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信宜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物
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参考答案:
A
2. (单选)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
Q 与轻质弹簧相连。
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
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A. P的初动能
B. P的初动能的
C. P的初动能的
D. P的初动能的
参考答案:
C
3. 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参考答案:
C
4.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B.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D.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B
考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名师点睛】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它是实践和思维的结晶。
5. 如图所示,小球P、Q的质量相等,其间用轻弹簧相连,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系统静止时,弹簧与轻绳均与斜面平行,则在轻绳被突然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θ
B.Q球的加速度为零
C.P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Q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D.P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gsinθ
参考答案:
B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_______V电源工作,它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当打点周期为0.02s时,其工作电源频率是______Hz,用它实验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仍按0.02s打点周期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220,50,偏小
7. 为了测定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其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
C.按图甲的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
(2)存在错误的步骤应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正确方法重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B D 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木块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35
8. 迄今为止,已有六位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请写出其中两位物理学家的姓名:,。
参考答案:
杨振宁,李政道
9.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当弹簧受F=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cm;当拉力从800N减小为600N时,弹簧的长度缩短了cm。
参考答案:
2000; 40; 10
10. (6分)A、B两个物体相距L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当它们相距3L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____F;按国际单位制,万有引力恒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m3/(kg.s2)
1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每相邻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如果在计算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大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速度值与原来相比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低0.02 偏小
12. 一质量为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为重力加速度。
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下图给出了汽车从A点出发到B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填空。
(1)在0 s-40s内汽车做运动;
加速度是m/s2。
(2)在120 s-200 s内汽车的加速度是m/s2;发生的位移是m。
(3)由图中得到汽车从A点开始到速度大小为10m/s时所需的时间是s
参考答案:
(1)匀加速直线运动0.5
(2)-0.25 800
(3)20或160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
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入相应的字母)
(2) 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2分)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
15. 图2-12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所得的一条纸带(A、B、C、
D、E、F每相
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段长度为OA=6.05cm、OB=13.18cm、OC
=21.40cm、OD=30.70cm、OE=41.10cm、OF=52.58cm.(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图2-12
(1)根据这些数据,求出B、C、D、E等各点的速度,并填入表中;
(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在图2-13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速度图象;
图2-13
(3)根据速度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1) 每空1分,小计4分
(2) 图像近似为一条直线 -----4分
(3) 1.07~1.11m/s2--------------- 4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R,a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R,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求:
(1)a、b的线速度之比
(2)a、b的角速度之比
(3)a、b的周期之比
(4)a、b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
解:由题意知:卫星a、b的轨道半径之比
(1)
(2分)
(1分)
(2)
(2分)
(1分)
(3)
(2分)
(1分)
(4)(2分)
17. (12分)如图所示,一辆长为13m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西行驶,一辆长为18m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m/s2的加速度由西向东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车头相距200m,求两车错车(即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分开)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s
设货车启动后经过时间t1两车开始错车,此时货车和客车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有:
s
+s2=200m①
1
由运动学公式得:②
s
=vt1③
2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1=10s
设货车从开始启动到两车错车结束所用时间为t2,此时货车和客车的位移分别为s
、s4,则有:s3+s4=231m④
3
由运动学公式得:⑤
s
=vt2⑥
4
联立④、⑤、⑥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2=11s
故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为:Δt=t2-t1=1s
18. 固定光滑细杆与水平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
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参考答案:
解:由图得:(2分)
前2 s有:F2-mgsinα=ma (3分)
2 s后有:F2=mgsinα(3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m=1 kg,α=3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