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O2﹣:“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4.(3 分)元素 R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R2O3,若 R 的化合价不变,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R2(SO4)3
B.R(NO3)3
C.RCl2
D.R(OH)3
5.(3 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

(2)小组同学的设计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3)实验结果如图 3 所示,根据图示数据计算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实验反思】你认为小组同学实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你
证明这确实是造成误差原因的方案是

三、简答题
22.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5 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安
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一、选择题
1.(3 分)某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合物( )
A.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物质




反应前物质/g
20
m
20
20
反应后物质/g
2
待测
32
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 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 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7.(3 分)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 4.8g 氧气,同时只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2.7g 水,则该
化合物中( )
8g
23g
5g
8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9g C.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D.在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为 1:1
13.(3 分)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14.(3 分)在反应 X+2Y=R+2M 中,已知 R 和 M 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 22:9,当 1.6gX
A.Ca(HCO3)2 与 NaOH 溶液反应 B.NaHCO3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Ca(HCO3)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NH4HCO3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7.(3 分)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Y
Z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 可能是单质 B.Y 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第1页(共7页)
D.反应后 Z 物质的质量为 86.4g 6.(3 分)离子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 可以表示( )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则在反应中 Y 与 M 的质量比为( )
A.12:9
B.23:9
C.32:9
D.16:9
15.(3 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第3页(共7页)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N2 和 NH3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3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6.(3 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R
2CO2+N2.则 R 的化学式是( )
A.NO
B.NO2
C.N2O3
D.N2O5
12.(3 分)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的质量




反应前
25g
x
5g
5g
反应后
A.NO
B.N2
C.NO2
二、实验探究题
) D.N2O
21.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如图 1),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化学小组的同学
突发奇想,想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
(1)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木炭、食盐。
(2)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D; 6.AB; 7.D; 8.A; 9.B; 10.B; 11.A; 12.B; 13.D; 14.D; 15.D; 16.D; 17.B; 18.C; 19.C; 20.D; 二、实验探究题 21.4Fe+6H2O+3O2=4Fe(OH)3;将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捂住集气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导管内有液柱,证明气密性良好;铁粉生锈提供水分;19.1%;暖贴内铁粉的量不 够,O2 没有完全被消耗;取使用后的样品少量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 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三、简答题 2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反应容器中逸出;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且在锥形
式为

【设计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 2 所示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 250mL 集气瓶中加入 20mL 水
第5页(共7页)
③读取温度计示数为 18oC,撕掉暖宝宝上的贴纸,塞紧橡胶塞。
④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⑤待温度计示数为 18oC 时,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瓶口扎一个气球;硝酸钠不能和氯化钡反应; 23.C;3C+4NH3
2N2+4;置
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8 5 :27:16;用 户:qgjyus er1056 4;邮箱:qg jyus er10564.21957 750;学号:2 1985573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18.(3 分)能达到目的实验是( )
A.探究 MnO2 对反应速 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 C.测定水的组成 D.除去氯化
率的影响

钠溶液中混
有的硝酸钾
第4页(共7页)
A.A
B.B
C.C
D.D
2.(3 分)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
A.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
C.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D.锌粒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3.(3 分)下列对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SO2:“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2Ca:“2”表示两个钙原子

23.把握微观世界,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
第6页(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 5 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卷(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第7页(共7页)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 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 2 倍
8.(3 分)在化学方程式 CO2+3H2
R+H2O 中,则 R 的化学式是( )
A.CH4O
B.CH4
C.CO
D.CH2O2
9.(3 分)在实验室中,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
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第2页(共7页)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 和 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4.64g 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 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为 2:1 11.(3 分)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发生反
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m 前、混合后质量均为 m 后):
(1)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 前>m 后,请解释原因

(2)上述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3)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 前=m 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
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19.(3 分)将 ag 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
为 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30.0%
B.22.2%
C.27.6%
D.10.3%
20.(3 分)某一个危险品仓库的硝酸铵发生爆炸,造成很大的财物损失。硝酸铵在约 200℃
时发生如下反应:NH4NO3=X+2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钠会与玻璃成分中的某种物质 X 发生化学反应,使玻璃塞和玻璃试剂瓶口粘连在一起,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aOH═Na2SiO3+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
A.H2SiO3
B.SiO2
C.Si
D.SiH4
10.(3 分)将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