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圈经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研究方向。

我国对城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于洪俊、宁越敏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巨大城市带的概念。

1998年,高汝熹、罗明义对城市圈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定义。

1999年,崔功豪又提出了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即使城市的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现状,可将城市圈经济的特征总结如下:⑴城市圈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

⑵城市圈经济有利于统筹城市经济圈的合理化布局,进而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

⑶城市经济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可以实现城市间信息的交流共享。

⑷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作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

城市圈经济的界定标准
1954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圈”的功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计划,以此带动其他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

1960年,日本又提出了“重大城市圈”的定义,重大城市圈人数必须达到100万。

1990年,美国提出了城市中心至少所能容纳的人数,即人口总数不得低于5万。

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急需建立一批城市经济圈,以使中西部人口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层次
按照地区基本特点、都市区域范围、枢纽城市数量、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可分为一中心、两中心、多中心和大城市经济带四个层次:
⑴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

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唯一性。

经济枢纽城市在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它是所划定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推进性单元和原始动力。

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中各组成部分与枢纽城市直接联系,枢纽城市是经济活动中心。

通信、道路等城市建设由枢纽城市向经济落后城市扩散,在枢纽城市周围形成多级别散布形式。

⑵两中心大城市群经济。

两中心大城市群经济较为典型的有重庆-成都区域经济、北京-天津区域经济。

一般情况下,两座枢纽城市地理位置相邻,经济水平相当,两枢纽城市分别控制不同区域,一起促进区域经济进步。

两枢纽城市利用完善的通信、道路基础设施实现快速联系。

区域内其他组成部分都以枢纽城市为中心扩散,在枢纽城市周围形成环绕散布。

⑶多中心大城市群经济。

多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枢纽城市常常达到三个甚至更多。

其枢纽城市一般由规模中等或大型城市担当,枢纽城市产业构成与产业联系风格各异,分别具有区域经济枢纽基本功能。

枢纽城市在地里位置上分布状况主要呈三角分布或多边形分布,其他组成部分划归在一个甚至两个枢纽城市经济控制区域内。

多中心大城市群经济内部协作主要依靠多个枢纽城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进行,其他组成部分与枢纽城市之间则为多重联系相互交叉。

区域内通信、道路等城市建设形成较为突出网络交互性。

在我国,较为典型的多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主要有长株潭与苏锡常两个大城市群经济。

⑷大城市带状经济区。

大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形成导致城市群所包含区域逐步扩大化,城市群得到迅速发展,不同城市群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联系,其基本作用逐步统一并相互协调,最终实现较大区域内带状经济区的形成。

大城市带状经济区的建立能够很好协调不同城市群之间形成有机整体,使不同城市群联合发挥集体效用,将城市群经济市场综合化趋势进一步展现出来,甚至能够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全球范围内典型大城市带状经济区主要有曼彻斯特—伦敦带状经济区、大阪—东京带状经济区和纽约—波士顿带状经济区。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评价
大城市群经济基本体系是将地区综合化、扩散原理与梯度理论全面结合的经济体制,同时给地区市场综合化制订了以城市群经济为发展重心的主要任务,使大城市群经济发展为地区市场综合化的关键载体和基本模式。

大城市群是枢纽城市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融合性与扩散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合理利用地区经济与功能分配,使新科技与新理论迅速被人们广泛接受,在使用各种资源过程中体现高效性。

大城市群内完善道路与信息设施使城市群与外界在资源共享上实现创新、联合、交流、传递和学习,加强了城市群与外界之间联系。

大城市群经济还具有较强全面性,大城市群经济是不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城市圈经济在结构特点和演进规律等方面更适合我国东西部城镇化程度和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
均衡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城市群经济是新时代地区市场综合化新机制形成的基础条件。

地区市场综合化与城市建设全面化进步过程中,以枢纽城市为主体的大城市群经济体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形成统一化,在地区市场综合化新机制形成过程中,大城市群将是地区市场综合化的基础条件与促进地区市场综合化的主要推动力,其必将在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的战略目标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