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与美国标准对比(座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调整装置在承受纵向、座椅折叠方向20g加速 度时不允许失效(S207 4.3.2.1节、4.3.2.2节) 。 B. 有安全带系统座椅需承受如下载荷: ①. 所有上述载荷再加上S210“座椅安全带固定系统” 中给出的载荷。这些附加力与1.a同时施加(若座 椅向前) ,或与1. b同时施加(若座椅向后) (S207 4.2(c)) 。
A. 接受并检查试验车辆。 B. 座椅系统静载试验。 接受并检查试验车辆 A. 项目负责人负责清洁及安全可靠地存放试验车辆,以免 车辆成品丢失。 B. 项目负责人要在试验车辆收据上签上COTR提供NHTSA 编号。试验完成后试验车辆状况报告检查表(数据表1) 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增加到最终报告中。 C. 对试验车辆座椅的固定系统进行目视检查,以确保固定 系统完整、座椅基本功能存在。影响试验结果的损伤都 要被记录在试验车辆接受检查表中(数据表2) ,试验前 任何反常情况都要被报告COTR。 有反常情况的试验车辆 必须得到COTR批准才能做试验。 D. 所有的座椅可调节系统都要被检查,以确保系统运动到 位,检查结果要被记录在试验车辆接受检查表中(数据 表2) 。
4. 静载试验可在连续加载或手 1 动间歇加载的试验机上进行。 4.2 加载板加载面的形状根据
GB11559 规定的座垫及靠背形状 确定。 1 表示加载板与臀点及人 图 体躯干线的相互位置。 加载板表面应光滑、 具有足够 的刚度与强度, 它与试验机用万向 接头连接, 万向接头的中心点要与 加载板的载荷中心点重合。 座垫加 载板的质量为 51kg。
5. 将座椅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车 1 项目负责人提交的实验过程报告与OVSC试验室试验过 身上或模拟车身的试验台上。 如果 座椅上无适当着力点, 允许在试验 程相符合。实验过程涵盖从接受试验车辆到提交最终报告的 项目不涉及的部位局部加强, 加强 各个方面。实验前必须得到各方批准。 杆的上端固定在同一根水平梁上, 试验必须在所有的条件满足OVSC试验室试验过程时才 另一端固定在座椅调节机构连接 件上尽可能靠前的部位, 水平梁高 能进行。项目负责人在OVSC试验室试验过程极限参数范围 度应与座椅质心高度相同(见图 之内若没得到所需要的试验数据,则需花费资金重做试验。 1) 。 重做试验费用包括替换试验车辆或其中部件的费用、试验费 5. 座椅的座垫与靠背为分开式 用。二次试验成功后,原GFP归项目负责人所有。 2 且分别安装在车身上时, 应分别通 检查试验车辆 过各自的质心沿水平向前和向后 A. 项目负责人负责清洁及安全可靠地存放试验车辆,以免 施加相当于各自重力 20 倍的力 (见图 2) 。 车辆成品丢失。 5.3 进行第 4.3 要求的试验时, B. 项目负责人要在试验车辆收据上签上COTR提供NHTSA 对可调式座椅, 应分别将座椅调到 编号。 最后位置, 并将靠背锁止在设计角 度的位置或者与此相当的设计角 C. 对试验车辆座椅、安全带系统进行目视检查确保安全带 度位置(见图 4) 。 固定系统完整、可靠。将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车辆损害 5.4 进行第 4.4 要求的试验时, 纪录在试验车辆状况表内。试验前将异常情况汇报给
应沿铅垂方向向座垫加载, 向 实验设备 靠背加载的方向应与人体躯干线 A. 静态加载设备可以将所需要的载荷施加到前排长座椅 成直角。 载荷中心位置及方向见图 2。 4.3 试验座椅 上,座椅有三种座椅状态(DSPs)。 B. 适用载荷单元及仪器用来测量可记录载荷。 C. 安装座椅的实验台必须足够刚硬,以承受所施加的载荷。
中国标准与美国标准对比
标准序列 中国标准性能指标 美国标准性能指标(FMVSS 207:Seating Systems)
GB 15083—94:汽车座椅系统 一. 一般要求 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
4 强度要求 联邦机动车标准(FMVSS)207“座椅系统”对座椅、座 椅附件、安装件提出要求,尽可能减小由于车辆撞击座椅承
L: 每个座椅固定装置实验后状况照片。 M. 如需要做 S210 实验则按照 S210 拍照片。
4.4 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可调座 N. 如实验失败则要拍摄详细照片。 椅) ,铰接式可翻转座椅承受以下 的力, 其限位装置不得自动松脱和 二. 实验前要求 损坏。对前向座椅,通过座椅铰接 实验前,项目负责人要向COTR提交一份详细的实验过 或折叠部分的质心, 沿水平方向向 前施加相当于座椅铰接或折叠部 程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分重力 20 倍的力;对后向座椅, A. 实验各步骤的实验方法。 通过座椅铰接或折叠部分的质心, B. QC质量小组质量控制过程,包括仪器校核、数据审 沿水平方向向后施加相当于座椅 铰接或折叠部分重力 8 倍的力。 核、报告审核、每次任务质量小组成员签署。 5 试验方法 C. 包括仪器精度及校核日期的实验仪器清单。 D. 实验及数据审核期间的检查表。
QC/T 55 一 93:汽车座椅动 验车辆归项目负责人所有。一次试验失败,项目负责人保留 态舒适性试验方法
二次试验车辆不超过180天。 若一次试验成功COTR接到最终 3 试验项目 静载试验 试验报告后,项目负责人在接到COTR通知后就可以处理试 验车辆。 NHTSA官员有权通知项目负责人再做试验。二次试验必 须在接到NHTSA官员通知后两周内完成。若作二次试验, 则一次试验不出报告。
设有压力表、方向阀、压力升降阀、隔离阀的控制板。 实验载荷监视器和控制系统,包括载荷单元、随时间和 实验项目变化的多通道图表记录仪。载荷是由封闭自动 加载系统产生,由伺服系统控制。加载系统以恒定速率 施加载荷。实验期间,如果一个座椅或电缆失效,其余 座椅加载系统不会受影响,实验后,加载系统也会纪录 未受载座椅数据。如果不是所有的液压泵都连到同一个 压力泵,加载率差值不超过5个百分点,同样地,在每一 个特定时间段,最大载荷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值。加 载率及最大载荷的目标值都是以项目负责人提交的最坏 情况、最差分析为基础制定的,包含有所有的潜在测量 变量,该报告需在实验前得到COTR批准。
其限位装置应预先固定好(见图 3) 。 5.5 分别按第 4.2(见图 1、2、 3) 、4.3 条(见图 3) 、4.4(见图 4) 的要求逐渐加载到规定值, 并在该 值上保持 0.2s 以上。 加载速度不超 过 5mm/min。 图见附页 1、2
COTR,有异常情况试验车辆进行试验需COTR批准。 D. 检查座椅调整系统确保系统正常,检查结果列入接受检 查表内。 试验数据丢失 试验必须在所有的条件满足OVSC试验室试验过程时才 能进行。项目负责人在OVSC试验室试验过程极限参数范围 之内若没得到所需要的试验数据,则需花费资金重做试验。 重做试验费用包括替换试验车辆(与原车配置相同)或其中
被试验座椅的结构、 静态及动 D. 固定S207实验车辆的设备。 态特性和其它可能影响振动试验 E. 能把实验车辆抬离地面1英寸的升起及保持设备。 结果的特性应能代表实际的或准 F. 最起码能拍摄静止照片的摄像机,最好能拍摄上述所有 备生产的系列产品。 照片。 在加载试验机上或振动台的
平台上安装座椅时, 其位置和倾角 G. 应与车上实际的安装状态一致。 H. 对悬挂式座椅, 需根据制造厂 的要求, 按受试者的坐姿和体重适 当调整。 4.4 受试者
随机振动试验的受试者按 GB4970 的规定应为身高 1.70± 0.05m,质量 65±5kg 的真人。 人的坐姿应自然,上身放松, 靠在靠背上,脚平放于平台,手搭 在膝上。如果是驾驶员座椅,受试 者的手要轻握住方向盘, 模拟驾驶 员的姿势。 图见附页 3
I. 见OVSC实验室试验程序210条对于装备有座椅安全带的 安全带固定系统。 座椅安全带固定系统试验顺序 试验车辆以下列顺序进行试验:
4. 当座椅总成承受一个相对于 3 座椅 R 点为 373N² 力矩的力时, m 对前向座椅,该力水平向后,对后 向座椅,该力水平向前,座椅骨架 不应损坏并且座椅总成与车身本 体不应分离。对可调式座椅,调节 装置在试验中应能使座椅保持原 调节位置, 在试验后允许失去调节 功能。
H: 实验前,各座椅固定装置照片。 I: 座椅调角器 J: 实验前,在每个座椅上安置仪器照片。 K: 每个座椅实验后状况照片。
部件的费用、试验费用。原试验车辆归OV度 和迟滞变形率。 3.2 频响特性试验
在简谐振动或宽带白噪声随 三. 实验过程 机振动输入下, 测定座椅的频率响 一般要求 应特性。 标准207对座椅、座椅附件、安装件提出要求。座椅为 3.3 随机振动试验 2) 生产商制定的座椅。标准要求如下: 在模拟汽车行驶时随机振动 A. 无安全带系统座椅需承受如下载荷: 输入下, 测定乘员座垫上的加权加 ①. 座椅在任意位置时承受20倍座椅重量向前纵向力, 速度均方根值。 该力作用在座椅重心上(S207 4.2节(a)) 。 注: l)在本标准中,对悬挂式 ②. 座椅在任意位置时承受20倍座椅重量向后纵向力, 座椅还包括悬挂装置。 该力作用在座椅重心(CG)上(S207 4.2节(b)) 。 2)此项试验在质量监督机 ③. 座椅滑到最后位置时, 每一个座椅状态会产生相对 构认为有必要时进行, 若设备条件 不具备, 此项试验可由平顺性道路 于座椅R点的3300英寸磅力矩(S207 4.2节(d)) 。 试验代替。 ④. 座椅在受载过程中状态不变(S207 4.2.1节) 。 4 一般要求 ⑤. 对于向前折叠或铰接座椅在承受作用在座椅重心 (CG)上的20倍座椅重量向前纵向力时不允许失效。 对于向后折叠或铰接座椅,所承受的力为8倍座椅 重量向后纵向力, 该力作用在座椅重心(CG)上。 并
调节装置在试验中应能使座椅保
背的调角器应装备自索装置,如果有座椅快速拆卸装置,则
持原调节位置, 在试验后允许失去 该装置应方便执行。 调节功能。 座椅背面如果有防止座 二.影像文件要求 椅后退的结构件时,仅向前加载。 另外,对于前向座椅,当汽车安全 带安装固定点装在座椅上时, 施加 上述向前负荷时必须同时按 GB 14167 中的规定对安全带的安装固 定点施加相应的力。 对铰接式可翻转座椅, 通过座 椅总成质心, 沿水平方向向前施加 相当于座椅总成重力 20 倍的力; 对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可调节座 椅) ,通过靠背的质心,沿水平方 向向前施加相当于靠背重力 20 倍 的力, 限制装置不得自动松脱和损 坏。 照片应是黑白的,8x10 英寸,要十分清晰。每张照片 要清晰显示实验车辆的识别标识或识别卡片及 NHTSA 序 号,且也要做实验项目标签。照片种类必须多于以下项目: A: 实验证书 B: 实验车辆轮胎信息卡 C: 实验时,不在指定位置的实验车辆座椅卡。 D:3/4 实验车辆前左侧照。 E: 3/4 实验车辆后右侧照。 F: 实验车辆固定处照片。 G: 实验前,各座椅照片。
除 M2、M3 类车的乘客座椅 受附加载荷而引起失效的可能性。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多 外, 每个乘员座椅必须满足下列要 功能车(MPVs)、卡车、客车。 求: 所有的座椅(边座除外)都要承受以下载荷: 4.1 铰接式可翻转座椅、折叠座 。 椅(包括靠背可调节座椅)必须装 A. 座椅在任意位置时承受 20 倍座椅重量纵向力(向前) 有自锁装置。 B. 座椅在任意位置时承受 20 倍座椅重量纵向力(向后) 。 调节装置和限位装置应便于操纵。 C. 座椅安全带受力各带不同,上方(a)带前向座椅,(b) 带后 向座椅, 任一情况下, 按照 S210 中 S4.2 施加载荷并由安 4.2 通过座椅质心,分别沿水平 全带传递到座椅上。 向前和向后各施加相当于座椅总 成重力 20 倍的力。座椅总成与车 身本体不得分离。对可调式座椅, D. 座椅滑到最后位置时,座椅靠背上横梁会承受 3300 英寸 磅的力矩。 座椅受载后应仍保持在调整的状态,控制座椅及座椅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