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全章易错考点专训课件科粤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溶 液 全章易错考点专训
不能区分溶液的组成及特征,混淆溶解与乳化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溶质的是( D )
A.水、白酒
B.铜、硫酸铜溶液
C.泥、泥水
D.氯化氢、盐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③⑦ 。
①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②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1题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2023·西安铁一中学一模节选]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 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加入等质量的水配成t3 ℃的两份 溶液,并按图1进行降温操作,图2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请分析并填空。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Ⅰ中加入的物质是 乙 (填“甲”或“乙”)。 (2)将t3 ℃时70 g甲的饱和溶液降到t1 ℃,析出晶体质量
=E>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和转化掌握不清
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大
C.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小于Ⅱ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对粗盐提纯中的操作掌握不熟练
9.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
③条件不改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④洗洁精和汽油都能去除油污,并且去污原理相同
⑤医用75%的酒精,溶剂是酒精
⑥可乐不是溶液
⑦溶液中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不能区分物质溶解时与化学反应时引起的能量变
化及其影响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试管①②中药品接
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
于溶解溶质的质量,A、B加入溶质10 g且都溶解,溶质质
量分数相等,C加入溶质10 g+20 g=30 g,且都溶解,D
降温至20 ℃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小于C,E将析出固
体过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等于D,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D为20 ℃饱和溶液,溶解溶质质量大于A,可
知溶质质量分数:D>A,由此可得溶质质量分数:C>D
(第11题图2) ①取用的固体是甲、乙、丙中的 甲 ;
②A、B、C、D、E中是饱和溶液的是 D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2)①1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10 g固体,固体全部 溶解,升温至40 ℃, 无固体析出,40 ℃时, 甲、乙的溶 解度大于10 g,丙的溶解度小于10 g,故该物质一定不是 丙,继续加入20 g固体,降温至20 ℃,有固体析出,20 ℃时, 乙的溶解度大于30 g,甲的溶解度小于30 g,故取 用的固体是甲、乙、丙中的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1题图1)
②1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 g, 该温度下,向100 g水中加入10 g 固体,固体全部溶解,得到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得 到B溶液,升温后,甲的溶解度增大,故B为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 20 g固体, 40 ℃时, 甲的溶解度大于30 g,此时溶质质量为30 g,溶 剂质量为100 g,故C是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得到D溶液,有 固体析出,故D为饱和溶液,过滤除去未溶解的固体,得到E溶液, 故E为饱和溶液。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溶解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理解不清 5.[2023·宝鸡二模改编]已知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操作如图,A、C、E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为 C>E>A 。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整个过程溶剂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溶质质量分数取决
为 15 g。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对图1中不同温度的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
母)。 A.t3 ℃时,Ⅰ和Ⅱ均为不饱和溶液
B.t1 ℃时,Ⅰ和Ⅱ均为饱和溶液
(第8题)
C.t2 ℃时,Ⅰ为不饱和溶液,Ⅱ为饱和溶液
D.t3 ℃时,若使Ⅰ和Ⅱ均恰好饱和,Ⅰ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液蒸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正确的利用溶 解度图像分析问题 10.[2023·郴州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t3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 =丙 。
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B ) A.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C.硝酸铵固体和水
D.大理石和稀盐酸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2023·陕西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判断错
误的是( D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Ca(OH)2质量分数:①=③ C.Ca(OH)2溶解度:①>② D.固体X可能是NH4NO3
7
8
9 10 11
11.[2023·咸阳秦都区二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1所示。
(第11题图1)
(1)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是 升高温度(或加入固体丙或恒温蒸发溶剂) (写1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取甲、乙、丙中的某一种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依据下列20 ℃时的实验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未溶解NaCl的质量
0
2
7
12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20 ℃时,68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 C.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 ∶5 D.实验②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甲和乙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 t1 ℃ 。
(3)图中表示甲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图中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相似的曲线是 丙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 。
(5)t1℃时,将50 g甲放入100 g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 质量为 125 g。
1
2
3
4
5
6
不能区分溶液的组成及特征,混淆溶解与乳化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后者溶质的是( D )
A.水、白酒
B.铜、硫酸铜溶液
C.泥、泥水
D.氯化氢、盐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③⑦ 。
①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②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1题图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2023·西安铁一中学一模节选]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 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加入等质量的水配成t3 ℃的两份 溶液,并按图1进行降温操作,图2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请分析并填空。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Ⅰ中加入的物质是 乙 (填“甲”或“乙”)。 (2)将t3 ℃时70 g甲的饱和溶液降到t1 ℃,析出晶体质量
=E>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和转化掌握不清
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大
C.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小于Ⅱ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对粗盐提纯中的操作掌握不熟练
9.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
③条件不改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④洗洁精和汽油都能去除油污,并且去污原理相同
⑤医用75%的酒精,溶剂是酒精
⑥可乐不是溶液
⑦溶液中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不能区分物质溶解时与化学反应时引起的能量变
化及其影响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试管①②中药品接
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
于溶解溶质的质量,A、B加入溶质10 g且都溶解,溶质质
量分数相等,C加入溶质10 g+20 g=30 g,且都溶解,D
降温至20 ℃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小于C,E将析出固
体过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等于D,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D为20 ℃饱和溶液,溶解溶质质量大于A,可
知溶质质量分数:D>A,由此可得溶质质量分数:C>D
(第11题图2) ①取用的固体是甲、乙、丙中的 甲 ;
②A、B、C、D、E中是饱和溶液的是 D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2)①1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10 g固体,固体全部 溶解,升温至40 ℃, 无固体析出,40 ℃时, 甲、乙的溶 解度大于10 g,丙的溶解度小于10 g,故该物质一定不是 丙,继续加入20 g固体,降温至20 ℃,有固体析出,20 ℃时, 乙的溶解度大于30 g,甲的溶解度小于30 g,故取 用的固体是甲、乙、丙中的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1题图1)
②1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 g, 该温度下,向100 g水中加入10 g 固体,固体全部溶解,得到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得 到B溶液,升温后,甲的溶解度增大,故B为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 20 g固体, 40 ℃时, 甲的溶解度大于30 g,此时溶质质量为30 g,溶 剂质量为100 g,故C是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得到D溶液,有 固体析出,故D为饱和溶液,过滤除去未溶解的固体,得到E溶液, 故E为饱和溶液。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溶解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理解不清 5.[2023·宝鸡二模改编]已知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操作如图,A、C、E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为 C>E>A 。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整个过程溶剂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溶质质量分数取决
为 15 g。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对图1中不同温度的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
母)。 A.t3 ℃时,Ⅰ和Ⅱ均为不饱和溶液
B.t1 ℃时,Ⅰ和Ⅱ均为饱和溶液
(第8题)
C.t2 ℃时,Ⅰ为不饱和溶液,Ⅱ为饱和溶液
D.t3 ℃时,若使Ⅰ和Ⅱ均恰好饱和,Ⅰ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液蒸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正确的利用溶 解度图像分析问题 10.[2023·郴州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t3 ℃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 =丙 。
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B ) A.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C.硝酸铵固体和水
D.大理石和稀盐酸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2023·陕西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判断错
误的是( D )
A.固体X可能是NaOH
B.Ca(OH)2质量分数:①=③ C.Ca(OH)2溶解度:①>② D.固体X可能是NH4NO3
7
8
9 10 11
11.[2023·咸阳秦都区二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1所示。
(第11题图1)
(1)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是 升高温度(或加入固体丙或恒温蒸发溶剂) (写1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取甲、乙、丙中的某一种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依据下列20 ℃时的实验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未溶解NaCl的质量
0
2
7
12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20 ℃时,68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 C.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 ∶5 D.实验②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甲和乙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 t1 ℃ 。
(3)图中表示甲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图中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相似的曲线是 丙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 。
(5)t1℃时,将50 g甲放入100 g水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 质量为 125 g。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