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中语文第单元段太尉逸事状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段太尉逸事状
【画面描述】一位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布袋,颤巍巍地站在两个箭头的中央,左侧的箭头上写着“家庭养老〞,右侧的箭头上写着“社会养老〞,在箭头的两端各有一只大手在用力把箭头往对方那边推,两只大手的上方分别写着四个字,家庭养老那只大手上方写着“人手不够〞,社会养老那只大手上方写着“设施不全〞。
【寓意点评】漫画生动地揭示了我国当前面临严峻挑战的养老问题。
由于我们实行方案生育,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而中国的社会养老效劳体系开展滞后,缺少统一规划,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责任不够清晰,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养老效劳业扶持政策不完善,民办养老效劳机构开展滞缓。
诗文大家柳河东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
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
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与
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世称
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柳宗元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开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等;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等;寓言散文有?三戒?等。
著有?柳河东集?。
段秀实,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
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节度使。
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
当时段太尉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击朱泚面额被害。
后被追赠为太尉。
当时任史官的韩愈正在修史,柳宗元写这篇“逸事状〞是为韩愈修史提供史料,供韩愈为段太尉立传时采用的。
逸事状
“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
“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
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
“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
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
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王子晞.(xī)邠.州(bīn)不嗛.(qiè)
釜鬲.瓮盎.(lì)(ànɡ) 虞.候(yú) 老躄.(bì)
戢.士(jí) 晡.食(bū) 焦令谌.(chén) 巽.(xùn) 赭.(zhě) 朱泚.(cǐ) 邰.(tái) 姁姁..(xǔ)(xǔ)
第2步识记通假——微妙无穷方块字
(1)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嗛〞通“慊〞,满足)
(2)椎釜鬲瓮盎(“椎〞同“槌〞,砸碎)
(3)太尉判状辞甚巽(“巽〞通“逊〞,委婉)
(4)其故封识具存(“识〞通“志〞,标记)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名词,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太尉判状.
辞甚巽〔名词,判决书〕敢以状私于执事。
谨状.〔动词,呈上逸事状〕
(2)辞⎩⎪⎨⎪⎧
请辞.于军〔动词,说,说理〕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动词,辞掉〕
太尉判状辞.
甚巽〔名词,言辞〕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辞别〕 (3)数⎩⎪⎨⎪⎧
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数量〕孝德使数.
十人从太尉〔数量词,几〕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屡次〕
(4)如⎩⎪⎨⎪⎧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介词,按照,依照〕杀害人,如.
是不止〔动词,像〕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去〕
(5)信⎩⎪⎨⎪⎧仁信.大人也〔动词,讲信义〕
言信.行直〔形容词,言语真实〕
(6)市⎩⎪⎨⎪⎧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名词,集市〕
市.谷代偿〔动词,买〕
(7)固⎩⎪⎨⎪⎧尚书固.负假设属耶〔副词,难道,表反问〕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形容词,坚决,坚持〕
(8)于⎩⎪⎨⎪⎧日群行丐取于.市〔介词,从〕
敢以状私于.执事〔介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