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文言文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8 题,每题 3 分)
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輮认为轮
B.山川相缭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冯虚御风
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吾进而师之
B.輮认为轮
....
C. 吾尝整天而思矣
D.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
....
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专心一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C. 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D.凌万顷之茫然
....
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
B.游于是乎始
....
C. 小学而大遗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6、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吾师道也
..
C. 其下贤人也亦远矣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7、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孔子师郯子
..
C.吾进而师之
D.侣鱼虾而友麋鹿
...
8、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
项()
A. 而耻学于师 / 则耻师焉
B.非能水也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C. 吾子不齿 /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
9、与“吾尝整天而思矣”中的“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
项().
A. 则群聚而笑之
B.择师而教之
..
C. 吾进而师之
D.蟹六跪而二螯
..
10、以下各句中“而”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而闻者彰
D.而致千里
..
11、以下各组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
..
12、以下各组句子中“于”的用法和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
一项()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而耻学于师
..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不拘于时,学于余
..
C. 青取之于蓝师不用贤于弟子
..
D. 善假于物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13、以下各句中“其”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 吾未见其明也
D.其皆出于此乎
..
14、以下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故木受绳则直(绳子)其下贤人也亦远矣(低于)
..
B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士医生之族(类)
..
C.无以至千里(没实用来的方法)圣益圣,愚益愚(更为)...
D .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六艺经传(列传,解说六经的著作)
..
15. 找出与“不拘于时”的句式同样的一项()
A. 学于余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始指异之
16.找出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式不一样的一项()
A.而耻学于师
B.现在何在哉
C.师不用贤于弟子
D.月出于东山之上
17.找出与“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同样的一项()
A.渺渺兮予怀
B.居是州
C.客有吹洞箫者
D.何为其然也
18.找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不一样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现在何在哉
D.何厌之有
二、翻译(共 5 小题,每题 3 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认为凡是州之山川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5、逝者如斯,而何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三、文学知识填空(共3分,每
空
1分)
1、“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文家的风格特色。
这四个人分别指
2、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先秦, 这是先人用水的四种形式来形象说明四大散、柳宗元、欧阳修、。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四、默写(共18分,每空 1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 。
而又何羡乎!
3、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 ,苟非吾之全部, _________________ 。
4、,用之不断, 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
6、,无以致千里;,无以成江海。
7、锲而舍之,;持之以恒,。
8、,,如是而已。
9、,托遗响于悲风。
10、,功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