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连贯原则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体现——基于现场口译的语料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论连贯原则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体现
——基于现场口译的语料分析
谢一铭1王斌华2
1.广州市育才中学 广州市 51008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市 510420
本文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杨洁篪外长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平
行语料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但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
在一定程度上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往往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本文对调整
的目的进行了分类考察,并讨论用于处理不同情况的口译策略。

汉英外交口译; 目的论;语内连贯原则;语际连贯原则
本文为广东省高校重点文科基地重大项目( 10JDXM74003)成果,得到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09091)的资助。

2011-02-15
本案例
译员
@@1. Herbert, Jean. The Interpreter' s Handbook, Geneva: Librai rie de 1' université, 1952
@@2. Jones, Roderick.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St. Je rome Publishing, 2002
@@3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tledge, 2001
@@4. Nolan, James.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Multi lingual matters Ltd, 2005
@@5. Phelan, Mary. The Interpreter' s Resource, Multilingual Mat ters Ltd, 2001
@@6. P chhacker, 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7. Shuttleworth,Mark & Cowie,Moira.谭载喜译.翻译研究词 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9.黄仕会.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研究.南京 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 中国对外翻泽出版公司,2001
@@11.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 以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任小平.外交口译的灵活度.中国翻译,2000,(5):41-44@@1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6
@@14.张韵菲.中国外交口译面面观.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7
@@15.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长沙:湖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
@@1.徐海亮.武术翻译四项原则.中华武术,2005,(1):24-25@@2.许建忠.翻译生态学.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 24, 35, 102
@@3.宋以丰.翻译的亲社会性—近现代中国翻译史研究之一. 上海翻译,2010,(4):77-80,65
@@4.罗永洲.中国武术英译现状与对策.外语教学理论与实 践,2008,(4):58-63
@@5.谢应喜.武术翻译初探.中国翻译,2008,(1): 61-64@@6.马妮,马俊成.武术中英翻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搏击· 武术科学,2007,(1):26-28
@@7.董绍明.中国当代气功精论·丹田论.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19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9.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Trans.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ms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2
@@10.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9
@@11.汪榕培.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0
@@12.刘祥清.音译与可译性限度的消解.中国科技翻译, 2010,(2):38-41, 60
@@13.李特夫.武术术语英译论析.体育学刊,2006, (6): 63-66
@@14.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5
目的论连贯原则在汉英外交口译中的体现——基于现场口译的
语料分析
作者:谢一铭, 王斌华
作者单位:谢一铭(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市,510080), 王斌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市,510420)刊名:
中国科技翻译
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年,卷(期):2011,24(3)
1.Herbert,Jean The Interpreter' s Handbook 1952
2.Jones,Roderick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2002
3.Munday,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1
4.Nolan,James Interpretation: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2005
5.Phelan,Mary The Interpreter' s Resource 2001
6.P chhacker,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2004
7.Shuttleworth,Mark.Cowie,Moira.谭载喜翻译研究词典 2005
8.方梦之译学辞典 2003
9.黄仕会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外交口译研究[学位论文] 2008
10.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 2001
11.李和庆.黄皓.薄振杰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 2005
12.任小平外交口译的灵活度 2000(05)
1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 2006
14.张韵菲中国外交口译面面观[学位论文] 2007
15.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 20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fy20110300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