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词编创活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
正文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歌唱活动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性直接影响幼儿能力的发展。

在本人研究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在歌唱活动开展方面很多教师遇到过以下一些问题,引起我的思索,启发我选择这个研究课题。

首先,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要求孩子歌唱时要“微笑”、“唱出感情”、“唱出好听的声音”,但孩子们的表现却往往有些被动,就会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或是孩子只是无表情的一遍一遍地唱,虽然老师问孩子对歌曲的感受,孩子们的回答也是说:喜欢,但是这句喜欢从孩子口中说出,总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其次,有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歌唱活动是最容易进行的,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把一首歌教会,让孩子能明白歌曲歌词的意思,并能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就可以了。

因此,在设计歌唱活动的环节时,总是一成不变的三部曲,即导入欣赏、分析歌词、教唱歌曲。

通过这样的设计,尽管孩子在活动中也能学会唱歌曲,但是歌唱活动的价值并非只限于此。

歌唱活动并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要以音乐为契机,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对音乐的兴趣,对欣赏的能力,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能够以培养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创造力为己任呢,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创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为此本人通过教学实践,注重在歌唱活中对幼儿歌词创编能力的培养,探索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更有效的途径以及方法。

本着一切从孩子出发,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装┊┊┊┊┊订┊┊┊┊┊线┊┊┊┊┊┊┊┊┊┊┊┊┊
1.2 研究的意义
1.2.1加强教师对歌词创编的重视程度
音乐活动在创造力的培养上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力。

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1]指出:在音乐活动中要给予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核心。

音乐歌唱活动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1],如果能够在歌唱活动中纳入歌词创编,可能起到非常突出的效果。

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的唱歌的兴趣、发展唱歌能力,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时期和新的教育理念下,已有了新的教育要求。

在实施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进程中,作为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针对新的教育要求也在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本文对积极开展歌词编创活动的实验班与没有展开歌词编创活动的对照班进行实验对比,应用托兰斯创造人格自陈量表对实验后两班级幼儿的创造力进行测量,检验幼儿歌词编创活动对于提高幼儿创造力的重要作用。

加强幼儿教师对歌词编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积极发挥幼儿即兴编创活动的教育意义,提高幼儿创造力与创新意识。

1.2.2为大班幼儿开展歌词创编活动的形式多样提供借鉴意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幼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对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尤其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特别喜欢非常新奇的事物,传统的一架钢琴的歌唱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五彩纷呈的,充满变化和乐趣的。

调查中发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稿),国家教育部。

2001年7月第二版
┊┊┊┊┊┊┊┊┊┊┊┊┊装┊┊┊┊┊订┊┊┊┊┊线┊┊┊┊┊┊┊┊┊┊┊┊┊
现大班幼儿在歌唱教学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死板的教学方式没有兴趣。

为了适应大班幼儿的学习兴趣,歌唱教学的内容应该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应安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以及便于幼儿感受和体验的教学环节,以创设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歌唱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歌唱活动。

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与分析其幼儿园开展歌唱活动中歌词创编的经验,通过此研究来给其它幼儿园在开展歌词创编时提供一些经验上的帮助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1.3 概念界定
1.3.1歌词创编
歌词创编是一种在歌唱教学中常见的发挥幼儿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

歌词创编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替换歌词,一种是续编歌词,具体采用的方式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来设计。

但也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创编歌词,那些内容紧凑、富有韵律感、中心词突出的歌曲能为幼儿提供较多发挥想象和创造的可能性。

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可以事先在其它活动中进行准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创造的乐趣上。

幼儿增编、改编歌词,不仅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对增强幼儿自信心、发展幼儿语言等也起重要的作用。

┊┊┊┊┊┊┊┊┊┊┊┊┊装┊┊┊┊┊订┊┊┊┊┊线┊┊┊┊┊┊┊┊┊┊┊┊┊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背景
2.1.1奥尔夫的理论观点
奥尔夫从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出发,推崇“即兴”。

他认为[2]:“即兴,最重要的是让儿童从自己内心出发来玩和奏,而远离一切妨碍的因素”,也就是要让儿童无拘无束地来玩耍、来创编,在游戏中自由自在的创造音乐。

只有这样,儿童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在快乐中激活他们自由创造的意识与潜能。

本文研究的课题以奥尔夫的“即兴”为出发点,让幼儿在“即兴”中学会感受、学会使用、学会创造。

2.1.2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认为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说[3]:“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


纵观国内外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教育家提出的音乐方面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非常重视幼儿音乐方面的培养,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理念上的经验,作为培养大班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歌词创编能力的教育思想。

2.2 文献综述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就音乐领域而言,我国确立了综合性的教育模式,音乐教育的发展上受到了“奥尔夫”“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影响,建立了“多通道参与”的音乐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去感受理解音乐,比较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教学的活动中强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创造性。

笔者在各大期刊论文中查阅到培养幼儿歌词创编能力的相关文献,归类如下:
2.2.1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进行歌词创编的应用现状的研究
[2]古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M].1987.
[3]百度百科,陈鹤琴,网易/view/111212.htm
┊┊┊┊┊┊┊┊┊┊┊┊┊装┊┊┊┊┊订┊┊┊┊┊线┊┊┊┊┊┊┊┊┊┊┊┊┊
孙文允在《浅谈婴幼儿音乐创造性的培养》中提到[4]可以让幼儿随便哼唱来创编歌曲,这种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哼唱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表现。

因此,要重视幼儿在一些活动中的自发歌唱,可以使走路的时候唱,也可以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唱,时间、地点都是随意的。

张小燕在畅想与唱响课程中开展团队进行创编活动,[5]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成团,两个、三个、四个都行(教师也可以规定幼儿合作的人数),然后将整首歌曲创编完整。

有的孩子采用的是对唱的方式,你唱前一句,我唱后一句;有的则是根据创编的人进行演唱,谁遍那一句就唱那一句;也有的孩子是采用齐唱的;他们将各自创编过程中最得意的唱词,编到了歌里,大声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表现。

在没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和合作对象,这既丰富了幼儿的表达方式又让孩子在愉快地氛围中完成了高质量的创编活动。

胡海青在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创造表现教学中提到假设法能更好地活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6]如:在创编歌词<两只老虎>活动中,可问幼儿:“你们还想唱老虎的哪些身体部位呢?”幼儿有的说:“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牙齿。

”有的说:“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胡子”等,然后再告诉幼儿:“这是一只很能干的老虎,他会做很多事情,想想它会做些什么呢?”幼儿通过讨论,创编了许多的内容,如:“一只会写字,一只会拍照,~一只会唱歇,一只会跳舞”等。

就这样,幼儿通过假设,自己编、自己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2.2.2 歌词创编教育价值的相关研究
兰细妹在《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作用》中指出[7]幼儿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运用图谱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难点节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黄桂娟在《论歌唱活动中的歌词表达》中指出[8]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
[4]孙文允,《浅谈婴幼儿音乐创造性的培养》,职业教育,2012年1月
[5]张小燕,《畅想与唱响》,学前教海
[6]胡海青,《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创造表现教学》,魅力中国,2009
[7]兰细妹,《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作用》,学前教育
[8]黄桂娟,《论歌唱活动中的歌词表达》,宿州学院学报,2010
┊┊┊┊┊┊┊┊┊┊┊┊┊装┊┊┊┊┊订┊┊┊┊┊线┊┊┊┊┊┊┊┊┊┊┊┊┊
组成部分之一,在歌唱活动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歌曲创作、演唱和欣赏阶段,歌词表达对于歌唱音乐而言,具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与作用。

从上述三个基本方面出发,细致地分析歌词表达在歌唱活动各环节中的重要性,将对充分发挥歌词在声乐音乐中的主导性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李高云在《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中指出[9]为歌曲增编歌词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

引导幼儿为学过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可以巩固幼儿的词汇,丰富幼儿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幼儿演唱自己编填的歌曲,还可以帮助幼儿体验自主探索和创造性参与的快乐,获得某种成就感和自信心。

2.2.3教师在歌唱活动中的指导目标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从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了[1]幼儿园艺术领域(包括音乐)的目标,即“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从纲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歌唱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一部分,也应该集中体现在这三方面,即“能初步感受歌曲中的美;喜欢歌唱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达自己在歌唱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歌唱表演、创造。


上海市幼儿教育专家曹冰洁老师在她的《走进幼儿音乐世界》一书中讲到了幼儿歌唱活动的目标[10]:“培养幼儿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与理解力;不断丰富幼儿听唱的音乐经验,并满足幼儿歌唱的欲望,引导幼儿用愉快情绪歌唱;通过学唱过程培养幼儿的歌唱表现力;推进幼儿全面素质包括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目标。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许卓娅老师近些年致力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研究,她认为[11]幼儿的音乐活动(包括歌唱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其他各领域的学习活动,如美术活动、文学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等等,因为幼儿学习的音乐作品和歌唱教育开展的途径包含
[9]李高云,《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0]曹冰洁,《走进幼儿音乐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年5 月第一版
[11]许卓娅,《歌唱教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7 月第一版
┊┊┊┊┊┊┊┊┊┊┊┊┊装┊┊┊┊┊订┊┊┊┊┊线┊┊┊┊┊┊┊┊┊┊┊┊┊
了非常广博的知识内容,是促进幼儿全面综合素质发展提高的重要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懿颖老师长期研究学前音乐教育,出版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书籍。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针对歌唱教学她讲到了[12]“幼儿园唱歌教学法、幼儿园唱歌教学活动要求、创造性的幼儿歌唱活动”三部分内容。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王教授还讲到了[13]学前儿童创造性歌唱活动的四种方式,即为歌曲创编动作、变换歌曲的演唱形式、为歌曲创编伴奏、为歌曲增编新的歌词。

从幼儿园歌唱教育活动的目标来看,在歌唱活动中教会幼儿会唱歌曲不是唯一的目的和内容,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通过歌唱活动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培养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已成为歌唱活动中重要的教学内容。

2.3 当前幼儿园开展歌词创编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显示对于具有一定歌唱经验的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能自主的感受体验歌曲、大胆的用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创造性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创造性的合作创编歌曲等都是新的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作为新时期的幼儿音乐教师,针对新的教育要求也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研究歌唱教学的各种方法。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大班实际的歌唱教学活动中,仍存在歌唱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单一的现象;有些教师的领悟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有限,歌唱教学的重点仍停留在教会幼儿唱歌曲的阶段;有些教师没有认真的分析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殊性,不能很好的促进大班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各种能力的发展,更无法充分发挥歌唱教学的价值。

教师应当对音乐创编活动进行分析,难点重点是什么,怎样能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歌词创编能力有一个提升,这是需要反思的。

[12]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7 月1 日第2 版
[13]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2004 年11 月第1 版
┊┊┊┊┊┊┊┊┊┊┊┊┊装┊┊┊┊┊订┊┊┊┊┊线┊┊┊┊┊┊┊┊┊┊┊┊┊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笔者在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奉贤区一所示范幼儿园教师及幼儿,主要观察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实习幼儿园班级的两个大班教师及幼儿,访谈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实习幼儿园的两个大班的三名任课教师,家长各六名。

3.2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歌唱活动中1.歌词创编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功能;2.歌词创编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3.对学生音乐行为、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大班的歌唱教学活动的实践、分析、思考以上内容。

3.3研究方法
3.3.1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从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为突出研究的实验因子(自变量),有意地控制某些条件,促使一定的现象产生,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来。

本文采用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1是用来测试被试者的创造性人格的量表对幼儿创造力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

3.2.2观察法
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通过拟定的观察表进行,观察表的编制主要是在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编制完成的,观察由笔者完成。

主要针对教师开展歌词创编活动的人数、方法和效果,以及幼儿对歌
1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是一款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创造力测试量表。

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提升,是幼儿歌词即兴编创教育的主要目标与重要意义之一。

所以,本文使用了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

源于研究效果方面的考虑,本研究进行了实验前的均值差异性检验,以保障实验班与对照版在实验前的创造力指数相一致,在研究结论的认定时可以互为补充与支持。

┊┊┊┊┊┊┊┊┊┊┊┊┊装┊┊┊┊┊订┊┊┊┊┊线┊┊┊┊┊┊┊┊┊┊┊┊┊
词创编活动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等进行观察。

3.3.3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个案研究法。

本研究中的案例来自于教师真实的教学实录,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对教师开展大班歌唱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梳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4 实验设计
3.4.1实验假设
1.幼儿具有音乐创新的潜能,幼儿在掌握儿歌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歌词编创。

2.幼儿即兴歌词编创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通过幼儿即兴歌词编创教育教学,实验班幼儿能够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音乐作品。

3.4.2实验对象选择
笔者选取了上海市奉贤区一所示范幼儿园大班A班作为实验班,面向A班33名幼儿实施实验教学。

为了验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选取了平行班大班B班作为对照班。

对实验班加强儿歌歌词即兴创编教育实验教学,每周两节课,对照班则不进行儿歌歌词即兴创编教育实验教学,不加以实验干预。

3.4.3均值差异性检验
实验之前,为了确保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倾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使用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见附录1)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所有幼儿分别作了相关测试,并进行了均值差异性检验,证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创造性倾向上没有差异。

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是用来测试被试者的创造性人格的量表,共有20个问题(每道题1分,共20分),被试者根据自己所符合的情况答题。

评分的标准:0-9分为差,10-13为一般,14-17为良,18—20为优。

表3.1 实验班与对照班托兰斯创造性得分均值及Z检验
┊┊┊┊┊┊┊┊┊┊┊┊┊装┊┊┊┊┊订┊┊┊┊┊线┊┊┊┊┊┊┊┊┊┊┊┊┊
班级人数均值标准差
实验班33 14.8690 2.97694
对照班33 14.0119 3.57870
Z=0.131 P=0.93
从表3.1的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托兰斯测试分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 05),因此可以证实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创造性倾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4.4实验效果展示
实验班幼儿在经过儿歌歌词即兴创编教育实验教学之后,是否确实提升了创新意识,我们继续通过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数据来检验。

采取前测和后测的方法,将实验班与对比班数据进行对比。

3.5观察设计
3.5.1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是在笔者所实习的奉贤区某示范园抽取的两个班级,分别为两个大班,观察教师及幼儿在创编活动中的表现。

3.5.2观察周期
每个班级观察七个工作日的一日活动,共计一个月。

于撰写论文前期进行。

3.5.3观察记录与评分
根据表 3.2的评价指标进行辅助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效果指标:1-10分。

┊┊┊┊┊┊┊┊┊┊┊┊┊装┊┊┊┊┊订┊┊┊┊┊线┊┊┊┊┊┊┊┊┊┊┊┊┊
3.6案例设计
3.6.1歌曲选择
通过与带班教师的沟通,笔者根据幼儿音乐教材与幼儿对歌曲的接受度、熟悉度、喜好度,选择《小老鼠打电话》与《颠倒歌》两首歌曲(见附录2)作为重点研究案例。

《小老鼠打电话》歌曲内容充满童趣,但是节奏上有附点、休止、延长音、上滑音,是本节歌唱活动的难点。

在课前可以先让幼儿多听,对歌曲本事有一定的熟识度,在课堂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重复加强,激发幼儿对于歌曲的兴趣。

《颠倒歌》来源于大班《学习活动》教材中“动物大世
┊┊┊┊┊┊┊┊┊┊┊┊┊装┊┊┊┊┊订┊┊┊┊┊线┊┊┊┊┊┊┊┊┊┊┊┊┊
界”中的一首歌曲。

活动的歌曲内容充满乐趣,根据生活经验改编颠倒歌是本节歌唱活动的难点。

在课前可以先让幼儿多听,对歌曲本事有一定的熟识度,是本节歌唱活动的难点。

主要以复习歌曲、创编歌曲为主。

3.6.2活动目标
(1)学会边唱边做游戏动作,按节奏说对话。

(2)借助游戏的情景,在教具的提示下,明确猫的角色。

(3)和老师同伴一起体验游戏的紧张和快乐。

(4)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想象和创作能力。

(5)引导幼儿了解《颠倒歌》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

(6)在歌词的替换中帮助幼儿更好地熟悉旋律、掌握音准。

3.6.3活动方案设计
3.6.3.1《小老鼠打电话》编创教学的活动方案
(1)根据歌曲的旋律我设计了相关的发声练习,歌曲的最后两个小节比较适合练声,用“啊”音进行练习,提醒幼儿嘴巴张开,注意歌唱的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方法。

(2)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小的教具,让幼儿理解歌词。

(3)教师示范,幼儿学习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4)最后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幼儿跟着教师唱歌来玩游戏,在幼儿逐渐理解了歌词的内容后,提醒幼儿边玩游戏边歌唱,注意说和唱的转换。

3.6.3.2《颠倒歌》编创教学的活动方案
1、感受音乐,听辩歌曲内容。

(放录音,幼儿欣赏)
2、再次欣赏,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感受歌曲。

(1)引导幼儿能更加完整的说出歌词内容。

(结合歌谱让幼儿感受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让幼儿体会并能说出歌曲诙谐、有趣的特点。

3、节奏拍手游戏。

通过游戏,幼儿轻松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生动,有趣的特点。

4、拓展部分,幼儿创编。

┊┊┊┊┊┊┊┊┊┊┊┊┊装┊┊┊┊┊订┊┊┊┊┊线┊┊┊┊┊┊┊┊┊┊┊┊┊
(1)幼儿自由结伴,4人一组,创编歌词。

幼儿A:“飞机水里开,轮船天上飞”
幼儿B:“小鸡呷呷叫,小鸭叽叽叫”
幼儿C:“白天出月亮,晚上出太阳”(2)各组进行演唱比赛,颁发奖品棒棒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