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绘就经纬画卷海宁市实现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全市域覆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资源
LAND&RESOURCE
S
43
SHUZIZIRANZIYUAN
数字自然
资源基
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
基础性公益事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宁市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开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不动产登记、杭海城际铁路建设等重点工作时,村镇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不全、现势性差、数据精度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建设实施。

2016年,海宁市将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纳入《海宁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市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全覆盖。

截至2020年,整个项目顺利通过浙江省测绘
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查验收,海宁市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实现了全覆盖,绘就了全市域的经纬画卷,是浙江省内少数几个实现市域范围1∶500地形图全覆盖的县市之一。

全市域的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可有效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资源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试点先行、逐年推进,
形成全市域测绘成果
(一)试点先行求经验
2016年下半年,海宁市将许村镇、长安镇(高新区)、袁花镇作为试点乡镇率先开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工作,主要是利用历年
地形图数据、竣工测绘数据以及最新的卫星影像数据,完成许村镇、长安镇和袁花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精度高、现势性强的1∶500地形图测绘工作。

许村镇、长安镇和袁花镇1∶500地形图测绘及入库项目还荣获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二)逐年推进全覆盖
通过试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鉴于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覆盖了全市域、投入资金大、作业时间长,海宁市将整个项目分3年分步实施,各镇(街道)按批次进行地形图测绘,逐年推进实现全覆盖。

项目正式启动于2017年,第一批次为许村镇、长安镇(高新区)、袁花镇,实施时间为2017年至2018年;第二批次为斜桥镇、丁桥镇、尖山新区(黄湾镇),实施时间为2018年至2019年;第三批次为硖石街道、海洲街道、马桥街道、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周王庙镇和盐官镇,实施时间为2019年至2020年。

(三)数据入库丰成果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完成对海宁市行政区域内1∶500数字地形新测、修测及数据处理入库工作,
确保形成全市域覆盖、精度高、现
全面绘就经纬画卷
海宁市实现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全市域覆盖
□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杨 平
▲▲2017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动员会
国土资源
L
AND&RESOURCES
44
国土资源
LAND&RESOURCES
势性强、质量好的测绘成果数据。

项目最终形成满足全市各部门不同需求的海宁市坐标系(80)、嘉兴2000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数字线划地形图(DLG )成果,在此基础上完成1∶500数据入库,并通过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查验收。

二、协同配合、充分保障,形成测绘推进合力
(一)切实落实各方责任
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协同配合,落实各方责任,才能按工作计划顺利推进项目。

海宁市将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项目纳入当年政府性投资项目考核,按照考核要求完成相应节点建设工作。

相关单位各司其职,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牵头组织此项工作;属地镇(街道)落实专人,认真配合搜集前期资料,做好测绘单位进场测绘的协调工作;测绘单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地形测绘及入库工作。

(二)强化项目各项保障
海宁市级和属地镇(街道)落实财政资金,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量支付项目经费,保障此项工作持续顺利开展。

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全市民众对项目进行宣传,各镇还通过镇村会议、村民会议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此项工作,严防作业纠纷以及阻碍测绘人员测绘的行为发生。

测绘单位也牢固树立良好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障机制,配备专业的技术队伍,把控好测绘成果质量。

(三)完善机制不断更新
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需要
持续更新才能保持现势性。

海宁市建立健全全市一体化、常态化长效更新机制,每年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安排项目,各镇(街道)辅助提供更新建议和资料,按照测绘相关数据标准规范进行动态更新,最终统一更新至全市1∶500一张图,确保形成全市统一的、权威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

同时,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标准规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全面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在市级部门间、市级部门与镇(街道)间的共享和交换。

三、广泛运用、取得成效,
形成显著社会效益
(一)减少政府财政投入
相关成果直接应用于海宁市农房测绘与不动产权籍调查,避免重复测绘,减少项目开支,节约财政支出420余万元;同时也应用于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设计、征迁、防旱防汛、河道综合整治、电力设计等项目,已节约财政支出150万元。

(二)强化基层管理抓手
相关成果应用于镇(街道)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例如规划管理、
规划设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业园区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经使用单位实际验证,地形图位置表示准确、要素表示详尽、水系名称正确、与现状符合度高,为基层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完善基础底图数据
相关成果导入海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步更新了框架库和电子地图;同时作为广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相关业务系统底图,天地图海宁也同步更新,大大提升了各部门系统底图的现势性;通过浙江省测绘服务网,每年审批通过上百份涉密成果申请,应用于相关部门具体工程项目,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进入“十四五”时期,海宁市将持续按需更新全市域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夯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同时,该市还将探索开展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与地籍图“两图融合”试点,推动基础测绘组织模式和工作周期创新,从周期更新向项目驱动更新、
融合更新转变。

▲▲中标单位测绘人员正在进行施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