检验的结果。
本文将分析尿沉渣检验方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开展尿液检验患者68例资料回顾
分析,患者平均年龄55岁。
按检验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
组采取尿常规检验法;观察组采取尿沉渣检验法,比较各组的诊断效果。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尿常规检验:
对患者晨尿进行收集,并将尿液标本混匀,同时采取尿液分析仪(型号:
H800-Urine Analyzer),操作人员按科学的操作规范完成临床检验工作,确保
检验的准确性[2]。
观察组采取尿沉渣检验:
收集患者晨尿样本,将其作为检验的标本,在临床检验中将未经离心处理尿液进行涂片,同时采用显微镜观察,随后,将标本滴注于载玻片上,同时盖好玻片,于低倍下全面观察,后将标本置于高倍镜之下观察。
与此同时将新鲜尿液混匀,对其离心处理,时间设置为5min,速度设置为1400r/min,离心处理完成后采用尿液沉淀物涂片,采取高倍镜观察[3-4]。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再将数据转化为SPSS16.0数据库,以“(n/%),X2”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以“t,(±s)”检验文中相关计量资料,对照实施前后相关信息,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的特征,则表明(P<0.05)。
1.结果
2.1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研究
表一: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研究
变量标
准差
标准化回归系
数
非标准化回归系
数
t p
常数0.
032-0.5965
.51
<0.05
标准品质量
0.
006
0.230.0345
.42
<0.05
实验室温湿度
0.
001
0.1130.0043
.02
<0.05
试剂反应平衡时长
0.
002
0.4020.0036
.15
<0.05
标本质量
0.
008
0.4540.0385
.94
<0.05
检验人员素质
0.
005
0.2040.0315
.32
<0.05
洗液更换周期
0.
004
0.1580.0153
.89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检测结果阴性率97.06;对照组检测结果阴性率为91.1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如下:
表二: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
组次
例
数
阴性阳性
阴性
概率
观察组34
33
(97.06)
1(2.94)
33
(97.06)
对照组34
31
(91.18)
3(8.82)
31
(91.18)
2.3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三:比较两组患者检测指标(±s,分)
时间
例
数
GLU
(mmol/L)
TC
(mmol/L)
TG
(mmol/L)
2hPBG
(mmol/L)
GHb
(mmol/L)
对照组
3
4
9.40±0
.45
2.56±0
.76
9.78±1
.41
11.57±2.3
1
75.79±1.1
7
观察组
3
4
9.74±1
.52
2.31±0
.35
9.62±1
.79
11.19±1.6
5
76.61±0.8
5
3讨论
尿液检验是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分析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血细胞来
了解患者的实际病况,进一步提升临床检验准确性。
尿沉渣检验中包含了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与尿常规检验不同,尿沉渣检验过程中需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离
心处理,通过显微镜检验来了解患者体内白细胞与红细胞等情况,待显微镜检验
结束后,便可得出相关的情况,合理评估患者的实际的病情,值得注意的是,尿
沉渣方式的检验时间较尿常规时间更长,且流程更加复杂,因此其准确率相对更高。
总的来说,在临床检验中采取尿常规检验结合尿沉渣检验方法,可准确反映
出患者尿液中的各项成分,便于医生完成临床诊断[5]。
为了提高临床生化检验
结果,还应对质控小组予以建立,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予以复查,提高检验结果
的可信度,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结果阴性率97.06;对照组检测结果
阴性率为91.1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
此可见,尿常规结合尿沉渣检验法在临床检验中可发挥一定作用,同时有效提升临床检验的效果。
综上,将尿常规、尿沉渣检验法应用在临床检验患者中,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
参考文献
[1]谭笑.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4):237-239.
[2]孙素媛,刘晓华,刘甲辰.老年人尿沉渣数值的变化分析与临床检验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63-
64.DOI:10.15912/ki.gocm.2016.32.051.
[3]梁柏泉,邓灼斌.尿沉渣镜检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
药指南,2014,12(17):122-123.DOI:10.15912/ki.gocm.2014.17.079.
[4]魏宏强,曾令丽.应重视尿沉渣镜检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J].哈尔
滨医药,2010,30(02):44.
[5]李桂兰,鞠德仪.UF-100与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在临床检验中应用[J].医药世界,2009,11(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