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二节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特征和昼夜更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特征和昼夜更替课件训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特征和昼夜更替课件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自转特征和昼夜更替课件训练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1课时自转特征和昼夜更替
选择题
1.(2017·北京101中学期中)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故A正确。

答案A
2.(2017·杭州一模)2016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左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 )
A.①、30分钟B.③、6小时
C.④、2小时D.④、一整夜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④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故C 正确。

答案C
读右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答案3。

D 4.C
读右图,完成5~6题。

5.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的效果图,则A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西北方
6.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A点大于B点
B.自转角速度A点小于B点
C.A、B两点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A地长于B地
解析第5题,由图中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图中位置可判断A 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第6题,A、B两地角速度相等;B地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于A地;A、B两地相差约90°,地方时相差约6小时;12月22日白昼时间A地长于B地。

答案5。

B 6.D
(2017·湖北省百校联考)下图示意2016年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读图,完成7~8题.
7.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丁>丙>乙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D.丁>甲>丙>乙
8.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7题,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

第8题,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位于南半球.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只有丁符合。

答案7。

C 8.D
(2017·烟台一中月考)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10.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1.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A.a>b>c>d B.a<b<c<d
C.a=b=c=d D.a>c=d>b
解析第9题,依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赤道线速度约为1 670千米/时,南北纬30度线速度约为1 447千米/时,南北纬60度线速度约为837千米/时,南北极点为零,图示区域大部分为837~1 447千米/时,可判断该区域应为北半球中纬度。

第10题,根据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在a点向北凸,b点向南凸,说明a点较同纬度的b点自转线速度大、地势高。

第11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相等,与线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答案9.A 10.A 11。

C
(2016·开封联考)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5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
13.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时整B.21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
解析第12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

第13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

答案12。

C 13。

D
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图为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5.若某人在乙处观察,则此人所见的经纬网分布应为下图中的( )
解析第14题,若图为地球,则甲、丁的位置是极点,丙的位置是赤道。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为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丙地自转线速度最快。

第15题,图B为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侧视
图,C、D两图分别为从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
答案14.C 15。

A
下图是假设以哈尔滨为北极点(其余地球自转情况不变)的半球投影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哈尔滨的自转角速度()
A.约为15°/h B.约为30°/h
C.约为45°/h D.为0
17.图中,甲地的自转线速度约是()
A.1 670 km/h B.835 km/h
C.1 440 km/h D.1 170 km/h
解析第16题,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的自转角速度为0外,其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第17题,图中甲地的纬度为60°N,其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约为835 km/h。

答案16.D 17.B
(2017·安徽皖南八校一模)京福高铁合肥至福州段于2015年7月1日正式运营。

当日上午9点40分,合肥某中学王同学乘坐G7413次列车到达新落成的黄山北高铁站,成为该站迎来第一批旅客中一员。

完成第18题。

18.下列四幅图中M线为晨线,N线为昏线,与黄山北高铁站迎来第一批旅客到站时间相符的图是( )
解析黄山北高铁站使用北京时间,当黄山北高铁站为北京时间7月1日上午9点40分时,65°E的地方时是6点,正值赤道上日出时间,因N是昏线,A错,因M是晨线,C正确。

115°W 的地方时是18点,B错。

105°W地方时是18点40分,与赤道情况不符合,D错。

答案C
(2017·黑龙江双鸭山一模)下面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AQB 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读图,完成19~20题。

图1
图2
19.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在( )
A.东半球B.西半球
C.北半球D.南半球
20.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A.APB弧B.PQ弧
C.BQ弧D.AQB弧
解析第19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弧上各地
“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数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

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示区域跨东西半球。

第20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只有B项正确。

答案19。

D 20。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