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物理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
阶段验收高二(15届)物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题单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B.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C.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单位相同,但与电压有本质的区别
D.电动势越大,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越高
【答案】C
【解析】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压两极间的电压是外电压。
【考点】电动势、内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B.在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
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
【答案】B
【解析】
A、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A说法不对;
B、在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故B说法正确;
C、自由电子带负电,它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但正电荷的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
C 说法不对,故C 说法不对;
D 、电流是标量,故D 说法不对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考点】电流
3.在如图所示的U —I 图像中,直线I 为某电源的路端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 .R 的阻值为0.5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0.5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 .电阻R 消耗的功率为1.5w
【答案】D
【解析】如图,由欧姆定律得Ω=5.1R ;由题图斜率
和纵截距可知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1.5Ω;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阻R 消耗的功率都是一个量,由R
U P 2
=得总功率为3W ,所以R 消耗的功率是1.5W 。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4. 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 和B ,其长度分别为L 和2L ,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 和B 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A .2∶3
B .1∶3
C.1∶2D.3∶1
【答案】B
【解析】R A:R B=U A:U B=3:2在利用R=ρL/S,由于材料相同,所以: R A:R B =1:3
【考点】电阻定律
5.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电路的示意图.其中R3为用某种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小B.I变小,U变大
C.I变大,U变大D.I变小,U变小
【答案】C
【解析】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3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变大,即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变大.传感器R3与电阻R2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E—I(r+R1),I减小,U并变大,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故选C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如图,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 =0.6 Ω, R =10 Ω,U =160
V ,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5A
B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4A
C .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为5W
D .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为500W
【答案】B
【解析】设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 1,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U 2,则U 1=110 V ,U 2=U-U 1=(160-110)V=50 V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则A R
U I 52==;;输入到电功机的电功率P 电=U 1I =110×5 W=550 W ;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P 热=I 2r=52×0.6 W=15 W
【考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
7 . 如图所示,1R =2R =3R =4R =R ,电键S 闭合时,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C 的正中间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键S 断开时,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
A. 不动
B. 向上运动
C. 向下运动
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电键断开,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减小R 4两端电压减小,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也减小,匀强电场的场强减小,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向下,故选C 。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电场强度.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使A 灯变暗、B 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①R1短路②R2断路③R3断路④R4短路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①、R1短路,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变大,A灯变亮,故错;
②、R2断路,B灯泡分得的电压变大,变亮;外电阻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A灯变暗,故正确;
③、R3断路,B灯泡分得的电压变大,变亮;外电阻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A灯变暗,故正确;
④、R4短路,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流变大,A灯变亮,故错。
;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9~12题多选
9.用图中电路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U-I图线,由图可知
()
A .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为1.40 V
B .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 Ω
C .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
D .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 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 A
【答案】AD
【解析】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约为1.40V ; 故A 正确;
由U=E-Ir 可知,1E U r I
-==Ω,故B 错误; 由图可知,当路端电压为1.00V 时,电流为0.4A ,故0.4A 不是短路电流, 故C 错误;
当电压表示数为1.20V 时,'
'
0.2E U I A r -==,故D 正确。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0.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电流为I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 ,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1/2,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 )
A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4
B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16
C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4
D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2
【答案】BC
【解析】A 、B 选项,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1/2,则面积是原来的1/4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L R S
ρ
=知其电阻变为16倍,根据欧姆定律得电流变成原来I 16
; C 、D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vS ,其中n 、e 不变,电流I 为原来的1/16、S 变为原来的1/4,
则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4
,故BC 正确。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11.如图所示,一个有3 V和3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表头内阻为15 Ω,满偏电流为1 mA,则有关R1、R2的阻值正确的是()
A.R1为3000Ω B.R1为2985Ω
C.R2为27000Ω D.R2为30000Ω
【答案】BC
【解析】由欧姆定律可得当量程为3V时,R1=U
I
-Rg=2985Ω
当量程为30 V时,R2=U
I
-(Rg+R1)=27000Ω。
【考点】欧姆定律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和ΔU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1、L3变暗,L2变亮
B.小灯泡L3变暗,L1、L2变亮
C.ΔU1<ΔU2
D.ΔU1>ΔU2
【答案】BD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与电阻串联的灯泡L1、L2电流增大,变亮,与电阻并联的灯泡L3电压降低,变暗。
U1减小,U2增大,而路端电压U= U1+ U2减小,所以U1的变化量大于 U2的变化量,选BD。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Ⅱ卷(52分)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8分,15题8分)
13.(1)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示数如图1所示,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 mm.
(2)某次电学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电流表的读数为 mA。
【答案】(1) 6.870 (2)115mA
【解析】螺旋测微器读数公式:整数(毫米单位)+精度×格数,注意格数要估读。
【考点】螺旋测微器的使用,电表读数
14.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6 V,0.1 A”字样,现要测量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3 V,内阻2 kΩ);
B.电压表(0~10 V,内阻3.0 kΩ);
C.电流表(0~0.3 A,内阻2.0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1.5 Ω);
E.滑动变阻器(3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00 Ω,0.5 A);
G.学生电源(直流9 V),开关,导线.
(1)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
(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_______,电流表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
(填所选仪器前面的字母)
【答案】(1)如图(2)B C E
【解析】实验电路就是基础实验电路,不用改进;电表的选取应该保证能够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也就是要尽量选择在量程内而且量程要尽可能小,因为是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要选小的。
【考点】实验: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5.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位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图线,可知( )
A.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B.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C.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D.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2)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右端
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 W
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3)根据图(b),可以求出电源内电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D (2)BC (3) 1.0
【解析】:
(1)从电路连接可以看出,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时,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
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绘制图象的,故B错误,A正确;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绘制图象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2)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电压表V1的读数与电压表V2的读数相等,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左端,故A错误;
B、图象可以得出电阻R0的阻值大于电源的内阻,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两直线的交点对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即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B正确;
C 、定值电阻R 0消耗功率为:P=U 2I=1.0×0.5 W=0.5 W,故C 正确;
D 、电源的效率为:U E
η=,U 越大,效率越大,故D 错误。
(3)从图象可以得出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20 2.0U R I =
=Ω; 从甲同学的图象可以得出图象在U 轴上的截距为1.50 V ,即电源的电动势为1.50 V ,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1 1.0U k I
∆==∆,即电源的内阻为r=1.0Ω。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三.计算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4分)
16. 如图,电阻R 1=9欧,R 2=15欧,电源电动势E=12V ,内电阻r=1欧,电流表的读数为0.4A ,求R 3的阻值.
【答案】30Ω
【解析】
U 2=I 2R 2=0.415=6.0V
U 2=E-I 1(R 1+r)
I 1=0.6A…
I 3=I 1-I 2=0.6-0.4=0.2A
R 3=U 2/I 3=6.0/0.2=30Ω
【考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17. 如图所示,已知E=9V ,r=0.5Ω,R 1=1Ω,合上开关S 变阻器R 3的滑片P 在离F 点31FE
处时,电压表V 1的读数为7.5V,这时R 3的功率为10.125W ,求:
(1)R 2和R 3的最大阻值。
(2)要使电流表A 有最大数值,P 应处于什么位置?这时电流表A 的读数为多少? (3)要使电阻R 1消耗功率最大,P 应放在何处?这时电压表V 2、电流表A 的读数各为多
少?
【答案】(1)6Ω 6Ω(2)P 应处于E 点 1A (3)V 2与A 的读数皆为0 【解析】(1)I=
A r U E 31=- R 外=Ω=5.21I
U
R 2、R 3的并联电压U 23=U 1-IR 1=4.5V,由P 3=U 223/3
1R 3 得R 3=3U 2
23/P 3=6Ω
由R 外=R 1+R R 2313/(R 2+R 3
1
3)得R 2=6Ω
(2)要使电流表A 有最大数值,则P 应处于E 点,这时
R 外=R 1+Ω=+4323
2R R R R ,U 23=
E R r R R ⋅+外32//=6V ,A 的读数:I==2
23R U 1A… (3)要使R 1消耗功率最大,则I 总应最大故P 应放在F 处,V 2与A 的读数皆为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18. 如图所示电路中,R 1=5Ω,R 2=7Ω,R 3=8Ω,R4=10Ω,C=20μF ,A 、B 两端电压U=15V ,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以及电容器C 极板所带的电量.(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答案】3.6A 6V 4
1.810C -⨯
【解析】由于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断路,知R 2、R 3、R 4串联后与R 1并联,R 5上无电流
电流表I =
4
3214321R R R R )R R R (R U
+++++=3.6A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R 4上的电压,U V =
4234
6U
R V R R R ⨯=++
电容器C 所带的电量423234
() 1.810U
Q C R R C R R R -=⨯
⨯+=⨯++
【考点】电容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沈阳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
阶段验收高二(15届)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每项2分,共18分 13.(1) 6.870 (6.869~6.871) (2)115mA 14.(1)如图 (2)B C E 15. (1)AD (2)BC (3) 1.0
三.计算题 16、(10分)
U 2=I 2R 2=0.415=6.0V……………2分
U 2=E-I 1(R 1+r) ………………… 2分 I 1=0.6A…………………………… 2分 I 3=I 1-I 2=0.6-0.4=0.2A……… 2分 R 3=U 2/I 3=6.0/0.2=30Ω………… 2分 17. (12分) (1)I=
A r U E 31=- R 外=Ω=5.21I
U
R 2、R 3的并联电压U 23=U 1-IR 1=4.5V,由P 3=U 2
23/3
1R 3 得R 3=3U 2
23/P 3=6Ω 由R 外=R 1+
R R 2313/(R 2+R 3
1
3)得R 2=6Ω……………………………………… 4分 (2)要使电流表A 有最大数值,则P 应处于E 点,这时
R 外=R 1+Ω=+4323
2R R R R ,U 23=
E R r R R ⋅+外32//=6V ,A 的读数:I==2
23R U 1A ………4分 (3)要使R 1消耗功率最大,则I 总应最大故P 应放在F 处,V 2与A 的读数皆为0……4分
18.(12分)
(1)由于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断路,知R 2、R 3、R 4串联后与R 1并联,R 5上无电流 电流表I =
4
3214321R R R R )R R R (R U
+++++=3.6A ……………………………………….① (4分)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R 4上的电压,U V =
4234
6U
R V R R R ⨯=++…………………②(4分)
(2)电容器C 所带的电量423234
() 1.810U
Q C R R C R R R -=⨯⨯+=⨯++……③(4分)。