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图文解析(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图文解析(3)
一、选择题
1.物理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
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
2.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
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
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
3.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4.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
5.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6.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
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7.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
8.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生电的设想
D.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
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
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
10.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1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12.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B.伽利略首创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
13.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4.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
15.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
D.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B.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C.库仑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
18.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法拉第 D.阿基米德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笛卡尔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D.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20.不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概念是()
A.位移 B.瞬时速度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21.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
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2.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
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
24.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B.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D.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一系列闭合曲线
B.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医生和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静电
C.奥斯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安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项: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观点,故A错误;
B项: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错误;
C项:牛顿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结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正确;
D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奥斯特发现在电生磁的现象的启发,故D错误。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学的物理学史,了解物理学家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为科学的奉献精神,对类似知识要加强记忆。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出,B错误;
C.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带电量均为一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把这个最小带电单元叫做元电荷,它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C错误;
D.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他还引入了电力线(又称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D
【解析】
A项:加速度,不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A错误;
B项: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质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元电荷不是,故B错误;
C项:奧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项:法拉第先提出电场的概念,揭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就是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故D正确。

4.C
解析:C
【解析】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捕捉到了雷电,C正确.
5.D
解析:D
【解析】A项: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的,故A错误;
B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韦伯和纽曼是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用公式表达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项:费马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故C错误;
D项: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故D正确。

6.C
解析:C
【解析】
A项:开普勒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故A错误;
B项: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故B错误;
C项: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并用电场线简洁、形象的描述电场,故C正确;
D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
7.D
解析:D
【解析】A项: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A正确;
B项: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库仑,故B正确;
C项: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正确;
D项: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磁生电”的理想,故D错误。

8.B
解析:B
【解析】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A正确;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故B错误;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故C正确;
D、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9.A
解析:A
【解析】分子电流假说是由安培提出来的,根据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可以知道,磁铁及通电导线的磁性是因为内部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叠加而成的,磁铁在高温和强烈振动下分子电流会变的杂乱,从而使磁性减弱,故A错误,BC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要注意积累物理学史及对物理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奥斯特实验发现电流具有磁效应;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很好的解释了磁现象。

10.D
解析:D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而G是卡文迪许测出.被称为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故①错误;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首次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②错误;
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故③正确;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④正确;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⑤错误;
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故⑥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通过简单的斜面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后,再滚上另一斜面.若斜面没有摩擦,则小球会达到原来高度.然后改变另一斜面的倾角,观察小球的运动.最后让另一斜面平放,则小球要达到原来高度,但又不可能达到,所以它将一直运动下去,这就是理想实验.
解答:解: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的步骤是:先在两个对接的斜面上,让静止的小球沿左边的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右边的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接着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继续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故选B
点评:通过事实去理论推导,这是跨出条件束缚的一种途径.
12.B
解析:B
【解析】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故A项错误。

B:伽利略首创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

故B项正确。

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在其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故C项错误;
D: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D 项错误。

点睛:知道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家的成就和对应的实验以及实验中的科学方法。

13.A
解析:A
【解析】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故A错误;汤姆孙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并且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故B正确;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符合事实的,故选A.
14.A
解析:A
【解析】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英
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A不符合物理学史,B符合物理学史;
C、20世纪的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它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故C符合物理学史;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而来的,故D符合物理学史.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5.D
解析:D
【解析】
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他三项不是2017年的,故D正确.
16.B
解析: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正确;牛顿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向心力公式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正确;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D错误;
1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开普勒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选项A错误;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选项B正确;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选项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而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选项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18.C
解析:C
【解析】属于识记的内容。

若没有记清楚,也可以采用排除法,除了法拉第以外,其他三个选项提到的物理学家都没有研究电场。

19.B
解析:B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选项A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到
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选项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得出的结论,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选项C错误;物体的惯性与所受的力无关,只与质量有关,选项D错误;故选B.
20.A
解析:A
【解析】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念是由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但是位移不是,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睛: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所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故不能用实验验证,其他均可用实验验证.故A正确,BCD错误。

2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从斜面A上滚下,高度降低,则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越来越大,则①正确;在斜面B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势能增大,动能则减小,故④正确。

答案为C。

考点:伽利略理想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相关能量之间的转换的规律,为能量守恒做好铺垫。

2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卡文迪许被称为“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故A错误;
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C错误.
D、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以及一些物理定律的意义,对于物理定律我们不仅要会应用还要了解其推导过程,有助于提高我们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注意引力定律与引力常量发现者的不同,及理解微元法、等效法、转换法的含义.
24.D
解析:D
【解析】
A、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故A正确;
B、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故B正确;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秤出地球质量的人”,故C正确;
D、伽利略利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使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结论陷入困境,故D错误;
故说法不正确的是选D.
25.B
解析:B
【解析】
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开始,终止于负电荷,不是封闭曲线,A错误;麻醉剂为易挥发性物品,遇到火花或热源便会爆炸,良好接地,目的是为了消除静电,这些要求与消毒无关,B正确;安培发现了分子电流假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