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课。
本组题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进行组合的课文。
本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为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精妙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趣味导入
师: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担任要职。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岛上建立核潜艇的计划。
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生:......
师:罗斯福小声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说:“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会怎么说呢?
生:......
师: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本组课文我们就来学习语言的艺术。
首先学习第21课:《杨氏之子》。
板书:21杨氏之子
师:请读课题,你理解课题的意思吗?
生:氏:家族的字,杨氏,杨家。
之,的。
杨氏之子:杨姓人家的儿子。
师:若想知道陌生人的姓,我们应怎样询问呢?
生:请问您贵姓?
师:被问者又该怎样回答呢?
生:免贵姓......。
师:请几组同学试试。
生1:请问您贵姓?
生2:免贵姓董。
师:那他就是——(董氏之子)。
生3:请问您贵姓?
生4:免贵姓万。
师:那她就是——(万氏之女)。
师:我平时看有的同学是爷爷接送上下学的。
(对某生)请问你爷爷贵姓?
生:免贵姓王。
师:那他就是——(王氏之孙)。
师:回到课文。
这篇文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古文。
“白话文”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
白话:“吃饭了吗?”文言:“饭否?"我们学过许多白话文章。
白话有白话之美,文言有文言之妙。
让我们一起领略文言之妙。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huìyuēqín liáng yìnǎi
惠曰禽梁诣乃
生:朗读生字。
师:同学们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梁的声母是边音,乃的声母是鼻音;诣读yì,不要读成zhǐ;曰要写得宽宽的扁扁的,与日区分。
生:去拼音读生字。
生: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师: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读懂文意,回答问题。
PPT:
1、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提到哪些物?
2、杨氏之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生:......
师板书:甚聪惠
杨氏子杨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师:下面我们一起深入走进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甚:很,非常。
惠:同“慧”,智慧。
这就是我们以后要说的通假字。
意思搞懂了,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师: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请仿照此句夸夸你的小伙伴。
生:氏之甚(聪慧、机灵、调皮、美丽......)。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大家记得《牧童》的作者是谁吗?
生:吕岩。
师:吕岩字洞宾。
吕岩就是吕洞宾。
孔君平就是孔坦,字君平。
是孔子第26代后人。
诣:拜见。
“诣"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
乃:就,于是。
父不在,乃呼儿出。
可见两家关系很好。
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PPT: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注意为在这里读wèi。
设:摆设、摆放。
联系上下文说说谁为谁设果呢?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读准字音。
生:朗读。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师:示:给......看;曰:说;此:这;君:对人的尊称,意思是你。
如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后面的内容谁能接下去?
生: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请再读课文中的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师: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
师: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因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师:对。
此处“应"字要读yìng,应声就是随着声音,如果敲门没有人出声,那就要读yīng声。
这句话说明杨氏子很快作出反应。
师:未闻:没有听说;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尊称;
禽:鸟类。
注意不要读成“夫子家禽”。
平时说的家禽指家里养的鸡鸭鹅等禽类。
本文中指夫子家的禽。
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说说杨氏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比较:“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和“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生:......
师: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的回答,显得幽默有礼貌。
我也会说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________;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________;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________;
......
四、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21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五、拓展阅读: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读yù)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读yé)”
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
生:试说故事大意。
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
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体会语言的精妙。
2、选择开展如下活动,发现、积累并学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1)搜集谚语、笑话、相声、幽默故事或影视剧精彩对白等,想想其语言特点;
(2)搜集一些提示语、广告词,比较表达效果;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甚聪惠
杨氏子杨梅君(杨)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孔)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