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一初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初一初中地理同步测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A.风和雨B.云和雾C.气温和降水D.天气和气温
2.“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
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读“亚欧大陆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A→B→C→D的组合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读某地气候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寒带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2】下列民居中,与此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A.冰屋B.蒙古包C.窑洞D.竹楼
5.“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①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东()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7.下面是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靠灌溉,该地是()
A.甲B.乙C.丙D.丁
8.根据下图分析判断,该地位于()
A.赤道地带B.30°N~40°N的大陆东岸
C.30°N~40°N的大陆西岸D.30°S~40°S的大陆西岸
9.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信息,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37°S附近,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离开英国格拉斯哥,横渡大西洋,绕过麦哲伦海峡……此后多天在沿南美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北航的过程中,发现沿岸地区的天气和出发地英国相类似。
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探险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行动,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途中可能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二、综合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读出7~12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填在表中。
(2)根据表中1~6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补充完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3)概括这种气候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是。
(4)根据生活体验,比较这种气候类型与北京气候的差异是。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实践活动。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
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________,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全国初一初中地理同步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A.风和雨B.云和雾C.气温和降水D.天气和气温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我们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分析这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
可见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主要组成要素。
故选C。
【考点】气候的组成要素。
2.“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
到了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雨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旱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该地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根据动物的种类判断应该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①为热带草原气候,②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④为热带沙漠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读“亚欧大陆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A→B→C→D的组合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A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
最为典型。
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
D温带季风气候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故本题选B。
4.读某地气候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寒带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答案】A
【解析】读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各月气温都在25摄氏度以上,属于热带,各月降水都很多,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选A。
【2】下列民居中,与此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A.冰屋B.蒙古包C.窑洞D.竹楼
【答案】D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适合居住竹楼,故答案选D。
5.“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述济南和伦敦气候特征的是()
①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济南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6.下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自西向
东()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纬度越来越高
C.太阳光热逐渐减弱D.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答案】A
【解析】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
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降水越来越少.,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应越来越厚.
故选:A.
7.下面是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如上四图能夏季高温只有甲乙丁三图,排除丙图;在甲乙丁三图中夏季多雨的是乙和丁两图,排除甲图;在乙、丁两图中,乙图终年高温,所以乙图不符合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
D项正确。
【2】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靠灌溉,该地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上述四图中,乙、丁两图夏季多雨,农业生产无需灌溉;丙图全年气候湿润,也无需灌溉;甲图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必须依靠灌溉来满足农作物生长。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应用
8.根据下图分析判断,该地位于()
A.赤道地带B.30°N~40°N的大陆东岸
C.30°N~40°N的大陆西岸D.30°S~40°S的大陆西岸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一月份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30°N~40°N的大陆西岸,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9.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信息,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37°S附近,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离开英国格拉斯哥,横渡大西洋,绕过麦哲伦海峡……此后多天在沿南美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北航的过程中,发现沿岸地区的天气和出发地英国相类似。
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D
【解析】英国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40°~60°的中纬度地区大陆西海岸。
因此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选D。
【2】探险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搜救行动,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
途中可能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于安第斯山脉对太平洋吹来的西风阻挡,使得山脉两侧的降水差异大,山脉西侧是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图中①和②两地位于山脉东侧,④地位于沿海,三地水源都充足。
而③地位于山脉西侧山坡,降水稀少,途中可能会遇到干涸盐湖,遭受缺水煎熬,所以选C。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综合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读出7~12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填在表中。
(2)根据表中1~6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补充完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3)概括这种气候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是。
(4)根据生活体验,比较这种气候类型与北京气候的差异是。
【答案】21.
(1)
(2)
(3)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此处冬季多雨,北京夏季多雨;此处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北京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气温和降水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判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
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根据气候资料坐标图,完成下表:
月份123456789101112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表:
(3)一月份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在冬季,这就形成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气候差异:此处冬季多雨,北京夏季多雨;此处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北京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模拟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实践活动。
工具材料:三只小塑料杯、少量干燥的沙子、少量清水……
实践步骤:①在两只小塑料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另一只杯子装入等量的沙子。
②在每只杯口盖上一张透明的塑料
薄膜,用橡皮筋扎紧。
③把一只水杯A和沙杯B放在阳光下,另一只水杯C放在阴凉处。
④15分钟后,观察A、B、C三只杯子发生的变化。
(1)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________,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___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塑料薄膜、橡皮筋
(2)A B、C
(3)充足的水源和热源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根据所学的知识我切入点,考查的是湿润气候的形成条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
(1)根据实验步骤可以看出,工具材料中还要补充的工具材料有塑料薄膜、橡皮筋。
(2)在步骤④中,观察A、B、C三只杯子,塑料薄膜上有明显小水珠的是A,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B、C。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湿润气候形成的条件是充足的水源和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