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91fb7946-6eb2-11ec-8ed8-
7cb59b590d7d
作者:程德刚刘欣
资料来源:法律与社会,第19, 2022期
摘要司法救助不同于社会救助,也不同于国家赔偿。
虽然目前我国对于司法救助制度已经有了初步的相对较为可行的规定,但作为新生的中国司法救助制度还亟待完善。
为此,本文就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困境及完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司法救助救助制度国家赔偿
《中图法》编号:d916文件识别码:a件号:1009-0592(2022)07-139-01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这句古语是对金钱操纵下司法不公、贪赃枉法、枉法裁判的愤怒、控诉与无奈,也隐含着另一层的无奈、担忧间或有一些愤怒――对于无力或难于衙门的“入门费”(诉讼费用)因而无法获得或者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作为国家公权力的司法救济的保护的无奈与担忧。
长远来看,因为经济贫困而不能得到司法救济的有效保护,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将使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受到弱化,最终将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司法援助不同于社会援助和国家赔偿。
现行法律法规关于司法协助的规定,在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司法协助制度在运行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统一完整的立法规定。
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法律援助、特困当事人执行救助的规定散见于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行政法规,没有制定统一的司法救助法,难以全面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规范和设计,在实践中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
第二,司法协助与法院利益之间存在内在冲突。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司法协助的形式是要求人民法院间接向当事人提供金钱,即履行其司法协助义务,对应当收取的费用实行缓、减、免。
因此,在现行的收费和管理体制下,诉讼费用的推迟、减免会导致法院收入的减少,损害法院的利益,不利于法院的审判活动。
第三,司法救助的案件范围存在明显“盲区”。
目前,我国司法救助涉及案件基本上限于民事和行政案件,还存在两个被长期忽略了的“盲区”:一是在刑事审判中,忽略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司法救助。
二是在法院执行工作中,忽略了对经济特困的申请执行人的司法救助。
第四,司法协助方式过于单一。
现行规定确定的方式是推迟、减少和免除法律费用。
这无疑是不全面的。
这不仅与被救助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而且与公平观念也存在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