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考试 考试答卷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说:A. 学习永远都是一件苦差事B. 学习可以让人感到快乐C. 学习只有在年轻时候才能做到D. 学习需要不断重复练习答案:D2. <庄子>中的“大丈夫之器”是指:A. 肌肉和骨骼B. 知识和学问C. 高尚的情感和品德D. 丰富的财富和物质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A. 以天地人为宇宙之本B. 尊重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C. 着重鼓励个人主义和竞争D. 崇尚孝道、忠诚、信义等道德观念答案:C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指:A. 四部经典和五种文学体裁B. 四个经典书籍和五个戏剧C. 四种古琴曲调和五种民间乐器D. 四部儒家经书和五部杂家经书答案:D5. 以下哪些文化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A. 京剧B. 中华料理C. 国画D. 古埃及文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主权、统一性和 ________。

答案:整体性7. 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的 ____________。

答案:和谐8. 中庸的思想是不偏不倚、不偏不向的 ____________。

答案:正中9. “庄子梦蝶”故事中,庄子讲到“蝴蝶梦中无蝴蝶,蝴蝶醒后无庄子”,表达了他对夢境和现实的__________。

答案:区别10. 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强调将人民当作治理的_________。

答案:中心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什么是“礼”?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礼”是指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和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可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什么是“道德经”?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答:“道德经”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练习题附答案.pptx

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人们所共有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反映 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 就是士人的志向抱负。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 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由此可见,平天下的天下观” 体现着“和合”精神,以公治世的理念。期望能够消除一切分别,人人共同承担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到大 同世界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陛的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同中国当 代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B.疆域、地域 C.国都 D.都邑 .《说文》指出:“木下日本”,本指的是。 A.本质 B.根本 C.树根 D.纸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和谐、和睡的民族,历来讲求。 A.天下一家 B.公平正义 C.互助共赢 D.立己达人 .()是“天下观”的基本目标
A.和平 B.发展 C.共赢 D.合作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文化的概括?。 A.意 .志 C.行 D.仁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君子之道一意”的含义?。 A.仁爱 .正义 C.意念 D.恭敬
.“义”,即人际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期间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价值以及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经商为求利,但在明清时期,很多徽州商人经商却非义不取,甚至宁可失利,不可失义。 .“诚”“信”相通。古人有诚信相通的论述,“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这里指出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 人道的法则。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答案:D2.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以下哪四部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C. 《春秋》《左传》《国语》《史记》D. 《道德经》《庄子》《列子》《韩非子》答案:B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A.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老生角色、丑角B.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老生角色、丑角C.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反派角色、儿童角色、丑角D.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儿童角色、丑角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______”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答案:兰亭序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6.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灯节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小孩压岁钱等,体现了家庭团聚和辞旧迎新的意义。

8. 请简述中国的茶文化。

答案: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品茶、赏茶、茶艺等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和谐、尊重、纯洁和宁静,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艺术特点包括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以及脸谱、服饰、舞台设计等视觉艺术。

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传承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学校计划举办一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请你为这次展览设计三个主题展区,并简要说明每个展区的展示内容。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试题答案1、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案:【计分规则】:答出任何关于文化的定义即给10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答出主要为中国人自古流传至今的生活方式,体现变化的特点。

分值10分中国文化特点为:包容性、集体性、专制性、原始思维等。

分值10分。

--------------------------------2、秦晖先生在《传统十论》提出,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制度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答案:--------------------------------3、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自秦王朝统一起,就进入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专制社会,历代实行郡县制,皇权至高无上,因而中国古代就是一个专制王权社会;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历来有“国权不下县”的现象,王朝设置的官府只到县一级,再往下一般都是乡绅自治,因此不能算是专制王权社会。

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答案:--------------------------------4、什么是五谷?答案:麻、黍、稷、麦、豆。

--------------------------------5、肉食和蔬食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计分规则】:普通民众一般很少吃到肉,以蔬菜为主要菜肴,故称蔬食。

上层统治或者说贵族才能经常吃到肉,故称肉食。

如《孟子》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要七十以上古来稀的老人才有肉吃。

《曹刿论战》则称:“肉食者鄙。

”此处的“肉食者”即指贵族或统治阶层。

--------------------------------6、“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7、请谈谈在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中,士人阶层为什么会居于相对特殊的地位,士人阶层的这种相对特殊地位对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影响?答案:--------------------------------8、你了解孔子吗?请说说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什么地方?答案:【计分规则】: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去了解孔子这一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人物。

山农大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考试答案.doc

山农大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考试答案.doc

(―)名词解释(5个,20分):1、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2、宗法制-家国同构:宗法制: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明确亲疏、尊卑的一种等级制度。

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家庭一家族一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我们不难从现实中感受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存在。

3、四书五经-六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4、慎独-内圣外王:中国古代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

慎独就是修养方法中的一种,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

“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

“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

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5、玄学-经学-乾嘉学派:玄学本来是道家哲学上的一个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高中传统文化常识试题(附答案)

高中传统文化常识试题(附答案)

高中传统文化常识试题(附答案)
1.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尊师重道的思想是指:
A. 尊敬老师,重视道德
B. 尊敬长辈,重视道德
C. 尊敬高级官员,重视文化
D. 尊敬优秀学生,重视成绩
答案:A
2. 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A. 火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电话
答案:D
3.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和而不同”等思想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核心理念?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墨子
答案:A
4. 以下哪一位诗人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仙”: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昌龄
答案:C
5. 以下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形式的是:
A. 四川变脸
B. 京剧
C. 京韵大鼓
D. 交响乐
答案:D
6. 以下节日与它所代表的意义不匹配的是:
A. 中秋节——团圆
B. 春节——新年
C. 清明节——扫墓
D. 端午节——丰收
答案:D
7. 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当自觉传承
B. 一成不变,不需要更新
C. 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D. 是我们的文化根基,有助于促进我们的国家发展答案:B。

文化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文化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文化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是:A. 清明上河图B. 富春山居图C. 千里江山图D. 洛神赋图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注: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此题为陷阱题)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中,哪部作品是明代罗贯中所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5.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二、填空题6.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

答案:砚7.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角色分类,其中“旦”指的是______。

答案:女性角色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9.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______。

答案:杨玉环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易经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

答案: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文献的总称。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12. 请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考试选拔有才学的人担任官职。

13. 什么是“丝绸之路”?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起源于汉朝,主要运输丝绸,后来也包括瓷器、茶叶等商品。

四、论述题14. 论述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律而著称。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端午节D. 万圣节答案:C2. 中国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的传统艺术?A. 京剧B. 剪纸C. 油画D. 皮影戏答案:C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BCD5.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A. 哥特式教堂B. 罗马斗兽场C. 故宫D. 金字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是________。

答案:京剧2. 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主要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

答案:毛笔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__朝代。

答案:隋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5. 中国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中相会一次的日期是__________。

答案:七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是农历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对/错)答案:对2.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唐朝。

(对/错)答案:错3. 中国传统的围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

(对/错)答案:对4. 中国的京剧起源于清朝。

(对/错)答案:错5. 中国的春节习俗中,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经过周朝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描述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等,以庆祝团圆和丰收。

3. 请列举中国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答案:《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020年周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满分答案

2020年周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满分答案

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考试考试答卷1.本课程认为,不应该过分强调对()的认知,应该让外国人从当代的视野中接受我国的文化。

A.语言文化B.传统文化C.民族文化D.世界文化2.根据本课程,富强强调一个国家的()。

A.硬实力B.软实力C.综合实力D.国际影响力3.《竟案羽衣曲》从哪里传来()A.荷兰B.雅典C.波斯D.印度4.胡旋舞出自哪个国家()A.赵国B.康国C.齐国D.蛋国5.当前在()领域存在一种全世界通行的符号系统。

A.宗教B.哲学C.历史D.交通6.本课程认为,建立一种具有最大()的文化传播方式,克服文化交流的理解偏颇与认同误差,是实现不同文化和睦相处的重要前提。

A.差异性B.共同性C.通约性D.协调性7.对历史上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造成重大影响的电影是()。

A.《握救大兵璃恩》B.《勇敢的心》C.《巴顿将军》D.《辛特勒的名单》8.根据本课程,农业社会中国的市场经济发达,这是跟()有关系的。

A.中国经济结构B.中国社会结构C.中国历史结构D.中国政治结构9.本课程认为,美国与欧洲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主要是因为()。

A.认识文化的历史节点不同B.国家的经济力量不同C.文化交流的途径不同D.文化活动的频度不同10.夏商周时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在()。

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下游C.珠江领域D.长白山以北11.从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来看,()才能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持久生命力。

A.富强B.文明C.经济D.政治12.德国思想家()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A.马克思B.卡尔·亚斯贝斯C.恩格斯D.韦伯13.直到()时期,中国文明才真正从北方转移到长江两岸。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4.相对于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字系统,()的视觉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起到更直观、更生动的效果。

A.文字B.非文字C.图像D.非图像15.本课程提到,()出使过西域。

精选最新版2020年传统文化考核题库完整版498题(含答案)

精选最新版2020年传统文化考核题库完整版498题(含答案)

2020年传统文化考试题库498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先秦法家重势派代表人物是(A)。

A.慎道B.管仲C.李悝D.商鞅2.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是(C)。

A.道器用B.人才学C.本原用D.法刑赏A.《春莺啭》B.《凌波舞》C.《胡旋舞》D.《霓裳羽衣舞》4.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D.书法5.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了以下哪种专门的音乐机构?(A)A.乐府B.燕乐C.清乐D.梨园6.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A)。

①古琴②珠算③京剧④针灸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成语“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声动听,久久萦绕,其出自(D)。

A.《论语》B.《老子》C.《诗经》D.《列子》A.制造琵琶的材料B.演奏琵琶的方式C.少数民族语言9.名曲《广陵散》与历史人物(B)有关。

A.刘伶B.嵇康C.王戎D.阮籍10.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C)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11.战国时期的公孙龙是(B)的代表人物。

A.兵家B.名家C.杂家D.阴阳家12.“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C)。

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13.法家学派以其(B)思想对战国末年的社会发展以及秦王朝的统一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A.德政B.“霸术”C.尚贤D.无为14.“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

这段话表明的是(A)。

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权术思想C.墨家的尚同思想D.儒家刑政思想15.下面哪种戏剧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B)A.京剧B.昆曲C.越剧D.黄梅戏16.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更倾向于(A)。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下是一些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试题一: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答案: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调为基础:中国传统音乐以调式为基础,强调音调的变化和旋律的情感表达。

2. 以乐器演奏为主: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乐器演奏,尤其以古琴、二胡、琵琶等乐器为代表。

3. 以古典文学为题材:中国传统音乐的作品多以古代文学作品为题材,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代表作品:1. 《广陵散》:古琴曲,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琴曲之一,被誉为琴界的"皇后"。

2. 《二泉映月》:二胡曲,是中国最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表达而广受欢迎。

3. 《梅花三弄》:琵琶曲,描绘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梅花的赞美和情感表达。

试题二:请解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与"工笔"的区别。

答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与"工笔"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

"写意"是指绘画作品以简约、自由的笔法描绘形象,注重表达主观感受和意境,强调笔墨的流畅和意境的抒发。

写意画着重于形神兼备、寓意深远,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自由想象,给人以广阔的审美空间。

"工笔"则是一种注重细节描绘的绘画风格。

它强调对物象形态的刻画和细致的运笔技巧。

工笔画追求写实性和细腻性,通常采用均匀细腻的平涂,注重色彩的填充和渲染效果。

工笔画要求结构严整、色彩细腻,给人以精巧和精致的感觉。

试题三:请简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和中秋节的起源和庆祝活动。

答案: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活动,庆祝农历新年。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主要包括贴春联、贴窗花、走亲访友、拜年、观灯等。

西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答案

西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选修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基本概念1、文化:A、对“文化”一词的考察•“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系辞》)、“五色成文而不乱”(《礼记·乐记》)。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

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以及由此引申为人们的具体道德。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比如《礼记·中庸》中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文化”一词的出现《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说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B、举例说明“文化”含义:•例一: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共业”,它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例二:爱德华·泰勒(1871《原始文化》)•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总之,对文化的界定,首先要注意文化的针对对象是人,这包括用文化来教化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

其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实际上就是指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仅仅指精神文化,而且人们经常所指的文化都是指精神文化。

而且就精神文化来说,内部也存在层次之分,比如制度、观念、行为等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

梁漱溟认为西洋、中国、印度的文化的差异在于“(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确定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的是观当灭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非遗选修课考试题及答案

非遗选修课考试题及答案

非遗选修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A. 传统手工艺B. 传统音乐舞蹈C. 传统建筑D. 现代流行音乐答案:D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口传心授B. 家庭传承C. 学校教育D. 自学成才答案:D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护为主B. 抢救第一C. 合理利用D. 完全商业化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A. 历史价值B. 文化价值C. 经济价值D. 娱乐价值答案:D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由以下哪个机构负责?A. 教育部门B. 文化部门C. 旅游部门D. 商业部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_______实践、_______表达、_______知识以及_______技能。

答案:实践、表达、知识、技能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口传心授、家庭传承、学校教育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由_______部门负责。

答案: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2.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专题课程(选修)考试考试答卷
考试题目:共10题| 考试时间:3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1.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富强强调一个国家的()。

【10 分】
A. 硬实力
B. 软实力
C. 综合实力
D. 国际影响力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A
2. 【单选题】对历史上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造成重大影响的电影是()。

【10 分】
A. 《拯救大兵瑞恩》
B. 《勇敢的心》
C. 《巴顿将军》
D. 《辛特勒的名单》
正确答案:C
提交答案:C
3. 【单选题】当前在()领域存在一种全世界通行的符号系统。

【10 分】
A. 宗教
B. 哲学
C. 历史
D. 交通
正确答案:D
提交答案:D
4. 【单选题】本课程提到,()出使过西域。

【10 分】
A. 郑和
B. 张骞
C. 哥伦布
D. 玄奘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5. 【单选题】《霓裳羽衣曲》从哪里传来()【10 分】
A. 荷兰
B. 雅典
C. 波斯
D. 印度
正确答案:D
提交答案:D
6. 【单选题】夏商周时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在()。

【10 分】
A. 黄河中下游
B. 长江中下游
C. 珠江领域
D. 长白山以北
正确答案:A
提交答案:A
7. 【单选题】文化交流的()越来越重要,保证双方对各自表达的正确、全面、客观的理解是相互认同、合作的基础之一。

【10 分】
A. 效率性
B. 有效性
C. 信息化
D. 智能化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8. 【单选题】本课程认为,不应该过分强调对()的认知,应该让外国人从当代的视野中接受我国的文化。

【10 分】
A. 语言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族文化
D. 世界文化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9.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纸币是()【10 分】
A. 会子
B. 人民币
C. 银票
D. 交子
正确答案:D
提交答案:D
10. 【单选题】相对于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字系统,()的视觉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起到更直观、更生动的效果。

【10 分】
A. 文字
B. 非文字
C. 图像
D. 非图像
正确答案:B
提交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