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的根脉支撑
据2017年人民论坛课题组开展的“中国文化自信指数调查”,中国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82.26,较2016年有所增加,这说明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有着越来越高的认知、认同度。

文化自信既是深刻的历史命题,也是重要的时代命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

中国的文化自信,究其本质,无法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中华文化犹如强大根系般深植于人民、历史和时代的沃土中,奠定了我们的强大底气,成为文化自信的“源动力”。

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

当前,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蕴日益在全球化的坐标系中得
以彰显。

通过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中国传统思想,当代中国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包容等价值理念传达于世界,以“中国方案”不断向世界贡献着“中国力量”,使我们在与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更强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文化都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中华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吐故纳新、继往开来。

推动社会结构不断完善和经济持续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未来发展相承续,成为当代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我们自身的文化生命力,还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够赢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足以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提供基本准则,指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亟待传播。

中华文化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旋律中不断追求和谐共振,把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展现文化内涵,彰显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与他信。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文化的选择。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从绵延不绝的历史纵深处淌出的清泉,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展现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与精神,最终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洪流,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选自《人民论坛》,2017年第1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自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认知和认同,2017年的文化自信指数比2016年高。

B.中国文化自信根植于具有丰厚滋养和深厚底蕴的中华文化之中,为我们奠定了底气。

C.中国文化自信是在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来的。

D.中国文化自信既在于自身的文化生命力,也在于中华文化是否能获得世界的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要从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上的支撑作用。

B.文中的三个论证角度同时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C.文章逻辑思路清晰,论证层次分明,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具有很强的条理性。

D.文章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辅以饱含情感的语言,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中华文化能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吐故纳新,继而推动社会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

B.如果与5000多年文明传承分割开来,中国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强大的底气,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C.具有了“更广泛”的自信,我们就可以在与外来文化进行对话和建设性互动中取得主导地位。

D.如果中华文化能够贏得“他信”,获得世界的认同,那么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就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

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

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

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

可他再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还从未有过。

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

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

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

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

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

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

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

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

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

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

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

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

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

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

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

真的?真的。

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

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

住在山里?是的。

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

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

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

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

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

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

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

红苗说,我喊。

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的舒展。

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

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

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

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

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

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

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

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青树喊:爹,我转弯了。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文章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C.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
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D.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人物红苗的形象特征。

(6分)
6.“转弯”一词,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

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 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

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

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

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擅长:突进/收割。

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

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

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5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
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同时,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1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 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 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 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扳斧”。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王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 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 《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 《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从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 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E. 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9.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

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面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

登崇宁四年太学..上舍第,调沧州教授..,入为太学博士....
,改宣教郎,除国子司业。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会敌兵大至,移屯南华。

二帝北迁,邦彦与泽五表劝进。

建炎元年五月,召还,命知荆南府,改东平府。

时东州半已入金,至是围益急,邦彦誓以死守,居数月城破,犹力战不已。

民义而从之,突围以出,遂奔行在。

有司议失守罪,将重坐之,帝以其父母妻子皆没于敌,才贬二秩。

剧盗张琪残徽州,邦彦遣裨将平之。

改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以治办
称。

绍兴元年,召为兵部
尚书兼侍读。

初,邦彦献十议以图中兴,大略谓:“宜以天下为度,进图..
洪业,恢复士宇,勿苟安于东南。

驾御诸将,当威之以法,而限之以爵。

命读讲之臣,取累朝训典及三代、汉、唐中兴故事,日陈于前,以裨圣学。

又监观伤善妨贤之谗,偷安苟容之佞,市恩立威之奸,怀谖罔上之欺,听其言,察其事,则忠邪判。

”吕颐浩素善邦彦,荐用之。

给事中程瑀劾邦彦五罪,三疏不报。

邦彦在枢密,又言:“宜乘机者三,譬奕之争先,安可随应随解,不制人而制于人哉?”寻兼权参知政事。

三年,卒。

无子,以侄嗣衍为后。

有遗稿十卷,号《瀛海残编》,藏于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B.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C.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D. 金人再入/高宗开大元帅府/起两河兵卫汴京/邦彦提所部兵二千五百人/与宗泽自澶渊趋韦城/据刀马河诸道兵/莫有进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学: 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

B.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 博士: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兵部: 又称夏官、武部。

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赋税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权邦彦博学多才。

崇宁四年太学上舍及第, 担任沧州教授, 入朝为太学博士; 有遗稿十
卷, 号称《瀛海残编》, 藏在家中。

B. 权邦彦敢于进谏。

金人围困汴京, 权邦彦和宗泽上奏劝皇帝不要北迁; 献上十条建议来策划中兴, 建议皇帝不要苟且偷安。

C. 权邦彦作战勇敢。

权邦彦发誓以死守城, 过了几个月城被攻破, 还拼力战斗不肯停止,最终率百姓突围出城。

D. 权邦彦治政有方。

大盗张琪残害徽州, 权邦彦派偏将去平定他。

任江、淮等路制置发运使时, 因治政能干被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命读讲之臣,取累朝训典及三代、汉、唐中兴故事,日陈于前,以裨圣学。

(2)吕颐浩素善邦彦,荐用之。

给事中程瑀劾邦彦五罪,三疏不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 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落,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城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乐中有悲,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虞美人》中“,”两句,抒发了词人怀念故国、感慨今昔巨变之情。

(2)庄子在《逍遥游》中,举证何为“小年”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诗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完成17---19题。

( 9分 )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出的瓷器。

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而()。

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

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

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但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各方力量应该携手,把陶瓷上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准、透彻、动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耳熟能详美轮美奂拍案叫绝张冠李戴
B.有目共睹精美绝伦拍案叫绝南辕北辙
C.耳熟能详精美绝伦赞不绝口张冠李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