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优质教案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部编]教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一个好地方
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村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
(板书课题)
二、围绕主题,明确目标。
1.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地方就会不同,那么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如何介绍才能条理清晰、特点突出,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这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推荐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3.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2)通过描写这个地方的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1)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2)这个地方在哪里?
(3)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学习示例。
1.打开课本第12页,认真读一读示例。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从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1)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2)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讨论交流:写作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
预设:(1)重点部分需要详写;(2)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欢之情写出来。
四、回顾课文。
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课文,哪篇课文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观潮》。
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来写的。
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观潮》的写作顺序。
五、写作提纲。
师生共同讨论并归纳:
1.可先写景物的总体特点。
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等。
(总写)
2.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详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
(分写)
(1)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2)可以选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3.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总写)
六、动笔练习。
1.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把你想要推荐的好地方写出来,注意
要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及其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
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习作展示,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习作?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他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推荐一个好地方
推荐理由
总—分—总
在这次习作中,围绕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标,
让学生在写作时有物可写、有据可依,引导学生把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和推荐理由写具体,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此外,通过共同评议、修改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
作水平。
课题: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 学会用修辞手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和修辞手法,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材、奖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工作
教师课前沟通:
1. 提前15分钟进教室,主动向先来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在家、在校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
3. 登记单元成绩、考试题目、考试时间;
4. 了解学生上一单元考试内容,逐个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分析。
第一课时:课题解析(55分钟)
第一环节:入课戏·声临其境(5分钟)
目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情感的表述。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好玩的游戏——请富有感情地读出句子,看看谁是最佳的小小配音员吧!——播放PPT3-PPT5图片并出示句子
师:同学都非常棒,谁能分享一下读完的感受呢?
(生自由说)
师总结: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今天,让我们明亮的眼睛来观察它们,发现它们的美。
第二环节:课题分析·芝麻开门(10分钟)
1.学生朗读习作要求并指出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怎么写。
2.再次强调写作对象和写作重点。
—播放PPT6
师:这篇写景文,我们要怎样进行构思呢?请朗读一下。
3.解析写景的四部曲。
—播放PPT7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清晰写景文的四个重点。
)
师:为了让读者对写作对象更加清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师:为了突显写作对象的特别之处,要选取代表性景物,写出景物特点。
师:修辞手法的存在是为了让景色的美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
师:最后一定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哦!
4、解析写景的写作顺序。
—播放PPT8
师:写景文一般来说有三种顺序,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解析写景时的三个重点。
—播放PPT9
师:为了突显景色的美丽,可以怎么写呢?
6、学生思考可选取的素材,老师抽签提问。
7、老师参考解析文字进行思路分析并归纳出写作框架。
我的笔记·写作框架—播放PPT10
第三环节:素材拓展·魔法小棒(45分钟)
师:好,既然我们知道了写作的框架,那我们接下来看一看素材一——大海。
1. 开头:点明喜欢的景色—播放PPT12
师:同学们,我们的开头一定是先点明写作对象,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两个例子,再仿写一个开头吧。
(学生答)
参考:
我爱奔腾不息的河流,爱清澈见底的湖泊,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更爱湛蓝深远的大海。
2.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描写景物。
(引导学生清晰观察景物的一般顺序)
师:大家看一看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用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呢?(学生答)
(1)观察大海的图片,老师结合课件进行简单分析写作顺序。
—播放PPT13
师:按照空间顺序,从远到近观察大海,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大海的特点呢?(学生答)
(2)观察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紧抓大海的特点,描述大海的景色。
—播放PPT14
参考:
●远处
蔚蓝的海似乎与蓝丝绸似的天空连接在一起,连绵不绝的山峰在海平面上若隐若现,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近处
听着大海的涛声,那是大自然的心跳;看着美丽的海鸟,那是大自然的使者;随手拾起
一枚枚美丽的贝壳,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在描写大海时除了抓特点,我们还需要用到修辞手法,才能让大海的美更加形象哦!看这张图,请选出使用了正确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答)
师: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是?(学生答)
师:除了比喻,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大海的美呢?(学生答)
参考:
●拟人
劳累了一天,大海枕着沙滩的脚丫睡着了。
●夸张
突然,平静的大海涌起大浪,惊涛连天,卷起千堆雪。
●排比
咸咸的海风吹走了所有的劳累;海浪带走了所有的痛苦;海水冲走了所有的烦恼,真是神清气爽。
(3)学生朗读句子,老师结合课件进行简单分析例子中的写作技巧。
—播放PPT15
4. 推荐大海的理由—播放PPT16
师:我们为什么向他人推荐大海呢?(学生答)
5. 结尾:点出对景色的赞美及喜爱之情—播放PPT17
师:同学们,我们的结尾要点出对景色的赞美及喜爱之情,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两个例子,再仿写一个结尾吧。
(学生答)
参考:
●啊,美丽的大海!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滴水珠投入你的怀抱;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只
海鸥与你相伴;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粒沙子点缀你的美好。
这样的你,怎么能不令我陶醉呢?
6. 写作指导:范文赏析
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高分达人的环节,让我们来看一看例文一。
例文一学习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例文一;
(2)老师结合课件标注简单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及写作技巧;—播放PPT18-20
(3)引导学生记录好词
课间休息(5分钟)
第二课时:素材拓展(60分钟)
第四环节:素材拓展·魔法小棒(10分钟)
1、素材拓展练习
师:相信经过上面的训练,大家一定掌握了这次习作的写作框架及技巧。
下面,我们再看看素材二“博物馆”这部分,套用这个素材,练一练。
(1)引导学生思考博物馆的景色特点,强调写作顺序。
—播放PPT22
师:按照空间顺序,从外部到内部观察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景色呢?(学生答)
参考:
●外部
博物馆造型独特,像一个巨大的铜鼎坐落在绿树丛中,十分引人注目。
内部
天穹一样的屋顶是透明的,像蒙古包顶部的采光口,阳光从屋顶透射进来。
环顾四周,玻璃制的陈列罩、黄色的暖灯……展品们像一个个襁褓里的婴儿般乖巧。
(2)推荐博物馆的原因—播放PPT23
师:为什么我们要推荐博物馆呢?(学生答)
2. 写作指导:范文赏析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例文二。
例文二学习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例文二;
(2)老师结合课件标注简单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及写作技巧;—播放PPT24-26
(3)引导学生记录好词
第五环节:现场写作(50分钟)
师:最后,让我们欣赏好开头和结尾,再一起回顾一下写作思路。
(5分钟)—播放PPT27-29
师:请同学们快速拿出文具,进行写作,时间是45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的同学,会得到20分的奖分,加油!
1.检查文具:笔、纸、橡皮、字典、笔记等。
2.写作要求:坐姿、字体、时间、纪律等。
3.巡视要求:来回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特别是拖拉的学生。
发现写作过程中写错题、跑题的学生,擦去写作部分,给思路。
4.课堂要求:提前完成作文,可自己检查,或同桌之间互查,查到错别字;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好词,背古诗,给奖分。
课后工作
师:我们复习今天学习到的写作知识。
—播放PPT29
A.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进行景色描写;
B.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及好词好句让语言更生动细腻。
课程结束
下水文
美丽的大海
我爱奔腾不息的河流,爱清澈见底的湖泊,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更爱湛蓝深远的大海。
每次到海边,我都喜欢遥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
你看!远处,蔚蓝的海似乎与蓝丝绸似的天空连接在一起,连绵不绝的山峰在海平面上若隐若现,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那漂荡在海上的一艘艘轮船,只不过是海面上的一个个小圆点。
船在海的边缘上游动,就像婴儿的摇篮,在海面上荡着,坐在轮船里的人,伸一伸手也许就能摸到天。
近处,一排排巨浪不时向前奔涌,冲向岩石,冲向一切阻碍它前进的万物。
终于,海浪被岩石摔得粉碎,那碎片飞沫依然向前飘洒,溅落在我的身上。
但是,它是那么的勇猛,仍旧前仆后继。
这一道道海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出无数雪白的泡沫。
我看着这一幕,不禁对这勇往直前的海浪肃然起敬。
我真喜欢这个景色宜人的地方啊!
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咸咸的海风吹走了所有的劳累;海浪带走了所有的痛苦;海水冲走了所有的烦恼,真是神清气爽。
听着大海的涛声,那是大自然的心跳;看着美丽的海鸟,那是大自然的使者;眺望着远处的海波,那是大自然的皱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那是大自然的清香……随手拾起一枚枚美丽的贝壳,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啊,美丽的大海!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滴水珠投入你的怀抱;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只海鸥与你相伴;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粒沙子点缀你的美好。
这样的你,怎么能不令我陶醉呢?
美丽的博物馆
烈日当空,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这么热的天去哪玩呢?就去博物馆吧!
从远处的天桥上看过去,博物馆造型独特,像一个巨大的铜鼎坐落在绿树丛中,十分引人注目。
走到博物的中心,抬头往上看,天穹一样的屋顶是透明的,像蒙古包顶部的采光口,阳光从屋顶透射进来,照在古色古香的盘旋而上的步行楼梯上,别有一番风味。
环顾四周,玻璃制的陈列罩、黄色的暖灯……展品们像一个个襁褓里的婴儿般乖巧。
望着各式各样不同的展品,仿佛看见了那时人们对艺术、对美感的追求。
望着那些保存依旧完整的展品,内心如何能不被震撼呢?不管是吃饭的碗,还是身上佩戴的玉佩,甚至是印章,都是那么的精致、唯美。
不得不感叹古代人们的智慧啊!
在展馆的旁边摆放着许多VR眼镜,戴上这些眼镜,我们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
各个时代的陶瓷精品交相辉映,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成熟的青瓷,还有人们熟知的唐三彩。
一位位烧瓷师傅席地而坐,有的手里捏着泥胚,有的拿着画笔将红彩画于器上,还有的正推着车准备将瓷胚装匣入窑。
真是没有想到古人在没有现代工艺的情况下,能把瓷器做得这么精美。
畅游在历史的长河里,看了这样的展品,怎么让人能不赞美博物馆呢?
《爱的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让学生学会欣赏阅读《爱的教育》,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2.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过程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从《我们的老师》入手解读文本,,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启发学生要拥有爱心。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让学生学会欣赏阅读《爱的教育》,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2.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过程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读书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爱的教育》。
2.《爱的教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爱是春日的雨露,夏日的清风,秋日的硕果,冬日的暖阳。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有关爱的书——《爱的教育》。
二、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课件,指名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三、介绍推荐理由
1.作者的话(请学生读)
“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意)亚米契斯
2.译者的话(老师介绍)
夏丏尊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3.作品影响。
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四、走进《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封面。
从封面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2.翻开书,我们看到的是内容提要,也就是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对我们阅读整本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对全书有一个整体印象。
3.翻过内容提要,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目录”,让我们文章的具体章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看完目录,就进入了正文。
你喜欢按什么顺序读呢?(顺读,跳读……)
师:如果是长篇小说,章节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我们最好顺读;如果章节之间联系不太紧密,我们可以跳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
五、品读文本
1.品读三个故事片段。
2.出示“阅读提示”:
(1)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写批注。
(3)这个故事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爱”?
六、指导读书方法
1.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心得。
3.边读边想,联系实际。
七、总结升华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
让我们用心阅读《爱的教育》,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
八、布置作业
1.阅读计划——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好阅读笔记。
九、板书设计
爱的教育封面
目录
文本
课题: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1.观察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 学会用修辞手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和修辞手法,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材、奖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工作
教师课前沟通:
1. 提前15分钟进教室,主动向先来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在家、在校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
3. 登记单元成绩、考试题目、考试时间;
4. 了解学生上一单元考试内容,逐个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分析。
第一课时:课题解析(55分钟)
第一环节:入课戏·声临其境(5分钟)
目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情感的表述。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好玩的游戏——请富有感情地读出句子,看看谁是最佳的小小配音员吧!——播放PPT3-PPT5图片并出示句子
师:同学都非常棒,谁能分享一下读完的感受呢?
(生自由说)
师总结: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今天,让我们明亮的眼睛来观察它们,发现它们的美。
第二环节:课题分析·芝麻开门(10分钟)
1.学生朗读习作要求并指出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怎么写。
2.再次强调写作对象和写作重点。
—播放PPT6
师:这篇写景文,我们要怎样进行构思呢?请朗读一下。
3.解析写景的四部曲。
—播放PPT7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进行简单分析,让学生清晰写景文的四个重点。
)
师:为了让读者对写作对象更加清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师:为了突显写作对象的特别之处,要选取代表性景物,写出景物特点。
师:修辞手法的存在是为了让景色的美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
师:最后一定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哦!
4、解析写景的写作顺序。
—播放PPT8
师:写景文一般来说有三种顺序,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解析写景时的三个重点。
—播放PPT9
师:为了突显景色的美丽,可以怎么写呢?
6、学生思考可选取的素材,老师抽签提问。
7、老师参考解析文字进行思路分析并归纳出写作框架。
我的笔记·写作框架—播放PPT10
第三环节:素材拓展·魔法小棒(45分钟)
师:好,既然我们知道了写作的框架,那我们接下来看一看素材一——大海。
1. 开头:点明喜欢的景色—播放PPT12
师:同学们,我们的开头一定是先点明写作对象,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两个例子,再仿写一个开头吧。
(学生答)
参考:
我爱奔腾不息的河流,爱清澈见底的湖泊,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更爱湛蓝深远的大海。
2.按顺序、抓特点、用修辞描写景物。
(引导学生清晰观察景物的一般顺序)
师:大家看一看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用什么顺序进行观察呢?(学生答)
(4)观察大海的图片,老师结合课件进行简单分析写作顺序。
—播放PPT13
师:按照空间顺序,从远到近观察大海,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突出大海的特点呢?(学生答)
(5)观察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紧抓大海的特点,描述大海的景色。
—播放PPT14
参考:
●远处
蔚蓝的海似乎与蓝丝绸似的天空连接在一起,连绵不绝的山峰在海平面上若隐若现,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近处
听着大海的涛声,那是大自然的心跳;看着美丽的海鸟,那是大自然的使者;随手拾起
一枚枚美丽的贝壳,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师:在描写大海时除了抓特点,我们还需要用到修辞手法,才能让大海的美更加形象哦!看这张图,请选出使用了正确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答)
师: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是?(学生答)
师:除了比喻,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大海的美呢?(学生答)
参考:
●拟人
劳累了一天,大海枕着沙滩的脚丫睡着了。
●夸张
突然,平静的大海涌起大浪,惊涛连天,卷起千堆雪。
●排比
咸咸的海风吹走了所有的劳累;海浪带走了所有的痛苦;海水冲走了所有的烦恼,真是神清气爽。
(6)学生朗读句子,老师结合课件进行简单分析例子中的写作技巧。
—播放PPT15
4. 推荐大海的理由—播放PPT16
师:我们为什么向他人推荐大海呢?(学生答)
5. 结尾:点出对景色的赞美及喜爱之情—播放PPT17
师:同学们,我们的结尾要点出对景色的赞美及喜爱之情,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两个例子,再仿写一个结尾吧。
(学生答)
参考:
●啊,美丽的大海!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滴水珠投入你的怀抱;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只
海鸥与你相伴;我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粒沙子点缀你的美好。
这样的你,怎么能不令我陶醉呢?
6. 写作指导:范文赏析
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高分达人的环节,让我们来看一看例文一。
例文一学习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例文一;
(2)老师结合课件标注简单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及写作技巧;—播放PPT18-20
(3)引导学生记录好词
课间休息(5分钟)
第二课时:素材拓展(60分钟)
第四环节:素材拓展·魔法小棒(10分钟)
1、素材拓展练习
师:相信经过上面的训练,大家一定掌握了这次习作的写作框架及技巧。
下面,我们再看看素材二“博物馆”这部分,套用这个素材,练一练。
(1)引导学生思考博物馆的景色特点,强调写作顺序。
—播放PPT22
师:按照空间顺序,从外部到内部观察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景色呢?(学生答)
参考:
●外部
博物馆造型独特,像一个巨大的铜鼎坐落在绿树丛中,十分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