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如何做好危害辨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
变更工艺减小危害性
隔离人员或危害
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
工程技术控制
管理控制
个体防护
举例
消除危险
降低危险
个体防护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我们常说的风险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危害因素辨识;二是风险大小的评估;三是风险的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即要预先分析评价对象究竟存在哪些危害 有害因素 比如导致火灾 爆炸 致人中毒以及职业病的因素 由于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评价的基础;因此;这一步骤特别重要 危害因素辨识应尽可能全面;不要遗漏 危害因素辨识时;不仅要考虑正常操作工况;更要考虑操作 工艺 设备 仪表等不正常时带来的危害
1 3 危险类别
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 能发生的行为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为13大类: 1 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成品 材料 工具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 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 修理 检查 调整 焊接 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中;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三、风险控制
不可接受的风险
尽可能降低的风险
可容许的风险
风险性
风险水平示意
风险控制措施分类
根除危害的措施
根除或减少后果的措施
减少发生的可能性到可以容忍或可忽略的水平
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 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 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 过去曾经发生、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 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3 危险类别
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 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 外部噪声;风 雷电 洪水 野兽等自然危害 安全管理缺陷: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人机工效学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等; 工艺过程 作业程序缺陷; 相关方管理缺陷
1 3 危险类别
按GB/T1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害因素分为6类: 3 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致病性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4 心理 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 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指挥失误 2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6 其他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职业病 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时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 危害因素 存在能量 有害物质和能量 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 : 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4类 人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3类 有害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缺陷 危险 危害识别:认知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本身
第二步是评估风险的大小;即分析每个危害因素引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一旦发生了;后果又是怎样 每一种事故都可以根据它们发生的难易程度或称事故频度与造成的后果;分析其风险值;风险值越高;越危险;应作为我们控制的重点 有些评价方法提供了事故发生难易程度与事故后果的评分方法;还提供了风险的基准值;即如果风险值超过了基准值;则认为风险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第三步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当然首先要控制那些超出风险基准值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在允许范围内的风险;我们也应该根据风险大小的顺序加以控制;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小事故后果两方面考虑 概括一下;风险评价就是分析评价对象存在的危害因素;评估风险值危险程度的大小;提出控制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的措施;促进安全生产
1 2 危险识别的范围
常规活动:如出料 切换 清罐塔 器 加料 提降负荷及重要参数的调整 巡检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日常操作 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 开停车 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 重要的工艺变更和设备变更 停电 水 气汽的处理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通常在一个工厂中80%的风险往往是由20%的设备引起的;所以在定量风险评估中无需考虑所有设备;只要充分考虑对整个装置安全影响比较大 危险性比较高的设备设施
班组开展风险评价的作用
第二;教育性 班组风险具有的教育作用恐怕是最重要的 班组风险评价相当于对班组生产过程进行深入 细致的解剖:生产的哪个环节 哪个部位易发生事故 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后果怎样 如何应对 哪些需要特别关注 问题一清二楚;班组人员通过风险评价所受到的教育是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 所以说;对班组风险评价而言;我们既要重视评价的结果;即如何控制风险;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强调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 班组人员熟悉现场;如认真开展风险评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 2 危险识别的范围
1规划 设计和建设 投产 运行等阶段建设项目;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三种状态:正常 异常及紧急状态;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三种时态:过去 现在及将来;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承包商 后勤服务等; 5原材料 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 设备 车辆 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 废弃 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洪水 台风等 宗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发生的频率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
后果严重性S
风险度R
=
可能性L

3 评价准则的制定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等级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 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 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1 6 危害造成的后果
包括: 人身伤害 死亡包括割伤 挫伤 擦伤 肢体损伤等; 疾病如头痛 呼吸困难 失明 皮肤病 癌症 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停工;违法;影响信誉; 工作环境破坏; 水 空气 土壤 地下水及噪音污染自然环境破坏
2 风险及风险评价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1 3 危险类别
按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 因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 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为16类: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行驶中;不含起重设备提升 牵引车辆 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包括雷击 6 淹溺 7 灼伤不包括电灼伤 火灾引起的烧伤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 12 火药爆炸 13 化学性爆炸 14 物理性爆炸 15 中毒和窒息 16 其他伤害
1 3 危险类别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火灾 爆炸性物质泄露;毒性物质; 物体条件: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为4大类: 1 防护 保险 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 设施 工具 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 手 套 护目镜及面 罩 呼吸器官护具 听力护具 安全带 安全帽 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 3 危险类别
按GB/T1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害因素分为6类: 1 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设备 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
班组如何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实施;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起 许多人认为;风险评价是安全技术人员的事;与我们班组员工无关 其实不论是从风险评价的角度;还是从安全教育的角度;班组风险评价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那么;基层班组如何开展风险评价呢
1 危险及危险识别
与专门从事风险评价的机构相比;班组风险评价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者说是班组风险评价的作用或目的吧 第一;时限性 受财力 人力等因素所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请专业机构随时进行安全评价;也就是说专业性评价是有一定周期的;而班组风险评价则可随时进行;特别是当工艺 设备 ……以及人员发生变化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危害;这时进行班组风险评价就能及时识别发生变化后带来的危害并加以控制 这就是国外特别强调的变更管理
1 1 危险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中毒 窒息 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 同位素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 重复性工作 照明不足等; 设备的腐蚀 焊接缺陷等; 有毒有害物料 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 过程 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 气 声 渣 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 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1 4 危 害 与 事 故 模 型
控制措施失效 覆盖层老化
防护失败 手套老化
危害 如热的管道
对象 如操作人员
1 4 危 害 与 事 故 模 型
事故
1 5 危险 危害识别的思路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 例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