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生物第四章章末试卷2(含答案)-济南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8分)
1.优生优育、利国利民。
人们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这是因为染色体上含有遗传物质。
这种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B.DNA C.葡萄糖D.维生素
【考点】K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DNA分子,DNA上有遗传信息。
【解答】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可见人们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原因是染色体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和细胞核的关系
2.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细胞中的 DNA成对存在
B.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人的体细胞核中DNA成对存在
D.DNA上的片段不能控制生物性状
【考点】K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解答】解:A、DNA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同样具有,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细胞器,细胞器中具有部分遗传物质,A错误。
B、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B错误。
C、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C正确。
D、基因要通过表达成蛋白质才能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但是有的DNA上的某些片段根本不会发生表达,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DNA的结构和功能。
3.DNA鉴定可用于()
A.亲子鉴定、疾病检查B.犯罪认定、遗传病诊断
C.血液配型、人类学研究D.以上三项都对
【考点】K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
【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DNA亲子鉴定就是利用法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
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DNA亲子鉴定:也叫亲权鉴定,是法医物证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解:通常DNA亲子鉴定适用于认子(亲)相关的家族亲缘鉴定案例,如失散多年的父母子女等的认亲,这对于满足相关家庭的亲情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可用于以下一些案件中,如犯罪认定、遗传病诊断;血液配型、人类学研究等
故选:D。
【点评】血型鉴定不能作为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标准,只有DNA亲子鉴定,才是确定是否具有亲缘关系的黄金标准。
4.下列关于所学生物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B.被子植物种子比裸子植物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C.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D.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考点】38: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K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LP: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LQ: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专题】21:热点问题;33:归纳推理;414: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行生命活动能产生废物,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解答】解:A、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构成,DNA上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应该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比裸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的细胞相互联系的,是按一次的次序排列起来的,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C错误;
D、松的球果是由种子和鳞片构成,鳞片是构成雌、雄球花的部分,是种子,而不是果实,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比较综合,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相关的概念。
5.下面能正确反映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是()
A.B.
C.D.
【考点】K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 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选项A表示正确。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6.孟德尔被公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选取豌豆做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
B.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
C.在进行杂交实验时,要对花朵去雄
D.自花传粉植物与异花传粉植物相比产生的后代生命力和适应性更强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专题】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解答】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A正确;
B、豌豆的多对明显相对性状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B正确;
C、在进行杂交实验时,要对花朵去雄,避免影响实验,C正确;
D、异花传粉与自花传粉相比,是一种进化方式,因为异花传粉的花粉和雌蕊来自不同的植物或不同花,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果蝇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4对和23对,它们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8条和46条B.4对和23对C.4条和23条D.8对和46对
【考点】K6: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
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因此果蝇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4对和23对,它们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4条和23条。
故选:C。
【点评】假如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8.二孩政策引起许多家庭的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
B.男性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
C.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D.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
【考点】K7: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
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性染色体即存在于精子、卵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
B、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二种精子中有22条常染色体,B 正确;
C、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则只产一种22+X决定性别的染色体,C正确。
D、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因此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决定了,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遗传的过程。
9.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时代连续,女性则没有这一性状。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
B.外耳道多毛是男性第二性征
C.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外耳道多毛是隐性性状
【考点】K7: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遗传.
【专题】32:演绎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
“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 染色体遗传。
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女儿没有,说明该遗传病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A正确;
B、外耳道多毛是伴Y染色体遗传,不属于男性第二性征,B错误;
C、该遗传病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误;
D、Y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实没有隐形与显性之说,因为在XY型决定性别的生物体内,只可能有一条Y染色体,所以携带者就是患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图,获取信息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难度适宜。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手术后的双眼皮B.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晒黑的皮肤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D、手术后的双眼皮、晒黑的皮肤、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是由于基因发生改变即变异引起的。
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1.下列变异的实例中,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
A.玉米田中出现的白化苗
B.人类的先天性愚型病
C.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
D.小麦的矮秆和抗锈病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D、玉米田中出现的白化苗、人类的先天性愚型病、小麦的矮秆和抗锈病,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因此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
C、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2.下列对变异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B.有利的变异指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
C.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D.变异不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4:进化思想;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解答】解:A、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A正确;
B、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B正确;
C、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C正确;
D、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变异的原因和遗传的实质。
1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红眼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果蝇
B.韭菜在无光条件下生长成韭黄
C.一对双眼皮夫妇生育的单眼皮儿子
D.甜菜幼苗用某种化学药剂处理后含糖量增高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CD、红眼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果蝇、一对双眼皮夫妇生育的单眼皮儿子、甜菜幼苗用某种化学药剂处理后含糖量增高,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韭菜在无光条件下生长成韭黄,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选:B。
【点评】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14.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最大又只有3.5kg。
这一现象说明()
A.甘蓝只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
C.遗传物质可随环境的改变面随时发生改变
D.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是不会改变的
【考点】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2:演绎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甘蓝的这种变异可能是单纯由环境引起的,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5.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C.患遗传病的孩子的父母一定也患有遗传病
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考点】KC: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专题】33:归纳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解答】解:A、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A正确;
B、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高,错误;
C、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
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患遗传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都正常。
C错误;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D错误。
故选:A。
【点评】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
16.我国婚烟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该法律条款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该科学道理不包括()
A.正常人也有可能携带某些隐性遗传来基因
B.近亲结婚使隐性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大
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D.亲上加亲,后代更聪明
【考点】KD:优生优育.
【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
【解答】解: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
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明确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
传病的可能性。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体
B.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还受环境的影响
D.不同种生物,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考点】K3: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K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K5: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KC: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专题】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解:A、对先天性愚型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看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
号染色体,医学上将此类病称为遗传病。
A正确
B、不同生物、不同细胞染色体都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正确
C、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C正确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黑发和白发,是人的头发的颜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二、解答题(共32分)
1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
)果蝇的翅型可以遗传给子代。
像这样,生物体可以遗传的特征叫做。
(2)根据第一组的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断长翅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从理论推知,与第二组亲代长翅基因组成相同的果蝇在第一组子代中出现的可能性。
(3)第三组亲代的基因组成为。
(4)雄果蝇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则产生精子的类型有种。
(5)将长翅果蝇幼虫置于35℃环境中培养,6小时后,全部变为残翅果蝇。
这种基因没有改变,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考点】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KA:生物的变异.
【专题】31:类比推理;46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
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