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生产基地可行性报告之欧阳体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万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北川县万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
究
2项目性质:种植发展
3项目建设单位: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
4项目建设地址: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
5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3月-2014年12月
6项目建设目标:通过3年的发展,在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等地引入符合药典要求的适合北川生长环境的优良金银花品种,按GAP种植规范推广万亩符合国家药典规范的良种金银花。
达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万亩规模种植,实现工厂化加工,做大做长金银花产业链,促进北川县槽马乡、桃龙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7项目总投资:共计1720万元;其中:申请山东援建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企业筹措1320万元。
二、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
实施单位: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
三、项目背景
中药材生产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与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积极发展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将是中药材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药材GAP亦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是对中药材生产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药学与农学结合的产物,从产前(如种子的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环节标准化)至产后(如加工及储运等标准化)都遵照规范加以实施,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
中药材GAP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我国GAP工作正在启动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和拟出了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例》其主要是通过对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规范管理,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50亩,以龙头用户企业为主导的药厂+公司+基地+农户的GAP中药材生产基地为类型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
目前北川中药材生产存在农业化程度地、品种混乱、产量低、生产不稳定、缺少加工企业等问题。
只有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生产科学化、规范化,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模式、才能保证中药材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积极推进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把中药材生产从单纯的数量增长至规模质量同步增长的转变,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并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中药产业链,提高中药产业的集中度,形成规模化生产,社会化经营,GMP与GSP相结合的优势中药产业。
四、发展金银花产业的意义
纵观世界药业和医学发展态势,中药属天然药物,其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倍受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地发现化学合成西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产生许多毒副作用,严重威胁和影响着患病人群的身心健康,催发人类寻求更为安全
有效的天然药物已是世界医药界的潮流,特别是当今世界许多疑难病症,如癌症、艾滋病、肝炎、中风和SARS等,中药对其疗效尤为显著,使得全球医药界对中药有了全新认识。
医疗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而中医中药的辩证施治思想正在得到新的体现。
加之工业化发展、全球环境恶化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日益明显,为中药产业获得新生创造了极好机遇。
为金银花及其他中草药产业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是今后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银花是珍贵的中药材,是国家确定的名贵药材之一,已有2005多年的入药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银花对一切肿毒,能败毒托里,散气活血,其功能独胜。
”金银花的主要成份为绿原酸(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异绿原酸、木犀草素、肌醇、皂甙等。
传统中医以金银花未开放的花蕾和叶入药,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经现代科技手段测定,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性,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全国二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其茎、根、花、叶、根菌均可入药,药用价值高,用途广泛;金银花可冲以代茶,汤色翠绿,透亮,闻之气味芬芳,饮之心舒肺爽,是防暑降温饮料中得佳品,加之其具有活血化瘀、坚齿、止渴、名目、宜思、除痰、利尿、保护心血管等药
理功能,越来越被消费者青睐,特别是香港、新加坡哥华人居多的地方,人们都以其为馈赠的佳品,尤其近几年日本,金银花种植面积激增,研究不断深入,该产品一投放市场就会供不应求。
国内数千家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都含有金银花成分,在中药配方中得煎剂已发展为片剂、针剂、丸剂、膏剂等多种类型,在香料方面亦研究出金银花香水、香波及化妆品和保健品;在饮料方面已经研制开发出金银花茶、忍冬花酒、银麦啤酒等,如著名保健饮品“王老吉”、“和其正”等,这些产品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中“王老吉”饮料企业年需求近万吨,“和其正”等其他饮料行业需求近10万吨,制药及其他行业需求40万吨。
由此可见,发展金银花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
1气候、气象
北川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日照少,冬暖、春早、夏凉、秋短和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绵雨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4.8℃。
多年平均降雨量1261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年降雨量的87%,7月降雨量最多,为309.7mm,一月上旬最少,为1.4mm。
区内50年一遇最大年降水量为1521.1mm(1990年),最大日降水量为470mm(1992年)。
多年平均日照1058.7小时。
年无霜期为300天。
年平均蒸发量1084.2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1%,年平均雾日15天。
2自然资源
北川自然资源丰富,水系发达。
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
全县4303776.4亩土地中,农耕地占7.7%,园地占1.3%,林地占80.0%,牧草地占1.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交通用地占0.6%,水域占2.5%,未利用土地占5.1%,农耕地中26度以下占31.7%,25度以上耕地占68.3%。
土壤质地以砾石土为主,次为壤土、粘土。
酸碱度适中,有机质会含量较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全县境有森林面积134660.22公顷,森林覆盖率46.93% ,活立木蓄积量2124.4万立方米。
粮食作物有9科4属34种。
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已知的树木有83科176属327种。
牧草61科174属243种,药用植物549种。
已知的野生脊椎动物5纲29目90科355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二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
家养动物有猪、牛、羊、鸡等73种;有农作物害虫7目23科52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昆虫)8目22科57种。
植被呈带状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黄壤和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和常绿落叶混交林、暗棕壤和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土和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
3北川的中药资源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特点,适宜多种木本药材的生长,北川是天然药物资源与中药资源的宝库,已知的药材资源就上70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
的品种已达30余种,常见的木本药材有厚朴、辛夷、杜仲、黄柏等。
根据调查统计: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人工种植14余万亩,主要品种有厚朴8万亩、辛夷1万亩、杜仲2万亩、黄柏1万亩,黄连、当归、木香、大黄、天麻、柴胡等草本药材2万亩,主要分布小坝、片口、桃龙、开坪、坝底、白什、马槽、都坝、白泥、擂鼓等乡镇。
全县天然分布面积1万余亩,主要品种有贝母、玄参、半夏、木香、天麻等上百种,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4建设地自然环境: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境内系山区,群山怀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
雨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200毫米,酸碱度适中,有机质会含量较高,地块有一定坡度,同时境内有大量的土地可供开发金银花种植。
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又是贫困山区,种植业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使农民多年来出现增收困难。
通过金银花GAP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达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和帮助山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扶持和补偿。
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十分适宜中药材生产,种植区内的群众也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为建设金银花GAP种植项目基地打下良好基础。
“家有千墩金银花,不怕手中没钱花”,在“荒山荒坡复垦、增加耕地面积”工程中,金银花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5金银花作为名贵中药之一,用途广泛、价值高,适应性强,结花期早,丰产性能好,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目前金银花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国金银花年需求量约2万吨,而实际年产量仅约7000吨,缺口巨大,供求比例为一比三,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在以后金银花经济市场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短期内难以缓解,在今后二十年内金银花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因此,发展金银花前景非常广阔,既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又是长远受益的稳定产业。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十分适宜金银花生长,同时境内有大量的土地可供开发金银花种植。
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既可把当地的土地山坡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使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又可通过金银花GAP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改变山坡地的土地植被,达到保持水土,减少流失,改善生态的目的。
2金银花含丰富的绿原酸,还含有十余种可溶解性氨基酸。
我国消费群体对金银花的保健功能认知度高,有传统的消费习惯,需求量很大。
近几年金银花茶和金银花饮料因“王老吉”而火爆市场,发明于清道光年间王老吉凉茶,被公认为凉茶始祖的王老吉饮料就是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而
成,其营养成份高、新鲜,口感纯正清香,深受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群的青睐。
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已与知名保健饮料企业“王老吉”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金银花原料,并确认适当的时候在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建立“王老吉”灌装生产线以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
3 利用金银花的花、叶、茎、根都可提取绿原酸,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是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广谱药材,像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脉络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是金银花。
近年来国内含有金银花成份的中成药销量增长速度很快,中成药、中药配方销量的增加又使得国内各制药厂、医院等大幅度地增加金银花消耗量。
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具备了金银花深加工能力(如绿原酸的提取等),做大做长金银花产业链,可大大提高金银花的附加值。
4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是整个金银花产业链的基础工程,以标准化、规范化来种植,才能保证金银花产品安全优质,并获得高产、高效。
生产出符合国家药典的金银花原药材,并起到积极引导示范作用,辐射带动金银花种植在马槽乡、桃龙乡及北川全县的快速发展,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目标。
七、项目建设的基础
1品种优势
引入金银花品种—“巨花一号”。
“巨花一号”经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检测绿原酸含量稳定在7.1%左右,木樨草苷含量达0.41%,是目前含量最高的优良品种。
此品种完全达到新版药典的要求,为国内加多宝集团、哈药集团、康缘集团、以岭制药、太行制药等多家保健饮料公司和药厂采用。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将已经超过十五万亩大规模种植的优良品种“巨花一号”金银花引进,并在北川县马槽乡试种成功。
2技术优势
“巨花一号”金银花在北川县马槽乡试种,经过一年种植探究,从育苗、定植、施肥、修剪、采摘、加工、包装都有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独特的系列技术。
形成了较完善金银花种植标准,各项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其他金银花品种。
2.1育苗技术:经过原产地引种后,北川县马槽乡再行二次育苗,保证了种苗的纯正,从源头上保证金银花的品质。
2.2栽培、修剪技术:目前栽培已经形成的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并非经过北川县马槽乡实践后,金银花种植达到药典所规定的品质,产量较大的提高,盛产期达到450至600公斤/亩鲜花。
亩产值达到六千至一万元。
2.3烘干技术:金银花开花时均是雨季,传统的方法加工是靠
太阳晒、明火烤,这样加工的金银花质量差,达不到质量要求。
如果大面积种植,遇雨不能及时采摘无法加工就会烂掉,从而制约了农民发展金银花的积极性。
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相应烘干加工厂房,采用独特的烘干工艺,不但成功地解决了金银花烘干难的难题,而且烘出来的花质量好,品位高。
该项技术的运用,解决了金银花加工难的瓶颈问题。
3金银花的自身优势
“种金银花,收金银,银花开,金银来”。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二宝花”为常绿,多年生,藤本灌木,金银花耐瘠薄,耐干旱、耐涝,50度高温能生长,零下40多度冻不坏,水浸不烂,大旱半年干不枯,无论是盐减沙地。
肥沃良田,山岭茶地,高山平原,土丘荒坡,路旁地堰,果林间种,均能生长旺盛。
金银花适应性特强、易种、管理粗放、快生长、收成好、见效快。
金银花种后第四年达到盛花期,每亩鲜花450-600公斤以上,每亩收入六千元以上,一年投资,多年收益,有长达20-30年盛花期,是发财致富的黄金树。
4金银花种植与北川县马槽乡、桃龙乡常规种植业效益相比,有明显的增加农民收益的优势。
从马槽乡的实践看,金银花以其超强的生命力,快速的丰收期,是一个值得推广或替代农民传统品种的好项目。
八、主要建设内容
1、根据北川的气候、自然条件、土壤条件,选引金银花品种,在收集、整理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提纯复壮、系统选育等选育措施培育金银花优良品种,同时建立良种繁育制度,并结合规范化的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高产的金银花。
建设20亩的符合GAP规范的金银花种植示范园(引种、育苗)。
建设50亩金银花选育品种种苗基地。
2、在选引种植金银花品种成功的基础上,首期推广种植500亩,进行品质研究。
3、在北川县选择1~2个乡进行试种,逐步推广建设GAP 种植基地。
通过2—3年努力,落实万亩种植面积。
并依据GAP 规范要求去种植使之达到无公害和有机标准。
4、对建成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中药种植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制订《金银花规范化种植生产规程》(SOP)和《金银花干制品分级别及饮片生产规范》(SOP),并在省、市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审批。
按照《中药材GAP》,SOP的制订和实施是企业行为。
公司应根据需要的生产品种,适宜栽培区域、技术状态、科技实力等,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5、同步进行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基地的建设。
6、产品营销计划
6.1利用现有的茶叶品牌做好茶用金银花的营销,销到全国的大中城市;
6.2出售给相关制药厂;
6.3做好建立保健饮料生产企业的准备,本公司已与知名保健饮料企业“王老吉”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金银花原料,并确认适当的时候在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建立“王老吉”灌装生产线以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也具备了金银花深加工能力(如绿原酸的提取等)。
九、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
1项目投资估算:
优质种苗引进,100万元;
种苗选育费用100万元;
金银花的质量研究费用20万元;
金银花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30万元;
金银花种植基地GAP认证50万元;
每亩种苗资金1000元,10000亩需种苗资金1000万元;
50亩GAP示范园开山、开地及土地整理和道路建设费100万元;
化肥及农药60万元;
干燥加工设备260万元;
共需投入1720万元。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720万元。
由北川安特天然药业有限公司筹措1320万元。
申请山东援建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
十、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计划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
1 2011年3月至9月,完成500亩金银花拟选育品种的引种、移栽并建设GAP示范园20亩;同时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
2 2011年9月至12月,完成金银花干燥设备的选型及论证工作;
3 2011年7月至12月,完成年产300万苗、50亩金银花选育品种种苗基地的建设;
4 2012年3月至11月,完成2000亩金银花选育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5 2013年3月至11月,完成2000亩金银花选育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6 2014年3月至11月,完成5500亩金银花选育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7 2014年12月前,整理出各项验收与技术相配套材料,并申请GAP项目验收。
十一、环境影响评价
1项目活动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水土等环境造成轻微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建设中的整地等活动可能引起土壤的风蚀。
2投入物影响
由于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较多的物质投入,如肥料、农药等,在此过程中往往产生各类废弃物,如肥料、农药等的固体包装物和废弃化学品。
其对环境的影响分述如下:农药:高效农药的使用必然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
肥料:施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不科学的施肥方法造成水体和土壤物化性能的改变,污染水质和降低土壤肥力等。
弃物:主要包括农药、化肥等的固体包装物和废弃化学品等,会影响和污染环境。
但只要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
3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项目属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设中无污水排放,在病虫害防治、废弃物处置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3.1执行植物检疫制度,严禁使用病虫感染的种苗;
3.2防治以生物措施为主,其次才考虑使用农药,但即便使用农药,也应施用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以防产生危害;
3.3充分利用有机肥作肥料,尽量少施用化肥,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负面影响。
3.4废弃物处理措施
在苗木定植和抚育管理过程中及时清理现场。
对洒农药、施化肥后产生的固体包装物和废弃化学品分别进行妥善处理。
4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属生态绿色工程项目,只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就不会对水、空气和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项目建设,反而提高了项目区植被覆盖度,会改善区域小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十二、市场分析
1金银花市场发展趋势
金银花既是国家确定的70种名贵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三分之一的中药方剂中用到金银花。
由于它抗菌消炎,抗病毒疗效甚佳,成为“非典”、“禽流感”、“甲流”、“手足病”等防治处方的首选药。
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等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和保
健意识的提高,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开始由药用向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发展。
人们熟知的有“金银花茶”、“金银花喉宝”、“王老吉”、“娃哈哈金银花饮”、“银麦啤酒”、“金银花露”、“忍冬花牙膏”、“金银花果汁”等,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家更把金银花视为珍宝,国内外需求量越来越大。
2金银花的全国总产量
金银花主产区山东平邑县已处在盛花期的约有30万亩,新栽约20万亩,目前年产量约4000吨;河南封丘人工栽培的金银花约10万亩,计划发展到50万亩,目前年产量约1300吨;河北省巨鹿县,也是人工栽培,产量与河南差不多。
目前全国金银花年总产量约7000吨。
3金银花的市场需求
目前全国金银花年需求量约2万吨,而实际年产量仅约7000吨,缺口巨大。
国际市场对金银花的需求量也很大,2009年受“甲流”影响,国家严控金银花出口。
4金银花的价格行情
以山东金银花市场价格变化为例,自2003年价格跌倒最低谷后,近几年一路走高,尤其是2009年甲流发生,具有抗病毒功效的金银花价格开始飙升,且有上升趋势。
据专家分析预测,在以后金银花经济市场中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短期内难以缓解,在今后二十年内金银花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十三、经济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
1经济效益:
种植株数:400株/亩,亩产量:450-600公斤;
平均株产:株产鲜花1.3-2.06公斤;
收购价格:12元/公斤,亩产值5400至7200元;
生产成本:土地租金90元/亩,化肥农药300元,管理费300元,摘花费:2700至3600元,合计生产成本在3390至4290元之间,亩纯收益:2010至2910元之间;
按亩栽400株,盛产期每年每株收鲜花1.15公斤,以最低保护价格每公斤12元计,每亩最低收入5400元,减去采花及种植的工资和肥料管理费用3390元,净收入2010元。
万亩金银花年纯收入2010万,年为农民提供务工费3390万元。
万亩金银花年产值可达到6000万元。
2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中药途径,它将成为北川的广大农民开辟一条种养、加工、高品质的绿色药用经济作物的致富之路,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对中药企业则是从源头上突破中药材质量难以控制的瓶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由于金银花主根粗壮,毛细根密如蛛网,根系是枝冠的4倍。
在山区地、坝堰沟崖、路旁栽植,除供药用受益外,还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的作用。
在25度以下的荒坡上横向种植600-700墩,两三年后即可把荒山绿化起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每到初夏,漫山遍野的金银花含苞待放,蜂飞蝶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使人流连忘返。
这一迷人的景象是种植金银花地区的独特的风景线。
金银花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显示出巨大的作用,早起步、早受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四、结论
项目总投资共计1720万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产生效益6000万元;年为农民提供劳务工费3390万元。
本项目完全符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国发〔2008〕31号)中“立足资源优势,恢复重建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建设23个中药材生产基地”的要求。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对金银花在灾后经济恢复生产以及后续产品上市、提升药材价值空间,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