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小题)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沉着冷静毕恭毕敬
B. 惊慌失措恍若未然
C. 落落大方惊心动魄
D. 神采飞扬恣意妄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我非常喜欢阅读,尤其喜欢读小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D. 为了确保考试顺利进行,老师们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那一轮明月,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大地。
B. 那朵花,美丽得就像一位少女。
C. 她的笑声,清脆得就像一首歌。
D. 那座山,高耸入云,就像一座巍峨的城堡。
4.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稳如磐石
B. 豁然开朗
C. 满载而归
D. 轻歌曼舞
5. 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畅游:尽情地游玩。
B. 轻松:心情愉快,没有负担。
C. 神秘:不可捉摸,让人感到新奇。
D. 丰收:收获丰富,产量高。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你这个主意太好了,我完全赞同。
B. 你的表现很出色,你真是个天才。
C.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改正。
D.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给你讲讲。
7. 下列词语中,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悲伤悲观
B. 快乐快速
C. 轻松轻松
D. 丰富丰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那个男孩像一只猴子,活泼好动。
B. 这座城市就像一座花园,美丽极了。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D. 他的眼睛像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9.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严肃严厉
B. 欢快欢乐
C. 坚强坚韧
D. 美丽美观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那个男孩像一只猴子,活泼好动,聪明伶俐。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温暖着人们的心。
D. 那座山,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令人赞叹不已。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共20分)
阳光洒在校园的操场上,同学们正在举行运动会。
此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同学们纷纷躲进教室,只有小明还站在操场上。
“小明,快进来吧,别淋湿了。
”同学们纷纷劝他。
“没关系,我喜欢淋雨。
”小明笑着回答。
雨越下越大,小明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淋湿自己。
同学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到十分惊讶。
“小明,你为什么不怕雨呢?”一个同学好奇地问。
“因为我喜欢雨,雨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小明认真地说。
雨一直下到傍晚,小明才回到教室。
同学们看到他湿漉漉的头发,都为他感到心疼。
“小明,你以后还敢这样淋雨吗?”一个同学关心地问。
“当然敢,只要我喜欢,我就敢。
”小明坚定地说。
同学们都被小明的勇气和执着所感动,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2)请简要分析小明为什么不怕雨。
(3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小明的看法。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共20分)
《背影》
朱自清
背影,是父亲的背影。
父亲总是默默地为我付出,而我却很少去关注他。
直到有一天,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父亲的背影。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独自一人回家。
走在路上,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
那是父亲,他正在为我买书包。
我走近一看,父亲已经买好了书包,正准备离开。
“爸爸,你等等我。
”我大声喊道。
父亲回过头来,看到了我,笑了笑,说:“走吧,回家。
”
我跟着父亲回家,一路上,我看着父亲的背影。
那背影,那么高大,那么坚实。
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已经老了,他为我付出了太多。
回到家,我帮父亲收拾好书包,然后坐在沙发上,看着父亲为我准备的晚餐。
我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
“爸爸,谢谢你。
”我说。
父亲转过头来,看着我,笑了笑,说:“傻孩子,不用谢。
”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父亲的背影,我开始珍惜父亲为我做的一切。
(1)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3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背影”的理解。
(5分)
(3)请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5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摄乎大国之间:被夹在大国之间
B.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C. 比及三年:等到三年后
D. 如会同:类似于会合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B.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C.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D.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3)下列句子中,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比及三年/比及三年/比及三年/比及三年
B. 如或知尔/如或知尔/如或知尔/如或知尔
C. 比及三年/比及三年/比及三年/比及三年
D. 如或知尔/如或知尔/如或知尔/如或知尔
(4)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B. 孔子对四位弟子的回答都表示了赞赏。
C. 孔子认为曾皙的回答最好,因此他说“吾与点也”。
D. 孔子对四位弟子的回答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四、作文(共50分)
题目:那一次,我长大了
要求:
1. 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2. 文章要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3. 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4. 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