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裂排查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压前 隐裂组件数量 隐裂组件比例 隐裂电池片数量 2 7.69% 2 层压后 0 0.00% 0 组框后 0 0.00% 0 组框翻转后 1 3.85% 2 清洗IV翻转后 13 50.00% 19
各工序隐裂比例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3
60.00% 50.00% 50.00% 40.00% 30.00% 20.00%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1、测试流程步骤
通过跟踪26板组件层压后、组框后、翻转后、清洗后的EL测试情况,对 各工序造成隐裂的情况进行汇总,针对产生隐裂的工序进行改善。 测试流程步骤如下: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2、各工序隐裂比例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THANKS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6、隐裂原因分析
法 人
质量意识差
多次搬运造成 搬台组件的力度 组件放置偏移导致流转时 撞击定位装置 组件流转过程中中间 位置振幅过大
翻转台吸盘造成受力集中
流水线抖动
隐 裂
流水线、吸盘不在同一水平 面,放置组件时造成抖动过大 翻转机翻转动作过快过大
料 机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3、前EL与终测EL图像对比
层压前EL
终测EL 层压前EL测试的成像质量明显差于终 测EL的成像质量,不利于对轻微隐裂 的判别;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4、隐裂电池片位置分布
A1 A10
1
1
4
1
1
1
1
1
5
三、改善措施及控制要点
1、调节翻转台、流水线等: a、调节翻转台使组件吸盘在同一水平面、增加吸盘数量或吸盘的分布位置,使其 吸附组件的位置均匀的分布在组件表面,减小由于吸盘位置相对集中造成的组件受力 不均匀; b、调节翻转气缸的气压值,使翻转过程均匀稳定,或者将气缸控制的翻转改为电 机控制; c、调节流水线皮带运行的稳定性; 2、优化作业方式 清洗: a、更改清洗台,增加支撑面 ; b、员工必须轻抬轻放组件严禁野蛮操作
WeeklyReport
——光伏组件
组件车间技术部 2014.10.22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一、隐裂的危害 二、隐裂原因分析
三、改善措施及控制要点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一、隐裂的危害
1、隐裂超标或超量,致使组件降级,影响成品率; 2、隐裂会导致热斑效应,严重的会引起整板组件的失 效; 3、大量的隐裂会导致组件功率不合格或衰减加速; 4、隐裂在户外使用中会扩大,有可能会导致整板组件 开路性破损。
隐裂组件数量
隐裂组件比例
2 7.69% 1
10.00% 3.850%
0.00%
本次试验共发现16板组 件(23片电池片)隐裂, 其中层压前的EL测试 漏检2板,主要原因为 前EL测试仪的像素过 低,不易分辨轻微隐裂; 层压后的隐裂主要集中 在清洗翻转后终测EL 测试,隐裂比例达到 50%。
F1
3
1
1
其中红色、黄色部分为清洗IV翻转后EL隐裂位置,蓝色为组框后翻转后隐裂位置,如 上图,隐裂主要位于组件E2/E3/B2/B3的位置占所有碎片的68.4%,该位置为IV测试仪 吸盘附近的位置;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5、IV测试仪吸盘位置
IV测试仪吸盘位置与隐裂位置基本一致。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各工序隐裂比例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3
60.00% 50.00% 50.00% 40.00% 30.00% 20.00%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1、测试流程步骤
通过跟踪26板组件层压后、组框后、翻转后、清洗后的EL测试情况,对 各工序造成隐裂的情况进行汇总,针对产生隐裂的工序进行改善。 测试流程步骤如下: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2、各工序隐裂比例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THANKS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6、隐裂原因分析
法 人
质量意识差
多次搬运造成 搬台组件的力度 组件放置偏移导致流转时 撞击定位装置 组件流转过程中中间 位置振幅过大
翻转台吸盘造成受力集中
流水线抖动
隐 裂
流水线、吸盘不在同一水平 面,放置组件时造成抖动过大 翻转机翻转动作过快过大
料 机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3、前EL与终测EL图像对比
层压前EL
终测EL 层压前EL测试的成像质量明显差于终 测EL的成像质量,不利于对轻微隐裂 的判别;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4、隐裂电池片位置分布
A1 A10
1
1
4
1
1
1
1
1
5
三、改善措施及控制要点
1、调节翻转台、流水线等: a、调节翻转台使组件吸盘在同一水平面、增加吸盘数量或吸盘的分布位置,使其 吸附组件的位置均匀的分布在组件表面,减小由于吸盘位置相对集中造成的组件受力 不均匀; b、调节翻转气缸的气压值,使翻转过程均匀稳定,或者将气缸控制的翻转改为电 机控制; c、调节流水线皮带运行的稳定性; 2、优化作业方式 清洗: a、更改清洗台,增加支撑面 ; b、员工必须轻抬轻放组件严禁野蛮操作
WeeklyReport
——光伏组件
组件车间技术部 2014.10.22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一、隐裂的危害 二、隐裂原因分析
三、改善措施及控制要点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一、隐裂的危害
1、隐裂超标或超量,致使组件降级,影响成品率; 2、隐裂会导致热斑效应,严重的会引起整板组件的失 效; 3、大量的隐裂会导致组件功率不合格或衰减加速; 4、隐裂在户外使用中会扩大,有可能会导致整板组件 开路性破损。
隐裂组件数量
隐裂组件比例
2 7.69% 1
10.00% 3.850%
0.00%
本次试验共发现16板组 件(23片电池片)隐裂, 其中层压前的EL测试 漏检2板,主要原因为 前EL测试仪的像素过 低,不易分辨轻微隐裂; 层压后的隐裂主要集中 在清洗翻转后终测EL 测试,隐裂比例达到 50%。
F1
3
1
1
其中红色、黄色部分为清洗IV翻转后EL隐裂位置,蓝色为组框后翻转后隐裂位置,如 上图,隐裂主要位于组件E2/E3/B2/B3的位置占所有碎片的68.4%,该位置为IV测试仪 吸盘附近的位置;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
二、隐裂原因分析
5、IV测试仪吸盘位置
IV测试仪吸盘位置与隐裂位置基本一致。 山东宇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