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0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含解析201711281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一选用句式
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答案】C
【提分秘籍】
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
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技巧攻略]
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再次是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解题应遵循的原则:
1.话题保持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做选用“话题保持一致”的句式题,需弄清语意,搞明句式特点。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同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明确所选句式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并注意:(1)陈述对象一致;(2)观点与材料一致。
2.句式结构一致
选用句式考题对句式结构的考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
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
做此类题之前,必须有深厚的语法基础。
(1)掌握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
(2)掌握句子类型:单句、复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
3.时间空间一致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有时从时间上考查其协调一致性,有时从空间上考查。
此类题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比较明显,所以难度应该不大,需分析时间,从古到今,从先到后,从早到晚;空间的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4.内容上一致
(1)情调氛围一致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或一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生机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杨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
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2)符合内在逻辑
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围绕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
判断时要看是否符合事理。
做此类句式选用题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
弄明白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
(3)揣摩语气的轻重和语调的重点
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做此类题,应特别关注句式的变化。
特别提示:选用句式题有时并不是单独地就某一考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综合性的考查,所以应多方面注意思考分析。
【举一反三】
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答案】D
热点题型二仿用句式
例2、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_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示例2:诗词歌赋,颂不完您播撒的爱心
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提分秘籍】
“仿用句式”是指给出一定的语境,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方式,另造一个或多个相同(相似)、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表达技巧、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一)嵌入式
这类题目一般在所给材料的中间或末尾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二)命题式
这类题目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关联不大,不需考虑与例句的衔接问题,只要句式、修辞手法相同,表现与例句相似的意蕴即可。
(三)续写式
所提供的材料末尾留空,要求考生依据例句的句式和内容,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举一反三】
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三、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被秋天翻译成果实
【解析】前两个诗节的中心词为两种自然景物,在媒介物的作用下引起形态或质的变化,成为另两种自然事物。
诗节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了自然事物之间的转化和关联。
且一、二诗节出现的自然事物之间具有“顶真”格式,上下串联。
理清这些方面的隐形要求,才容易选择恰当正确的物象,展开合理的联想,符合要求地完成该题。
热点题型三变换句式
例3.请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连贯的单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
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提分秘籍】
变换句式主要有长短句变换、整散句变换、陈述对象不同的转换、口语和书面语变换四种题型。
(一)长短句变换
1.长句变短句
长句是使用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单句,短句是使用词语少、形体短、结构简单的单句。
长句变短句是把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几个简单的短句,但不改变原意。
2.短句变长句
短句变长句是把几个有联系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句意不能有改变。
(二)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这种方式比单纯语法方面的变换,变化要大一些,难度也要大一些,但却是近年高考常见的题型。
(三)整散句变换
整句是指一个句子句式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氛。
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一般考查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整句。
(四)书面语和口语的变换
书面语,是供人阅读的文字,是文字产生后逐渐形成的,其风格是字斟句酌,结构严谨,讲究文法,追求文采,一般来说,它比口语更精确严谨,利于规范。
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口语,是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一般来说,它比书面语灵活、简短,通俗、自然,简洁、生动,让人一听就懂。
理解时,对语境的依赖性比较强,但不如书面语严谨。
【举一反三】
用“儒、道、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
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A
【解析】A项的“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
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和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4分)
【答案】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解析】顾名思义,“拖延症”,拖延的是时间,耽搁的是时间。
由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分析出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是一种精神怠惰的表现,它会使计划落空,会使机会丧失,会使理想付诸东流,会使导致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失败,会使生命一点一点消磨在拖延中,而且明知错误还不改正。
考生答题时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上述危害表述出来即可。
注意字数要求。
1.(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
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全面;②不超过50字。
(4分)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生物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案】志愿服务①能够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析】本题所供材料一共四句话(以句号为准),第一句话可提取出的关键信息是“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第二句话可提取出的关键信息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句
话可提取出的关键信息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结合上文看,“这种期望”指的是“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第四句话可提取出的要点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把提取出来的信息以“志愿服务”做开头,按50字的限制加以整理,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2.(2015年高考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直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4分)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找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
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性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性;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3.(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答案】(3分)【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解析】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的句式转换试题,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般是先确立其中的一个句子为句式基准句,然后把其它的句子按照此句的句式形式进行改写,最后,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合理排序。
本题可以选择“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基准句,而把其他的句子按照这个句式的形式改写即可。
4.(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解析】B项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比拟的手法。
A项出自宋代黄庶的《探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当作人来写,意为春风拿着神奇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C项,出自宋代秦观《春日》,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
蔓,娇艳妩媚,运用比拟的手法,把芍药和蔷薇都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人或物。
D项出自宋代刘攽《新晴》,
称南风为老朋友,说它招呼不打一声,推门而入又翻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5.(2015年高考湖南卷)语言文字运用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
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
【答案】1.B 2.A
6.(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ɡ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甲__(题写/题签)的楹.(yínɡ)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乙__(蕴涵/内涵)与品味。
尤其是名联佳
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丙__(吟咏/涵泳)起来锒锒
..上口,齿颊
..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ɡ)联齿颊
..留香
C.言简意赅.(ɡāi) 撰.写
D.镌.(jùn)刻锒锒
..上口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
镌.(juān)刻;“锒锒上口”应为“朗朗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答案】C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题写内涵吟咏
B.题签内涵涵泳
C.题写蕴涵涵泳
D.题签蕴涵吟咏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其中,“题写”即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原指题写书签,现也指题写书名;“内涵”是名词,指语言、作品等包含的内容,或人的内在涵养,而“蕴涵”是动词,意为“包含”,此处应指“对联的内容”,用“内涵”合适;“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涵泳”指深入领会,属于思考过程,此处后面有“朗朗上口”,所以用“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4.【答案】D
7.(2014·湖北卷)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4分)
(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
______ 二人排齐向右站______ 左人正立右倒画
______ 亲密并列肩比肩______ 人形颠倒表变化
【答案】一人前行一人后后人跟着前人走(从)
二人站立背靠背字义相背可意会(北)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既关涉到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如“象形”“会意”等,又关涉到语言形式的押韵,还有整句的形式及精要的表达。
8.(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潮”“鱼”作为描述对象。
(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
仿写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
另外要注意: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句式);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发挥想象力。
9.(2014·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就像百米短跑起步一样,如果起步跑慢了,后面的跑步也往往会落后他人;人生的起步从一开始就要跑好。
10.(2014·高考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选D。
此题考查选用句式。
第一空处应填②,②中“只”强调“只有、仅有”之意,更符合“悲观的人”看问题有局限性的特点;第二空处应填③,“它”代指前面的“机会”,联系紧密,且本句先因后果,表述恰当,如果用④句,中间陈述对象就会不一致;第三空处应填⑥,本句是条件复句。
11.(2014·高考山东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
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
答:
【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的选用。
对联属于对偶句式,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对仗工整;这副对联还需要注意春节、端午节两个节日的特点。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特征,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
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
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________,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答案】:B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就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来看,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不低于50棵。
可见,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程度,碳补偿对于维持生态环境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________。
A.我们正需要低碳生活,尽量减少耗用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我们正需要加速碳补偿的步伐,为减缓全球变暖做出自己的努力
C.我们不仅要加速碳补偿的步伐,更要尽量减少耗用能量,过低碳生活
D.我们不仅要尽量减少耗用能量,过低碳生活,更要加速碳补偿的步伐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分析题面所给各句的语意以及整个语段的表意重点。
文段内容主要侧重在减少耗用能量上,没有对碳补偿提出更高要求,还要注意理解“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限制作用,答案应是A项。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