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四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四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huī fù bó wù
()()()
fèi téng yī jiùcháo shuǐ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江面隆隆的()
()的阳光呼呼的()
()的人群蒙蒙的()
()的波浪滚滚的()
3.选词填空。
欢腾沸腾奔腾
(1)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3)眼看着“神十”成功发射,指挥中心大厅里一片()。
4.小小书法家。
lǒngzhàokuānkuò
fèiténgbówù
huī fùyī jiù
ángshǒucháoshuǐ
5.读拼音,写词语。
(1)早晨,bó wù()lǒng zhào()着整个山林,远远望去,山林好像méng()上了一层轻纱。
(2)我们在yán()官镇终于看到了被chēng wéi()天下奇观的钱塘江dà cháo()。
6.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若()若()人()人()
风()浪()漫()卷()
(1)元宵节晚上,广场上_________,热闹极了。
(2)夜幕降临,周围黑漆漆的,只有远处的渔船上的灯火____________。
7.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
()
(2)天气很冷,但松柏依旧苍翠欲()
(3)中国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8.选词填空。
横卧横贯
(1)陇海铁路( )我国中部。
(2)宽阔的钱塘江( )在人们眼前。
奔腾沸腾
(3)当看到刘翔第一个跑到终点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顿时()起来了。
(4)黄河日日夜夜()不息,哺育着英勇的中华儿女。
9.课文回眸室。
1.过了一会儿,响声____________,只见东边____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人群又________起
来。
2. 霎时,潮头___________,可是余波还在___________般涌来,江面上依旧_______。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____________。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0.精彩赏析阁。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堵
________________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选择题
1.写出“观”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①看②景象或样子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观潮()壮观()观众()
观赏()观点()奇观()
2.我会用“√”标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霎时(shàsà)
颤动(zhànchàn)
涨潮(zhǎngzhàng)
余波(bōbē)
恢复(fúfù)
屹立(yìqì)
3.花落谁家。
平静安静幽静
(1) 我们沿着( ) 的小路,来到了花卉展厅。
(2)上课铃一响,孩子们立刻()下来。
(3)江潮还没有来,江
面上亏()。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4)午后一点左右,江潮来了,大堤上顿时()。
(5)虽然江潮还没有来,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
4.注意带横线字的读音,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画去。
闷(mēn mèn)雷涨(zhǎng zhàng)潮
恢复(hù fù) 飞奔(bēn bèn)而来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2)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4)海塘水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四、句型转换
1.按要求写句子。
(1)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缩句)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加横线的词造句)
(3)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
2.句子训练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用”若隐若现”写一句雨中的山峰)
2.用”先……然后……最后……”写钱塘江潮水的变化。
3.读下列句子,找出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似的(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五、现代文阅读
1.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赔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
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一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 “观潮”中“观”的意思是,潮”指的是大潮。
2. 给选文开头的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
3. 作者是按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又从、、这三个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
4. 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5.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中,作者把比作。
2.阅读,回答问题。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被江边,陈赏那举世闻名路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激。
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秋潮的到来。
爬上山顶,景色尽收眼底。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海阔天空的景象,在那茫茫的雾色中,江水平齐,伸向无边的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
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
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
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
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浪涛耸立,漩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
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夭下奇观。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一瞬间()
2. 将画“”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替换,使句意不变。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课文《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都是赞美钱塘江大潮是。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
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抉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酪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段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2.作者按照从————到————的顺序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缀壮观景象,不但写了亲眼看到的浪潮的————,还
写了亲耳听到的浪潮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4.登峨眉观日出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如今,以秀丽风光和独特总力闻名天下的峨眉山,已在我的脚下了。
为了看到峨眉四大奇景之一——日出,早晨,天还没亮,我便跑出客店,急匆匆地登上万佛顶,向东极目远眺,等待着自出时刻。
满天的星星在天空对我眨眼,脚下的云海在翻腾起伏,远处的山峦像海中的岛屿,在云海之中时隐时现。
不一会儿,东方泛起鱼肚白,由低到高慢慢地扩大。
接着,天际出现一丝红霞,宛如仙女的丝带,薄而柔。
渐渐地,那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把天空映得通红,把云海映得通红,把人们的脸儿映得通红。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起初是个极小的、深红的圆球,发出柔和的光,像一个刚诞生的婴儿,那么甜关,那么柔和。
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周围没有一点儿声音。
我也屏住呼吸,生怕打破这恬静的气氛。
突然,小圆球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一切被映得发亮,苍松戴上金凤冠,大地披上了龙袍,云海像跳动的火焰……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我会填。
(1)峨眉天下秀,————。
————是峨眉四大奇景之一。
(2)作者是按————顺序写峨眉山日出的。
先是———再是———,然后———。
2.本文在写作上与《观潮》有什么相似之处?
3.千百年来,钱塘绝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文人墨客们写下了许多赞颂钱塘江大潮的诗文。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文,把它们写在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其他
我是小医生。
(1)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2)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七、书面表达
小小练笔场。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一写你有哪些感受
全国四年级小学语文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huī fù bó wù
()()()
fèi téng yī jiùcháo shuǐ
()()()
【答案】笼罩恢复薄雾沸腾依旧潮水
【解析】略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江面隆隆的()
()的阳光呼呼的()
()的人群蒙蒙的()
()的波浪滚滚的()
【答案】平静雷声灿烂响声沸腾薄雾汹涌江水
【解析】略
3.选词填空。
欢腾沸腾奔腾
(1)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3)眼看着“神十”成功发射,指挥中心大厅里一片()。
【答案】(1)奔腾 (2)沸腾 (3)欢腾
【解析】略
4.小小书法家。
lǒngzhàokuānkuò
fèiténgbówù
huī fùyī jiù
ángshǒucháoshuǐ
【答案】笼罩宽阔沸腾薄雾恢复依旧昂首潮水
【解析】略
5.读拼音,写词语。
(1)早晨,bó wù()lǒng zhào()着整个山林,远远望去,山林好像méng()上了一层轻纱。
(2)我们在yán()官镇终于看到了被chēng wéi()天下奇观的钱塘江dà cháo()。
【答案】(1)薄雾笼罩蒙(2)盐称为大潮
【解析】略
6.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若()若()人()人()
风()浪()漫()卷()
(1)元宵节晚上,广场上_________,热闹极了。
(2)夜幕降临,周围黑漆漆的,只有远处的渔船上的灯火____________。
【答案】若隐若现人山人海风平浪静漫天卷地(1)人山人海(2)若隐若现
【解析】略
7.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
()
(2)天气很冷,但松柏依旧苍翠欲()
(3)中国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答案】2.(1)宽广(2)依然(3)矗立
【解析】略
8.选词填空。
横卧横贯
(1)陇海铁路( )我国中部。
(2)宽阔的钱塘江( )在人们眼前。
奔腾沸腾
(3)当看到刘翔第一个跑到终点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顿时()起来了。
(4)黄河日日夜夜()不息,哺育着英勇的中华儿女。
【答案】(1)横卧(2)横贯(3)沸腾(4)奔腾
【解析】略
9.课文回眸室。
1.过了一会儿,响声____________,只见东边____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人群又________起来。
2. 霎时,潮头___________,可是余波还在___________般涌来,江面上依旧_______。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____________。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答案】1.越来越大水天相接白线沸腾 2.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了平静
【解析】略
10.精彩赏析阁。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堵
________________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答案】1.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把浪潮比作战马
3.从颜色:白色;形状: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解析】略
二、选择题
1.写出“观”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①看②景象或样子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观潮()壮观()观众()
观赏()观点()奇观()
【答案】①②①①③②
【解析】略
2.我会用“√”标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霎时(shàsà)
颤动(zhànchàn)
涨潮(zhǎngzhàng)
余波(bōbē)
恢复(fúfù)
屹立(yìqì)
【答案】shàchànzhǎngbōfùyì
【解析】略
3.花落谁家。
平静安静幽静
(1) 我们沿着( ) 的小路,来到了花卉展厅。
(2)上课铃一响,孩子们立刻()下来。
(3)江潮还没有来,江
面上亏()。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4)午后一点左右,江潮来了,大堤上顿时()。
(5)虽然江潮还没有来,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
【答案】(1)幽静(2)安静(3)平静
(4)人声鼎沸(5)人山人海
【解析】略
4.注意带横线字的读音,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画去。
闷(mēn mèn)雷涨(zhǎng zhàng)潮
恢复(hù fù) 飞奔(bēn bèn)而来
【答案】mēn zhǎnɡ fù bēn
【解析】略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2)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4)海塘水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答案】(1)×(2)×(3)√ (4)√
【解析】略
四、句型转换
1.按要求写句子。
(1)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缩句)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加横线的词造句)
(3)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
【答案】(1)江面上笼罩着薄雾。
(2)略。
(3)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解析】略
2.句子训练营。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用”若隐若现”写一句雨中的山峰)
2.用”先……然后……最后……”写钱塘江潮水的变化。
3.读下列句子,找出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似的(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 )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答案】1.略 2.略 3.(2)√
【解析】略
五、现代文阅读
1.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赔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
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一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 “观潮”中“观”的意思是,潮”指的是大潮。
2. 给选文开头的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
3. 作者是按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又从、、这三个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
4. 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5.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中,作者把比作。
【答案】1. 看钱塘江
2.略
3. 由远及近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4. 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5.略
【解析】略
2.阅读,回答问题。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被江边,陈赏那举世闻名路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激。
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秋潮的到来。
爬上山顶,景色尽收眼底。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海阔天空的景象,在那茫茫的雾色中,江水平齐,伸向无边的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
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
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
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
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浪涛耸立,漩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
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夭下奇观。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一瞬间()
2. 将画“”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替换,使句意不变。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课文《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都是赞美钱塘江大潮是。
【答案】1.着急一刹那
2.人山人海
3.由远及近
4.时间地点情景天下奇观
【解析】略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
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抉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酪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段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2.作者按照从————到————的顺序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缀壮观景象,不但写了亲眼看到的浪潮的————,还
写了亲耳听到的浪潮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答案】1.声音颜色形状
2.远近颜色、形状声音
【解析】略
4.登峨眉观日出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如今,以秀丽风光和独特总力闻名天下的峨眉山,已在我的脚下了。
为了看到峨眉四大奇景之一——日出,早晨,天还没亮,我便跑出客店,急匆匆地登上万佛顶,向东极目远眺,
等待着自出时刻。
满天的星星在天空对我眨眼,脚下的云海在翻腾起伏,远处的山峦像海中的岛屿,在云海之中
时隐时现。
不一会儿,东方泛起鱼肚白,由低到高慢慢地扩大。
接着,天际出现一丝红霞,宛如仙女的丝带,薄而柔。
渐渐地,那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把天空映得通红,把云海映得通红,把人们的脸儿映得通红。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起初是个极小的、深红的圆球,发出柔和的光,像一个刚诞生的婴儿,那么甜关,那么柔和。
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周围没有一点儿声音。
我也屏住呼吸,生怕打破这恬静的气氛。
突然,小圆球发出了耀
眼的光芒,一切被映得发亮,苍松戴上金凤冠,大地披上了龙袍,云海像跳动的火焰……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我会填。
(1)峨眉天下秀,————。
————是峨眉四大奇景之一。
(2)作者是按————顺序写峨眉山日出的。
先是———再是———,然后———。
2.本文在写作上与《观潮》有什么相似之处?
3.千百年来,钱塘绝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文人墨客们写下了许多赞颂钱塘江大潮的诗文。
请你查阅相
关资料,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文,把它们写在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答案】1.(1)青城天下幽日出
(2)时间一抹鱼肚白一丝红霞大太阳慢慢升起来了
2.缓察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来写。
3.略
【解析】略
六、其他
我是小医生。
(1)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2)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答案】(1)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2)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3)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听到了它的声音。
【解析】略
七、书面表达
小小练笔场。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一写你有哪些感受
【答案】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