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姓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姓调查报告
——毛阿托
姓氏起源
毛姓源于姬姓,属于以国名为氏。

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

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

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

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封邑为氏。

伯聃(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

在后世子孙中,有以封地命姓者。

迁徙传播过程
西周时期,毛姓分封之地在黄河流域,大致在今陕西华县境内。

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发生内乱,开始有人徙居长江南部地区。

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少数人居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甘肃外,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

包括今浙江衢江、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常州、昆山、常熟、宜兴、吴江、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浠水,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毛氏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1%,排在第八十二位。

浙江为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29.6%。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四川、湖南,这五省毛姓大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这两省的毛姓又集中了10%。

毛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形成了以东部浙赣和西部川湘为中心的两大块毛姓聚集区。

[7]
明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34%,排在第六十八位。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毛姓人口纯增长比全国人口增长率要高。

浙江为毛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34.6%。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甘肃两省,这两省毛姓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湖南、湖北,这五省的毛姓又集中了26%。

宋元明600余年间,毛姓人口分布格局变化大,人口主要向东南、西北地区迁移。

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湘鄂、甘肃三块毛姓聚集区。

[7]
当代,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

从明朝以来的600年,毛姓人口由32万增至250万,达7倍多,但总体增速低于全国总人口增速。

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河南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湖南、广西、重庆、江西、江苏,这五省市又集中了32%。

浙江集中了毛姓总人口的12%,为毛姓第一大省。

600年间,毛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和中原地区回迁,全国形成了浙江、川渝湘、河南三块毛姓聚集区。

[7]
在浙沪、皖苏南部、福建北部、赣渝鄂大部、湘黔桂、广东西部、川云东部、甘肃中段、青海东北,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的0.3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4%的毛姓人群。

在皖苏中部、豫陕宁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南、新疆西北、四川大部、云南中部、鄂渝北部、粤闽中部、海南北部、江西东南、黑龙江东部、辽宁中部,毛姓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在0.24-0.36%之间,其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6.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17%的毛姓人群。

毛氏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