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物理八年级人教版(课件+闯关练+课时测+单元检测) (1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3-3 A.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不变,水下部分变短 B.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变短 C.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长,水下部分变短 D.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不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 分长度不变、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故B、C不正确;当在 水面上观察水下部分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 际位置高一些,即水下部分变短,故A正确;当在水面下观察水上部分时,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看起来空气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即水上 部分变长,故D不正确。故选A。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贵州遵义汇川期中,6,★★☆)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天鹅湖公 园是遵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漫步公园,在阳光下,游客的影子如 影随形;放眼望去,中心湖波光粼粼,湖中“鱼游鸟飞”,水中倒影唯美怡 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游客在阳光下的影子 C.水中的飞鸟
图4-3-1 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丙。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例 (2019安徽芜湖二十九中期中)如图4-3-2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
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分析判断
是入射
光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边是
玻璃(选填“左”或“右”)。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河南南阳唐河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
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群峰倒影山浮水
答案 C “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A错误;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正确; “群峰倒影山浮水”属于平面 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
第三节 光的折射
3.(2015浙江宁波中考)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 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变浅的虚像 C.变深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D.变深的实像
答案 A 将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眼睛 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了,这是由于从玻璃斜射 向空气的光线在界面处发生了折射,故选A。
图4-3-4 B.水中的游鱼 D.青山倒影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B 游客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水 中的游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水中的飞鸟和青山倒影都是平面 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D错误。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2019山东济宁任城期中,26,★★☆)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 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4-3-5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 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池水变浅了;水中的物体看上去变浅;通过玻璃砖看到钢笔 “错位”;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了;海市蜃楼等。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二 光的折射规律 1.几个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图4-3-3 解析 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则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也为50°,在玻璃中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当光从玻璃中 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答案 如图4-3-4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图4-3-4
点拨 作光路图时一定要注意:折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注意角度的变化,法线要用虚线,要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6福建莆田中考)如图4-3-2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 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
A.B点 C.B点下方
图4-3-2 B.B点上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连接A、B,过折射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正确。 答案 B 提炼总结 三种光现象的区别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产生 条件
发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 发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简称 发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并从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 “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 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第三节 光的折射
题型二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例2 (2016贵州遵义中考)如图4-3-3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 小。
答案 CO 30 60 右
第三节 光的折射
题型一 光的折射现象 例1 (2018广东中考)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解析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镜里的花、水中的月
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D错误;海市蜃楼是由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 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 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C 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昆 虫等猎物反射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所以光 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到水中,B、D错误。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 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C正确。故选C。
从图中角的关系可知,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小于45°,因此∠BOC<90°, 即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小于90°。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3.(2017贵州贵阳中考)如图4-3-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 请你画出该入射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图4-3-1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 向法线偏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4.(2018安徽合肥包河期中)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
,MN
的
方是空气。(填“上”或“下”)
答案 40° 下
解析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所以MN上方的两条光线 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50°,所以反射角等于90° -50°=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40°;已知折射光线与界 面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等于90°-30°=60°;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MN下方为空气。
一点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角
折射角r: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线
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OB;法线NN ‘:通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 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4-3-1甲(r<i); 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 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乙(r>i);
图4-3-5
答案 如图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图中已经画出 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7山东济南槐荫期末,2,★☆☆)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 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如图)。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选项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 如何进入鱼的眼睛的( )
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的 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但激光在进入水中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 激光射向B点能照射到小鱼。故选A。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2019山东临沂临沭期中)一根直立木棒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图4-3 -3所示,当人在水面上与人在水面下分别观察这根木棒的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1.(2018重庆中考B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答案 D 房屋在水中的“倒影”、小鸟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 现象;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 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选D。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二 光的折射规律 2.(2019重庆万州三中期中)一束光跟水面成45°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 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 A.等于90° B.小于90° C.大于90° D.180° 答案 B 已知入射光线跟水面成45°角,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两侧以及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当水面上升时,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
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上升的距离h与光斑移动的距 离s成正比,s=h(1-tan α)(其中α为折射角),所以当水面匀速上升,光斑必然匀 速移动,而不是变速移动。因为L=H,所以激光与水面成45°角入射,由图可 知,s<h,所以光斑移动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故选A。 点拨 本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一是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 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二是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 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 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根据光斑移动距离与水面上升高度的关系,即可 解答本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河南南阳淅川期中)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 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 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
答案 B 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我们 的眼睛。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来自硬币的,故B图正确。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 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池底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答案 C 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小明看到的“池底”在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池底”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故选项C正确。
图4-3-2
第三节 光的折射
解析 由题图可知,∠BOY=∠COY'=60°,所以∠COX'=∠BOX'=90°-60° =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XX'为法线,YY'为界面,根据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可知OA一定为折射光线,CO为入射光 线,OB为反射光线,则入射角为∠COX'=30°,反射角为∠BOX'=30°;由题 图可知,折射角为∠AOX=60°。因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可知,界面YY'左侧是空 气,右侧是玻璃。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 分长度不变、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下部分长度不变,故B、C不正确;当在 水面上观察水下部分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 际位置高一些,即水下部分变短,故A正确;当在水面下观察水上部分时,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看起来空气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即水上 部分变长,故D不正确。故选A。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贵州遵义汇川期中,6,★★☆)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天鹅湖公 园是遵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漫步公园,在阳光下,游客的影子如 影随形;放眼望去,中心湖波光粼粼,湖中“鱼游鸟飞”,水中倒影唯美怡 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游客在阳光下的影子 C.水中的飞鸟
图4-3-1 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丙。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例 (2019安徽芜湖二十九中期中)如图4-3-2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
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分析判断
是入射
光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边是
玻璃(选填“左”或“右”)。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河南南阳唐河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
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群峰倒影山浮水
答案 C “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A错误;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正确; “群峰倒影山浮水”属于平面 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
第三节 光的折射
3.(2015浙江宁波中考)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 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变浅的虚像 C.变深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D.变深的实像
答案 A 将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眼睛 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了,这是由于从玻璃斜射 向空气的光线在界面处发生了折射,故选A。
图4-3-4 B.水中的游鱼 D.青山倒影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B 游客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水 中的游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水中的飞鸟和青山倒影都是平面 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D错误。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2019山东济宁任城期中,26,★★☆)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 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4-3-5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 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池水变浅了;水中的物体看上去变浅;通过玻璃砖看到钢笔 “错位”;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了;海市蜃楼等。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二 光的折射规律 1.几个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图4-3-3 解析 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则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也为50°,在玻璃中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当光从玻璃中 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答案 如图4-3-4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图4-3-4
点拨 作光路图时一定要注意:折射光线应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注意角度的变化,法线要用虚线,要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6福建莆田中考)如图4-3-2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 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
A.B点 C.B点下方
图4-3-2 B.B点上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连接A、B,过折射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正确。 答案 B 提炼总结 三种光现象的区别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产生 条件
发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 发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简称 发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并从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 “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 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第三节 光的折射
题型二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例2 (2016贵州遵义中考)如图4-3-3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 小。
答案 CO 30 60 右
第三节 光的折射
题型一 光的折射现象 例1 (2018广东中考)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解析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错误;镜里的花、水中的月
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D错误;海市蜃楼是由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 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 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C 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昆 虫等猎物反射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所以光 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到水中,B、D错误。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 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C正确。故选C。
从图中角的关系可知,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小于45°,因此∠BOC<90°, 即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小于90°。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3.(2017贵州贵阳中考)如图4-3-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 请你画出该入射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图4-3-1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 向法线偏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4.(2018安徽合肥包河期中)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
,MN
的
方是空气。(填“上”或“下”)
答案 40° 下
解析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所以MN上方的两条光线 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50°,所以反射角等于90° -50°=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40°;已知折射光线与界 面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等于90°-30°=60°;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MN下方为空气。
一点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角
折射角r: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三线
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OB;法线NN ‘:通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 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4-3-1甲(r<i); 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 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乙(r>i);
图4-3-5
答案 如图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图中已经画出 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7山东济南槐荫期末,2,★☆☆)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 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如图)。 关于这个情景,请你在选项中找出正确的光路图表示猎物反射的光线是 如何进入鱼的眼睛的( )
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的 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但激光在进入水中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 激光射向B点能照射到小鱼。故选A。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2019山东临沂临沭期中)一根直立木棒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图4-3 -3所示,当人在水面上与人在水面下分别观察这根木棒的情况,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 1.(2018重庆中考B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答案 D 房屋在水中的“倒影”、小鸟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 现象;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 折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选D。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二 光的折射规律 2.(2019重庆万州三中期中)一束光跟水面成45°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 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 A.等于90° B.小于90° C.大于90° D.180° 答案 B 已知入射光线跟水面成45°角,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两侧以及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答案 A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当水面上升时,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
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上升的距离h与光斑移动的距 离s成正比,s=h(1-tan α)(其中α为折射角),所以当水面匀速上升,光斑必然匀 速移动,而不是变速移动。因为L=H,所以激光与水面成45°角入射,由图可 知,s<h,所以光斑移动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故选A。 点拨 本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一是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 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二是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 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 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根据光斑移动距离与水面上升高度的关系,即可 解答本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2018河南南阳淅川期中)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 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 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
答案 B 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我们 的眼睛。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来自硬币的,故B图正确。故选B。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 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池底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答案 C 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小明看到的“池底”在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的“池底”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故选项C正确。
图4-3-2
第三节 光的折射
解析 由题图可知,∠BOY=∠COY'=60°,所以∠COX'=∠BOX'=90°-60° =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XX'为法线,YY'为界面,根据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可知OA一定为折射光线,CO为入射光 线,OB为反射光线,则入射角为∠COX'=30°,反射角为∠BOX'=30°;由题 图可知,折射角为∠AOX=60°。因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可知,界面YY'左侧是空 气,右侧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