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飞向太空的航程 冯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部分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 1 、 2 、 3 段,点明 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 的新闻事实,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 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即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飞船发 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 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 入太空的国家。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 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升空。图为发射前,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 研制的“神舟二号”飞船 正与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研制的“长征2号F”大 推力运载火箭对接。.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 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 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 舟 ” 五 号 整 装 待 发
箭 “ 和发 酒 正 神 汗射 泉 年 被 舟 水升 卫 转 ” 迎空 星 月 运 五 来。 发 往 号 了中 射 日 发 飞 这国 中 射 船 激航 心 时 区 的 动空 由 , 。 “ 人航 “ “ 长 心天 长 神 征 的工 征 舟 ” 一作 ” ” 二 刻者 二 五 号 。用 号 号 载 自 型 型 这己 运 人 运 是的 载 飞 载 载智 火 船 火 有慧 箭 在 F
03 10 15 9

拔喷上 地射午 而出9 起一时 ,困整 直橘, 刺红随 云色着 霄的一 .烈声 焰巨 ,响 托, 举巨 着型 载运 人载 飞火 船箭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五号发 射瞬间。龙啸九天。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神话,到敦煌的飞天 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 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做了几千年。 今天,随着国家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 高,这一梦想终于实现。 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 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 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 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两弹一星 成就中国航天之父, 一代伟人 颂扬华夏外交之雄。 两弹一星兴中华 丰功伟绩扬国威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 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为了这个梦想,一个古老 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 了近半个世纪”,请同学们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中国人 为了走向太空,经历了哪些 步骤?
回顾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指示。 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送上了太空。 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战略决策。 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是“神舟”一、二、三、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 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 结构。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首名中国太空人杨利伟在 “神五”飞船中工作。
“神舟五号”胜利归来!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 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 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 功。这是杨利伟出舱。

飞 天
飞天梦之一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 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 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 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 翱翔天宇的渴望。
飞天梦之二
嫦娥奔月
•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 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 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 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 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 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 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 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 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 边的寂寞岁月。
• (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 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准确、 概括、生动、鲜明。 • (2)导语:一般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 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 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
一、撰写标题 【典型试题】(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下面是 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 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 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 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 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 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 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 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 最满意的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 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 世博会会徽。
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 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 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 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70年4 月24日,东 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成功.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发射现状
长征二号丙火箭
长征三号乙火箭,该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 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 (3)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 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 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 (4)背景:是指事实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原因 作出说明解释的文字。 • 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 衬托、深化主题; • 解释事实; • 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 表明记者的观点; • (5)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 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
思考题
•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 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 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 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 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 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 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 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 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 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 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 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 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 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 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 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 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飞天梦之三
敦煌飞天 •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 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 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 身。乾闼婆,紧那罗,原是古 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 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 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 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 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 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 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 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 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 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飞天梦之四
万户上天
太空探索其实就是从个 人起步的。世界上最早进行 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 国明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 史书记载, 14 世纪末,明朝 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 47 个 当时最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 双手各持一大风筝,试图借 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 实现飞行的梦想。尽管这次 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但 万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 的世界第一人。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
时间顺序。
主体部分
新闻的主体,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写对中 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这一部分引用的都 是一些背景材料。 大多数新闻都是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 过等一些事情,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 只是寥寥几笔。 本文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时 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 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这使得事件本身更 加凝重。
消息
•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 • 它一般具有五要素。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 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通讯
•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 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 体裁。
•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 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 •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 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 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 新气象、新变化。
神舟七号成功出舱
神舟六号返回, 飞天梦更进一
中国航天事 业的发展
中 国 航 天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 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863”计 划 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20世纪70年代中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作者用了这么多精确的表示时间的数 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
【典例解析】新闻标题必须涵盖 文章内容,且要醒目。给新闻拟 标题时应抓住导语和关键词语, 注意语言简洁精练,同时尽可能 使语言生动形象。此题为开放题 ,答案不惟一,但要抓住包含人 物、事件等关键信息。示例一: 上海世博局重奖盐城小伙邵宏庚 示例二: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 会会徽设计大奖。
14、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 (不超过16个字)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3月15日至17日、3 月20日至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 参考答案:北京两次沙尘 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 3月15日的沙尘天气 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 25 克,按北京地区 天气人均“分得”10斤尘 面积约为1040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 为土。(或近日北京连续两 2.6万吨;3月20日的沙尘暴过程每平方米 降尘量达到 29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 次出现强沙尘天气) 高达3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5.6 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斤尘土。
课文结构
• 标题: • 电头: • 导语: • 主体: • 背景: • 结语: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第1~3段
第4~26段 第5~26段
第27~30段
学学写新闻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 阅读本则新闻,思考: 1.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筛选出什么信息? 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 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 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的过程。 其二,中国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的 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 探索过程。
长征三号乙火箭 发射成现状.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 试验飞船“神舟”号 从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神舟一号在太空.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 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 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图为技术人员正在对飞船返回舱 进行现场技术处理。
• 萨莫亚· 阿庇亚三月三十日电:南太平洋 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 暴,于三月十六日、十七日横扫萨莫亚 群岛。结果,有六条战舰和十条其它般 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 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 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一 百四十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 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的无名墓地上, 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 萨莫亚· 阿庇亚三月三十日电:南太平洋 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 暴,于三月十六日、十七日横扫萨莫亚 群岛。结果,有六条战舰和十条其它船 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 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 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一 百四十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 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的无名墓地上, 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